杨双双
“绿背景,红龙标,以及熟悉的背景音乐,坐在电影院里,简直激动得哭了,半年了,电影终于回来了!”阔别影院许久的影迷们难掩兴奋之感。
自7月20日全国部分地区部分电影院复工起,至8月20日恰逢“满月”,一批中外新片和复映影片纷纷与观众见面或者宣布定档日期,影市正在逐渐回暖。
黎明前的黑暗
“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放映了世界上公开售票的第一场电影,自电影诞生以来,全世界范围的电影院集体停工,这是前所未有的。”卢米埃集团总裁邵征告诉记者,“电影行业365天是没有休息的,别人过节的时候我们反而忙,这次就相当于强制休假吧,只是没想到假期这么久。”
跟许多“圈内人”一样,从事电影宣传与发行工作的郝叶子也没想到竟“休假”半年之久,回忆起此次经历,不禁感慨良多。她大学时学习戏剧影视专业,怀揣着对电影的热爱,毕业后跟几个朋友在北京一起经营工作室,在电影行业摸爬滚打了5年。春节之前,她为了计划于大年初一上映的《夺冠》《唐人街探案三》等电影,和同事们为首映礼、观影团线下活动忙碌着,所有的前期工作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可没料到,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几乎所有的春节档影片纷纷宣布撤档,这对整个电影行业而言,无疑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般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花一周或更久的时间做一个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面对疫情,我们束手无策。”郝叶子说起来,充满了无奈。除夕夜,她接到了暂时不用来上班的通知,为了节约生活成本,她选择在老家跟父母住在一起,直到五月初才从河北沧州回到北京。
这期间,有朋友邀请她做短视频项目,但她考虑了很长时间,还是决定坚守在电影行业,“再扛一段时间吧,总归会好的!”现在的她,重新投入到了紧张忙碌的工作,与各方接洽谈合作,希望能尽快跟上复工的节奏。
同郝叶子一样,卢米埃影城的工作人员也一直期盼着黎明的到来。“尽管卢米埃集团近六个月没有进账,公司经营压力非常大,但出于对员工的爱护,我们每月按时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邵征充满感激地说,“关键时刻,所有员工团结一心,与集团同甘共苦,这让我觉得十分温暖!”
终于迎来曙光
除了中国,其他国家和地区电影院也经历了“至暗时刻”。
今年,戛纳电影节团队出于疫情原因使用线上形式过渡,其中包括以会议和网络研讨会的形式组织活动。邵征参与了网络研讨会,她向记者介绍:“当时中国大陆和美国的电影院都还没开,欧洲人非常着急,因为中国和美国的票房占世界一半,这两大市场不开放,好莱坞不愿意拿出大片来发行,他们也处于非常焦虑的状态。”
直到7月16日,中国市场才传来好消息,国家电影局发布《国家电影局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明确:低风险地区在电影院各项防控措施有效落实到位的前提下,可于7月20日有序恢复开放营业。
至此,中国近6万块院线屏幕已经熄灭了200多天。
得知可以复工的那一刻,大家欣喜若狂,上下游设备厂商、制片方、发行方、商城、会员都在转发复工通知,朋友圈都刷屏了。”邵征激动地说。复工意味着电影院长期零收入的艰难局面,终于可以终结了。根据“猫眼专业版”7月20日20时数据,当日全国共放映电影9881场,实时票房(含当日未开映场次已售出的票房)达到329.7万元人民币。
“欣喜之后,还有更多的挑战和压力!”邵征告诉记者,虽然目前的电影市场正在逐步复苏,但远没有达到应有的热度。她说,“去年中国是640亿票房,平均一周10多个亿。复工之后,受影院上座率和排片量等政策限制,前三周票房才6、7个亿,虽然票房正稳步增长,但难与去年同期相提并论。”
好在很多地方已经制定了扶持政策,通过发放补贴的方式,帮助影院共渡难关。2020年8月,为提振电影市场信心,帮助影院克服暂时性经营困难,北京市将从电影专项资金中安排2000万元资金作为给予影院的专项补贴,确定最终可给予补贴的232家影院,最高补贴额度近50万元。
8月14日起,電影市场进一步“松绑”,上座率由30%上调到50%,时长超过2小时的影片无需再停映休息,这被业界普遍认为是市场有序恢复的积极信号。战争片《八佰》开放点映,当日票房突破1400万元,“一票难求”的市场反应充分说明了业界对优质影片的渴望。重磅大片《夺冠》《姜子牙》《我和我的家乡》等组团冲击国庆档,更是给了市场极大的信心,也足够引起更多影迷的兴趣。
8月20日是影院复工满月的日子,据国家电影专资办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8月20日0时,全国票房已超10.1亿,超3300万人次观影。谈及疫情防控常态下的影院规划,邵征呼吁,“中国在防疫方面的监控措施还是非常完善的,我们希望有医学专家为电影行业发声,消除大家对影院观影安全的顾虑,号召更多观众放心走进影院,如往常一样开心观影。”
电影市场未来可期
令人欣慰的是,这次疫情带来了积极的市场调整和反思。
相比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中国地区的复工、《八佰》优异的表现足以说明中国电影市场的抗风险能力经得住考验。据统计,以往每年全球400亿美金票房中,美国占110亿美金左右,中国约占660亿人民币(不到100亿美金),排名第二。邵征表示,“中国电影市场潜力很大,本来预计今年有可能超过美国,但因为疫情打乱了节奏。”为了让电影院能够稳步恢复放映,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及多地电影局陆续发布防疫复工指引,除了《误杀》《战狼2》等老片救市外,《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这次重映推出了4K修复3D版。
疫情之下,电影《囧妈》出人意料地放弃院线,改为线上首映。继上海电影节转线上之后,北京国际电影节线上展映单元将于8月21日至9月22日举办,《希望沟壑》《春江水暖》《海莲娜:画布人生》等多部国内外近年来备受影迷观众关注的新片佳作,都是首次与观众在线上见面。这让不少人质疑:线下影院会不会被小荧幕取代?对此,邵征回应,“电影诞生100多年以来,经历过各种媒体形式的挑战,包括电视、DVD、蓝光、线上等,每出一个新的形式,就有人炒作一番:电影要消失了吗?其实电影是有自己的生命力的,一方面,电影作为一种社交方式存在,自己在家看跟和一帮朋友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看电影,感觉大不相同。另一方面,电影技术日新月异,数字化、3D、4K、杜比声、IMAX等使得影院的装备跟十年前大不相同,而且中国的电影院有后发优势,影院设备在全世界都是领先的。”
未来,电影院除了放映电影之外,还可以放映其他的内容,比如歌剧,音乐会等。“其实,我们在2010年实况转播过世界杯,大家半夜两三点聚集在电影院观看比赛,连运动员脸上的汗珠都看得清清楚楚,场面令人激动。或许2022年冬奥会也可以采用这种形式。”邵征还透露,2021年北京通州环球影城主题乐园开园,卢米埃影城会在里面经营一家旗舰店,值得影迷期待。此外,卢米埃集团还尝试做过纪录片电影节,也跟国外大使馆、驻华文化机构做过电影展,这些都是未来值得继续探索的方向。
“ 看电影是去另外一个地方旅行,感受其他人的人生。”电影作为第七大艺术,跟生活必需品不一样,对人的精神需求是有影响的。邵征说,“看电影是一个共情的过程,虽然全世界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意识形态、不同的生活习惯,但是人的喜怒哀乐是共通的。”她希望,“通过电影这个形式增加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尤其是疫情期间,彼此之间多一些谅解与合作,希望未来的时代是合作、共赢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