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视角下中国稻作文化传播路径的构建

2020-09-23 08:01倪嘉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对外传播

摘 要:推进江西地域文化的国际传播是顺应时代要求。江西万年稻作文化是世界农业文化遗产,留学生是文化传播的桥梁,本文以来赣留学生为调查对象,了解他们对稻作文化的认知情况、认知途径和认知态度,以此为依据,探寻江西万年稻作文化国际传播的途径,为推动中国稻作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借鉴。稻作文化的国际传播可以以旅游为依托,与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结合,以网络为载体,各种媒体融合等渠道走向世界。

关键词:江西万年;稻作文化;对外传播

中国是世界稻作的起源地,在长期的水稻耕作中,我们的祖先积累了一套农业生产技术以及由此而衍生的民风民俗形成了稻作文化。据考证,中国稻作文化起源于长江流域和南方地区,江西万年的仙人洞——吊桶环遗址正是长江流域稻作文化的起源地之一。万年稻作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赣文化的宝贵遗产。对外传播稻作文化,把本土文化优势因素转换为发展要素,是提升江西乃至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

一、天赐的财富和遗产

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与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江西省万年县地处江西省东北部、鄱阳湖东南岸,地理坐标介于北纬28 30′15"至28 54′5",东经116 46′48"至117 15′10"之间。土地面积1140.76平方公里,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其间山地、丘陵、水域交错,有“六山一水两分田”之说,境内水资源丰富,总量为15.48亿m3,河网密布,主要湖泊14处。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气温冬暖夏热,雨水充沛,无霜期长,年均无霜期达291天。万年县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为水稻的生长提供了极佳的条件,曾被世界农业考古学家、美国的马尼士博士喻为“上帝安排生产稻米的地方”[1]。20世纪60年代、90年代5次考古发掘,特别是1993年和1995年的中美合作农业考古发掘,在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发现了距今1.2万年前的栽培稻植硅石,改写了栽培水稻的历史,把世界栽培水稻的历史推前了5000年,这两处遗址成为现今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水稻栽培稻遗存之一。万年的原始先民在1万多年前就开始了驯化、栽培稻作物的历程,万年的水稻种植,不但富庶了这片土地,而且形成了与稻谷相关的农谚、歌谣、传说、节令等,现如今古老的万年农业文明作为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留下来,被聪明勤劳的万年人传承发扬,并积极构建稻作文化系统,即东乡野生稻、仙人洞吊桶环遗址、万年贡米和稻作文化。

(一)东乡野生稻

1978年在距离万年不远的东乡县发现了野生稻群落,这是目前发现的分布最北(北纬28 14′,东经116 36′)的普通野生稻。东乡野生稻价值十分珍贵,它自带丰富有益的抗逆“基因库”对于农业生产和水稻育种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被誉为“野生植物大熊猫”、野生稻资源的“国宝”。2000年起东乡县政府开始在其核心区建立东乡野生稻原位保护区。

(二)仙人洞吊桶环遗址

遗址位于万年县大源盆地的小荷山山脚和吊桶环山山顶,是典型的古洞穴遗址。遗址内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植硅石标本。被水稻科技界、农业文化界、农业历史界和农业考古界公认为迄今为止有考据的最早进行水稻栽培的地方之一。2016年11月上旬,在万年县召开的“2016年科技论坛——中国稻作起源地学术研讨会”签署的《科学家宣言》写到:“中国栽培水稻起源于1万年前的以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吊桶环遗址为代表的长江中下游及其周边地区和以南地区。‘野稻驯化  万年之源。我们建议,这一结论可在国内外宣传、交流上广泛使用。[2]”不仅如此,两处遗址出土的文物非常丰富:夹沙圜底陶罐,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成型陶罐;刻有大量记事符号的鱼骨镖;另外还有陶片、石器、骨器、穿孔蚌器、人骨、兽骨等等。作为水稻起源地之一,两处遗址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万年县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对仙人洞进行修缮、建设,对遗址周边植被进行恢复;投入100多万元,广泛收集相关文物,建立仙人洞、吊桶环遗址博物馆[3]。

(三)万年贡米

万年县的名优特产,历史悠久,享誉四海。有学者考证贡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开元以前[4]。明初作为贡米进贡,并由此得名;清初被钦定为“国米”;新中国成立后曾经是国宴米,毛主席、周总理以及江泽民、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都对其褒奖有加。万年贡米原产荷桥村群山环绕的山垅中,山高垅深,泉水清流,水土富含矿物质,独特的自然条件使得贡米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形体细长,香味醇厚。2005年,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对万年贡米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万年贡米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江西省迄今为止唯一的大米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5]。

(四)稻作文化

千百年来,水稻一直是万年县主要的栽培作物,萬年人民与稻米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稻米的种植上总结出一套传统贡米的生产、栽培、加工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围绕稻米原始民风民俗逐渐沉淀,逐步孕育出万年具有地方特色的节令、风俗,且不少习俗沿袭不衰,成为文化积淀深厚的地方文化。2007年,万年稻米习俗及贡米生产技术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万年稻作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农业文明系统,是赣文化的宝贵财富。2010年“万年稻作文化系统”被世界粮农组织评为“全球重点农业文化遗产”,2013年被中国农业部命名为首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6]。

二、“一带一路”倡议与稻作文化的推广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推进,农业发展与合作成为沿线国家共同关注的话题。这些国家既有农业资源丰富的,又有农业资源贫乏的,开展农业合作是大家共同的诉求。2017年农业部、发改委、商务部、外交部四部委联合发布《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农业合作的愿景与行动》的文件倡议,沿线国家加强农业合作战略对接;文件明确了构建农业政策对话平台、强化农业科技交流合作、优化农产品贸易合作、拓展农业投资合作、加强能力建设与民间交流等五项合作重点[7]。2019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的主旨演讲,又进一步强调深化农业等领域的合作[8]。

目前,中国正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农业领域的国际合作,并取得了实质性的成就。万年稻作文化在世界农业文明中占有重要地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业国际合作为万年稻作文化系统的现代传承与推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现实的机遇。江西作为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原点和中部地区崛起的典型样本,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赋予了江西省“内陆腹地战略支撑”的重要地位[9]。江西省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历史文化优势和农业资源优势明显,加快江西农业“走出去”,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农业合作,是未来江西农业发展的重要路径。万年县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农业资源丰富,全县现有耕地万亩,水稻土占全县总面积的39.6%。森林覆盖率达64.1%。不仅如此,万年县对外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皖赣铁路穿境而过,国道206线纵贯南北,乐安河水运经鄱阳湖可直达长江;县城距华东铁路枢纽鹰潭市仅56公里,离瓷都景德镇不过76公里,与省会南昌市也只有93公里。沪瑞高速拉近了万年与长三角的时空距离,特别是景鹰高速的建成,进一步提升县城的对外通达。万年通讯便捷,通讯已实现程控数字化。便捷的交通和通讯将有利推动和延伸稻作文化的影响,也为稻作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了可能性。

农业技术优势。万年水稻种植的历史有12000年以上,农民对于水稻的种植有丰富的经验,特别是优质稻的培育方面,现代农业技术、杂交水稻的培育,都需结合传统农耕技术。近年来,万年积极发展绿色大米的种植,在其生产技术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这些农业技术方面以及万年贡米的品牌优势都给万年稻作文化的国际交流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以调查为依据,构建稻作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沿线国家来华留学教育进入了全新的时代,据教育部网站统计,2013年以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人数不断增加,至2017年增长至31.72万人,占来华国际学生总人数的64.85%。这种趋势同时也带动了江西的来华留学教育,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我省已吸引来华留学生近5000名,生源覆盖全球五大洲近110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省内21所高校。目前仅南昌地区的外国留学生就有2700余名,散居外国人1000余名,外国人来赣数量正以20%的速率逐年递增。稻作文化的传播面临着新的环境。留学生是地域文化传播的桥梁,他们既是地域文化的传播对象,又是地域文化的传播者,以这部分人群为调查对象,进行抽样调查,了解他们对万年稻作文化的认知情况、态度和需求,以此为依据来探讨稻作文化对外传播的可行性。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问卷主要涉及稻作文化的认知、认知途径和认知态度三个维度,依据代表性和便利性原则,调查的对象主要选取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南昌大学江西医学院等南昌高校的留学生,从问卷调查的国籍填写来看,他们主要来自巴基斯坦、马达加斯加、印度、尼迫尔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南昌学习时间大多在6~18个月之间。此次调查发放问卷109份,回收有效问卷82份,问卷有效率为75%。

(一)开发旅游,融合稻作文化

通过调查问卷我们发现:留学生对江西万年缺乏了解,但对稻作文化感兴趣。问卷列举了江西省的一些知名城镇,调查留学生对其的认知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留学生知道江西省万年县的占9.73%;去过万年的占5.96%,相对于其他城镇来说,留学生对万年知道的比较少。对于江西的特产,有5.66%的学生知道万年贡米。问卷还调查了留学生对江西地方文化的态度,发现有15.76%的留学生对江西的稻作文化感兴趣。这些数据都说明了稻作文化的对外传播亟待加强,正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再历史悠久的文化,如果没有有效的宣传,也是无人问津。稻作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是稻作文化对外传播的有效途径。在调查学校需要为留学生提供哪些服务时,结果显示,有44.44%的学生希望学校提供旅游的机会;有48.44%的学生希望举办更多文化活动。对于文化活动的内容,有37.25%的学生对江西的饮食感兴趣;有29.41%的学生对江西的名胜古迹感兴趣;有11.76%的学生对江西的地方特产感兴趣。这些数据都说明了留学生对江西的地域文化感兴趣,他们渴望了解江西,了解江西的文化,而旅游是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

江西万年位于鄱阳湖畔,青山绿水,生态条件好,森林覆盖率高,稻作文化系统作为举世闻名的农业文化遗产,是自然与人文的融合,它既具有经济、文化和生态的价值,又可观、可参与,其中很多的景观和项目可以开发成旅游景观和项目。据《江西日报》2015年报道:万年县围绕“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重点推出历史文化游、山水文化游和乡村生态文化游等特色旅游产品,全县旅游业保持健康快速的发展态势[10]。同时,万年县政府积极打造包括仙人洞遗址在内的神龙源国家4A级旅游景区,里面设立了稻作标志、稻作文化体验区、稻源部落等旅游项目[11]。美国的地理学家卡尔·索尔认为景观是一个具有独特交往形式的地区,在这个“地区”里,文化是灵魂,旅游是手段,通过旅游这种方式,文化潜移默化走进了游客的心里。

(二)以汉语国際教育为依托,稻作文化进课堂

调查对稻作文化的认知渠道,问卷主要选取了万年贡米为调查内容,通过问卷统计,我们发现,留学生对万年贡米的认知,主要通过与中国朋友交流、课堂上老师的交流、网络以及与本国朋友交流,占比分别为:62.75%,29.42%,27.45%,15.69%。在数据中我们发现,“课堂上老师的交流”占比仅次于与“与中国朋友的交流”。2017年教育部、外交部和公安部联合发布的《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明确提到“高等学校应当对国际学生开展中国法律法规、校纪校规、国情校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等方面内容的教育,帮助其尽快熟悉和适应学习、生活环境”。地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地域文化融入课堂,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能让学生更快熟悉当地的环境,尽快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这点我国的学者早已认识到,姜红(2009)、姚芳(2011)、徐微(2016)都在自己的文章里讨论了当地文化融入汉语课堂的问题。实践上,云南、广州也已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里开设了地方文化课程。地域文化进入汉语课堂可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现有课程里渗透地域文化,另一种是开设专门的地域文化课程。江西大多数高校虽然没有专门的地域文化课程,但在实践课程中会涉及到赣文化的内容。稻作文化是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进入汉语课堂。它以汉语课堂为媒介,通过老师的介绍弘扬到海外。

(三)以网络为载体,各种媒体融合多渠道传播稻作文化

在对稻作文化认知渠道的调查中,研究者发现稻作文化在留学生中的传播主要靠人际传播,而传播速度快、覆盖率高的网络并没有起到主导作用。同时研究者还发现一个差值,留学生对江西文化的了解有52.94%是通过网络;但对万年贡米的了解只有27.45%是通过网络。数据说明了网络等新媒体中有关稻作文化的信息数量和质量有待加强,稻作文化的传播尚未用活新媒体。现阶段,稻作文化的传播主要依赖电视、书籍、报刊等传统媒体。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层出不穷,新兴媒体具有辐射面广、传播速度快、渗透力强等特点。实践中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各有千秋,又试图彼此融合。稻作文化应利用网络等新兴媒体来提高传播的有效性。江西红色文化的传播就借助了新媒体。2017年南昌市建军雕塑广场对外开放,游客可通过手机用VR模式观看英雄雕塑[12]。近年来,万年县政府深度挖掘稻作文化的内涵,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传承、推介稻作文化,稻作文化正在成为江西重要的文化品牌。凭借“一带一路”农业合作的舞台,今后稻作文化必将走向世界,焕发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5]何露、闵庆文.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17-27.

[2]胡晓军.科学家宣布:中国栽培水稻源自江西万年[N].光明日报,2016-11-29(09).

[3]王国龙.万年稻作文化历史价值的再认识[N].光华时报,/2012-11-30(04).

[4]赖昌林.江西“万年贡米”考略[J].农业考古,2017(39).

[6]http://www.zgwn.gov.cn/zjwn/dzwh/index.html万年县人民政府官网

[7]四部委发布《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农业合作的愿景与行动》2017-05.

[8]习近平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全文)[EB/OL].新华网,2019-04-26

[9]彭迪云:江西是“一带一路”战略内陆腹地重要支撑点[EB/OL].新浪江西,2015-03-15http://jx.sina.com.cn/news/b/2015-03-15/detail-icczmvun6756418.shtml

[10]徐声高、张华、赵巧.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访万年县委书记张爱平[N].江西日报,2015-02-10(C04).

[11]万年县农业局.让万年稻作文化瑰宝大放异彩[J].江西农业,2015(3)

[12]张雁.南昌建军雕塑广场已开放游客可通过手机用VR模式360°观看[EB/OL].中国江西旅游网,

2017.08.01.https://www.docin.com/p-1808117760.html

[13]姜红.本地文化资源的利用与安徽对外汉语教学[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9(18)

[14]姚芳.青海留学生教育中本地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11(33).

[15]徐微.初级汉语综合课词汇教学中地域文化导入效果研究——以徽文化为例[D].安徽大学,2016.

作者简介:倪嘉(1978-),女,浙江省定海人,江西科技師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文化传播。

猜你喜欢
对外传播
基于电视媒体的中原文化旅游对外传播路径探究
新媒体时代区域媒体对外传播的创新和转型
《厦门日报》:联手华文媒体 讲好厦门故事
新形势下国家形象塑造及对外传播策略研究
新媒体时代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研究
新媒体时代我国对外传播“搭车思维”的应用
文化在我国国际话语权中的作用及路径
讲好中国故事 创新对外传播
媒介融合背景下合肥城市形象对外传播新常态
中国文化典籍英译与对外传播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