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校园贷研究现状及问题反思

2020-09-23 08:04谭婧谢玉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0年9期
关键词:借贷校园大学生

谭婧 谢玉

校园贷是指学生向正规金融机构或其他借贷平台借钱的行为。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在政策层面也得到一定的支持,借贷APP诸如花呗、唯品花等随之应运而生,这些都是P2P校园贷的典型代表,即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小额贷款交易。毋庸讳言,校园贷如同一把“双刃剑”,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隐藏了诸多风险。

一、问题提出

近年来,校园贷负面新闻频繁曝光。在2016年4月,教育部与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和实时预警机制,并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应对处置机制。与此同时,学界也纷纷响应,对校园贷的风险防范、法律规范、引导机制等进行深入探讨。我们有必要在此基础之上总结经验,以此勘探大学生校园贷的研究趋势,并提出前瞻性的研究方向。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为数据平台,以校园贷为主题条件,共检索出1516篇文献。为了确保文献的有效性和精准性,笔者逐个剔除了会议、报纸及无作者署名的文章,共得到有效文献1090篇,然后对这些文献进行分析。

二、我国学者对大学生校园贷问题的研究现状

(一)期刊分布

通过对文献的平均年份进行分析,我们发现,1992—2015年对校园贷的研究呈平缓上升趋势;2016年之后,对校园贷的研究呈较快增长趋势。这是因为2016年国家及相关部门出台了关于校园贷的政策文件;2016—2019年,对大学生校园贷的研究呈大幅上升趋势,这主要源于近3年校园贷频发的负面新闻及影响。

通过搜索中国知网的电子文献数据,我们发现,关于研究大学生校园贷的916篇文章主要分布于24个期刊之中,从表1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刊发数量较多的刊物主要集中在法学和经济学领域,且没有核心刊物,这说明当前关注大学生校园贷的学者主要来自于法学和经济学领域,而教育学、社会学等领域的期刊和学者对该问题的关注度较低。

(二)机构分布

通过对中国知网文献发布者的机构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发现,所有作者来自40个机构,这从侧面反映出研究机构分布不算宽泛,如排在前5名的分别是华中师范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安徽大学、吉林大学。这表明,研究主力在高校。

(三)国内校园贷研究热点

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我们将搜索到的文献数据导入可视化软件,年份选择为1992—2019年,节点选择为关键词,运行并聚类之后得到词群。根据聚类,我们发现,“大学生”“校园贷”“校园网贷”“高校”“对策影响”等都是1992—2019年期间大学生校园贷领域本体研究的热点。另外,整个知识结构围绕“大学生”和“校园贷”而展开,其中,“大学生”是双核结构中的主核,“校园贷”是副核。综上,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校园贷与大学生密切相关。通过对文献的分析我们发现,大部分学者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校园贷的主体是大学生。这主要和校园贷的演进历史有着重要关系。起初,校园贷是国家正规金融机构给予贫困生的优惠政策,帮助其顺利完成高等教育,获得发展机会,促使教育公平发展。随着经济和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迅速发展,原来的助学贷逐渐被消费贷替代,而且当前消費贷逐渐成为主要借贷形式,其借贷目的也发生了重大改变,由原来的支持学生完成学业转变为鼓励学生进行消费。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有学者对大学生相关现象进行质性分析,并进一步挖掘出背后的种种原因,进而使理论模型进一步浮现:大学生资本贫困引发借贷行为——超前消费陷入危机——身份意识催生享乐。所以,“大学生”与“校园贷”之间的联系之所以紧密相关,一方面源于大学生自身的相关消费观念、行为、意识,另一方面源于网络金融借贷平台的飞速发展,间接导致借贷观念的转变。

二是研究热点较为集中。在可视化分析的网络知识结构中,节点的大小代表了其中心性的高低,节点越大说明其中心性就较高。我们在实验研究中发现,两个中心性最高的节点分别是“大学生”和“校园贷”,这也再次验证了两者之间的紧密相关度。紧随其后的分别是“校园网贷”“对策影响”之类的节点,这些都是隶属于“大学生校园贷”的主要研究领域。

三是研究内容较为全面。从可视化软件分析得出的结果,我们可知,关于“大学生校园贷”的研究还是相当广泛的,基本涵盖了借贷主体、借贷现状、借贷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和措施。以校园贷为例,与其相关的关键词就包括互联网金融、法律风险、风险防控、网络平台、教育引导、校园借贷等。由此可以看出,学者们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呈现出较高的共通性。

为了更加客观地反映近20年来大学生校园贷的研究热点以及将来研究的趋势动态,我们将1992—2019年划分为三个阶段:1992—2014年,发文数量呈现缓和上升趋势。2014—2016年,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金融部门高度关注非法校园贷的治理,发布了相关系列文件政策,进一步规范网络贷的程序以及正确引导大学生的借贷行为;在2014—2016年间,关于大学生校园贷的发文数量呈现陡然上升趋势。2016—2019年,对大学生校园贷的研究也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我们可以发现,研究的主题从“学校组织文化、校园文化、校园生活、校园创业”发展到“引导策略、创业项目、行为模式”,再到“校园网络贷、网络借贷、风险防范、教育引导”,并且随着年份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在这种嬗变的规律中,我们不难发现,对大学生校园贷的研究逐渐深化和聚焦,这符合研究的一般规律,也可以促使后来的研究者在前人的基础之上进行深入挖掘。

三、大学生校园贷研究的结论

通过对国内期刊发文数进行可视化分析,我们发现,许多学者已经对校园贷现象有了较为丰富的探讨,但仍然存在一些研究空白。

(一)大学生校园贷相关研究质量亟待提升

1992—2019年间,对大学生校园贷的研究与时间增长呈正相关,但经检索发现,自2016年起才有核心期刊刊发此类研究文章,到2019年,该研究领域核心期刊发文量仅仅积累了31篇。这也说明学界对大学生校园贷的研究领域重视程度不高。事实上,关于大学生校园贷的旧问题与分歧并未解决,同时又有新的问题不断出现。大学生校园贷是教育资源、金融资源、国家政策法律制度、互联网发展规律等多维度的聚合体,其研究价值亟待开垦。

另外,从研究力量来看,整体的研究机构分布广泛,核心研究力量主要来自于高校;师范类大学和综合类大学居多,法学界的研究者较少;同时,高产的作者也比较少,对此问题有成果积累较少。在今后的研究中,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在鼓励校园贷发展的同时,也要管制好非法校园贷,进一步提出可操作性的策略。

(二)大学生校园贷研究视角有待拓展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研究者主要采用两个视角:一是校园贷的内部视角;二是校园贷的外部视角。内部视角主要涉及校园贷的演变及类型;而外部视角主要涉及校园贷与大学生、制度、平台、风险及引导策略方面的关系。经分析我们发现,研究主题的演变符合由泛化到具体的发展规律。同时,大学生校园贷主题研究的研究模式也较为统一,即先对校园贷的类型、特点、原因进行分析,再从学校、法律引导与救济等方面提出策略。经分析我们还发现,基于国外校园贷的研究还比较稀少,所以,结合国际视野对大学生校园贷现象进行研究可以成为今后开展研究的新视角。

(三)大学生校园贷法律责任相关研究还待加强

大学生校园贷是信息化时代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产物,也是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关注该研究主题的法学类刊物虽然只有《法治與社会》,但其发文量较大;经济类刊物发文量也较多,例如《经济研究导刊》《现代商贸工业》等。同时,从法学角度来看,研究者对大学生校园贷的关注主要集中于如何用法律手段维护大学生的主体权益,如有研究者就基于校园贷中的“高利贷”“裸贷”“暴力催债”三个方面分别来阐述相关的学生权利救济途径;研究者同时指出,只有在构建好相关的法律责任并依法追究违法主体的责任基础之上,才能落实好多方面、多维度、立体化的法律援助途径。然而,经分析我们发现,文献中涉及校园贷相关法律责任的研究还存在空白。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一是“互联网+”时代中的校园贷法律责任涉及“学校、金融机构、金融在线平台、学生”等多重对象,该领域中的法律责任所涉及内容比较复杂。二是由于网络借贷是一个新生事物,我国的法律法规在这方面未能及时完善,很多关于网络借贷领域的问题,大多都只是借鉴网络安全法来处理,但是网络安全法对网络借贷法律责任的界定并不明晰,比如网络借贷一旦产生法律纠纷,那么到底是对开发的主体实行追责,还是对网络运行平台进行追责?我们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填补相关空白。

(本文系贵州师范大学高校学生“预防套路贷、校园贷、新型网络诈骗”专项研究课题“新型网络诈骗盛行背景下大学生风险防范与教育引导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902)(责编  王鹏飞)

猜你喜欢
借贷校园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元代就有“按揭”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一张图看懂民间借贷“防火墙”
民间借贷年利率超过36%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