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锐
摘 要:伴随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群众精神需求得到极大满足的同时,审美能力较之以往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就目前来看“文学作品”作为当代人们的精神食粮,在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伴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兴盛和疯长,如何在信息传播多样化环境下确保文学作品传播的有效性,成为了现阶段基层产业机构和相关主管部门的核心发展方向。鉴于此,本文主要基于新媒体信息传播特点,剖析了文学阅读变化,并对文学作品的传播方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文学作品;信息传播特点;传播方式
一、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特点的基本概述
在信息化产业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其中在进行文学作品创作和传播过程中[1],伴随数字媒体的兴盛和疯长,借助网络手段进行文学作品的传播现已迫在眉睫。经大量调研数据分析可知,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传播速度快
就目前来看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传播是以数字技术为依托的,与传统技术相比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光纤网络的传播速度与光速接近,区域内传播的时间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因此较之以往而言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是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显著特点。
(二)传播的交互性
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过程中交互性是传播的显著特点之一,即受众群体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与此同时也是信息的传播者[2]。此外,伴随近年来网络运营商运营费用的不断降低,信息传播的交互性也愈发突出。
(三)传播形式的多样化
就目前来看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传播形式也逐渐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从最初的单一文字传播到现在的多频传播,形式的多样化在不断丰富信息内容的同时,也为预期传播效果的达成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新媒体环境下文学作品传播面临的挑战
(一)数字化产品规模不足,信息传播速度相对缓慢
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数字化产品是传统出版行业为适应当前市场发展需求,所做出的发展战略改革[3],以期通过将数字化建设机制与自身产品进行深化融合来推动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但笔者观察发现:在当前数字化产品融合过程中,不仅难以形成规模化引用,类型单一、动力不足等问题的存在,也给传统出版行业的发展造成了较为不利的影响。在网络自媒体产业的强烈冲击下,以纸质媒体为主要传播载体的传统出版单位难以在第一时间对各项新闻事件作出迅速报道,群众信息需求难以被及时满足,与此相应的一个发展趋势就是:受众群体数量势必将持续减少,传统出版行业的市场影响力也受到了一定影响。
(二)传统出版行业原创力量的缺失是行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在信息化产业时代背景下,普通民众不再仅仅是信息的接收者,很多人还可以利用各种网络信息平台进行信息的传播,虽然使得网络数据的真实性[4]、有效性会受到一定程度的质疑,但多角度、多侧面的原创性报道是其日益凸显的优势;与新媒体网络传播信息相比,传统出版行业的信息虽然更具有公信力,但与此同时,原创力量的缺失是传统传媒行业和出版行业发展面临的日益突出问题,尤其是在当前快速化生活节奏下,有的传统媒体面对相对匮乏的信息资源,自身正陷入捉襟见肘的困境中,在行业竞争压力持续增加的同时,企业发展势必受到消极影响。此外,在传统出版行业企业改革过程中,传统的发展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新媒体环境下文学作品传播方式的系统化剖析
新媒体作为互联网大数據支撑的全新媒介形式,随着新媒体时代的确立,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也逐渐广泛化、便捷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原本纸质文学作品的发展受到了一定阻碍,文学阅读也逐渐朝着浅泛化、愉悦化、去经典化方向发展,为此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确保文学作品的传播达到预期传播目的,在进行文学作品传播时工作人员需做好如下工作:
(一)利用短视频APP拓宽文学作品的传播范围
在媒体融合的新时代,各类信息的冗杂和多样化[5],为文学作品传播带来良好机遇的同时,也使其面临着巨大挑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快速化生产节奏下,人们的注意力有限,面对冗杂的信息难以理解和接受,新闻媒体行业的发展也由此受到了一定影响。作为一种新型传播形态,短视频因其时间短、信息承载量大、主题鲜明的显著优势,一跃成为当下文学传播的重要载体,为文学作品的传播提供新渠道。与此同时就目前来讲在碎片化社会发展趋势下,受众的注意力逐渐转向短视频平台,作为受众的聚合平台之一,短视频平台的出现和兴起拓宽了文学作品的传播渠道,对于地方传统媒体行业而言,之所以在影响力和传播力方面略显不足,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受到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因此若是借助短视频,同其原有的微博、微信两大社交渠道账号以及网媒渠道、头条渠道等账号构成立体化的传播矩阵,不仅能引导新闻舆论走向,而且也为媒体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确保线上线下营销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进行文学作品传播过程中,前期宣传工作落实不到位以及线上线下整合不及时等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对传播工作的开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随着近年来地方媒体规模和数量的持续增加,市场竞争也愈演愈烈,为从根本上确保预期传播目标的达成[6],地方媒体需摒弃传统单一化营销理念,提高对“传播效益”的重要性认知,在进行传播过程中确保传播前期工作的有效落实,保证线上线下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与先进行线上宣传推广、后在线下进行销售的传统文学作品传播相比,新媒体打破了传统营销的局限性,可将线上、线下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在确保两者营销工作有序进行的同时,真正做到传播整合。除此之外,地方媒体需不断地进行市场调查,在了解当前市场消费主体的基础上,明确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消费影响因素以及消费目的,从而在充分挖掘目标消费者想法的同时确保文学作品传播内容符合他们的喜好,由此在确保内容创意性的同时,对广告也能进行精准定位。
(三)将文学作品与当下热门话题结合
传统出版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体量庞大、尾大不掉、原创力量不足、产业结构陈旧等原因,导致手头信息资源难以被充分利用,在影响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显著增加了自身在市场环境中的风险,因此,为了从根本上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为传统出版行业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加强对现代信息资源的充分掌握和创新,打造文化自有品牌[7],是现阶段传统出版行业的核心发展方向,也是提升地域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战略手段。与新媒体行业相比,传统出版行业原创力不足是阻碍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实现对信息化资源更高效的应用,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新闻出版“走出去”的建设和发展战略,通过打破传统的故步自封的发展环境,在推动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同时,也为中国文化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
四、结语
简而言之,网络媒体的出现在满足受众群体精神需求的同时,在提升人们各项能力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就目前来看新媒体环境下文学作品的传播形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为增强文学作品的传播力度,对传播形式进行不断优化现已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卢俊雅.浅析新媒体时代传播特征及发展趋势[J].中国报业,2015,12(08):17–18.
[2]阚鹤铭.新媒体语境下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策略与传播效果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12(28):188–189.
[3]吴英文.微博客文学写作与传播的人文价值悖论[J].青年文学家,2019,12(24):50–51.
[4]逄增玉.多媒体时代的文学形态与文化价值担当[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35(4):61–63.
[5]李小贝.新媒体时代文学创作的困境与出路[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9(4):60–63.
[6]刘少波.新媒体时代下中国文学存在方式的转型[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111–112.
[7]耿春明.当下文学生存状态探索[D]. 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大学,2012:16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