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威胜
在距现今三亚市区西线23公里处,有一名闻遐迩的天涯海角风景区,古老而神秘的“天涯海角”流传着许多传奇的故事,这里也是天涯文化的发源地。
海岸边巨石耸立,怪石嶙峋,惊涛拍岸,白沙环绕,椰风海韵。在西边有两块硕大的巨石,上面有两处摩崖石刻分别写着“天涯”和“海角”两字,望着“天涯海角”几个字不禁让人浮想联翩。在古人的眼里,天地皆有尽头,于是,“天涯”和“海角”就成为最遥远最荒凉的地方,也成为一切寻觅的终点。“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昊天在此已到边,昌海在此流到头?”、 “玉郎还是不还家,教人魂梦逐杨花,绕天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天涯在何处,生度鬼门关。”此情此景,古人的诗句不断在脑海里闪现,仿佛历尽人间沧桑悲喜,追怀莫名感伤,无际的乡愁,炎凉的世态和无以名状的情绪阵阵袭来。
在天涯海角景区的东边有一个历史名人纪念园,园中伫立着李德裕、胡铨、赵鼎、林缵统等几位历史上被朝廷流放到此的忠臣志士雕像。看着一尊尊肃穆无语的雕像,仿佛一股千年不渝的忠贞磊落之气仍然历历在目,与此同时还可感受到古人那眼角眉宇间,千里投荒至天涯海角的悲怆无奈之情。但是让朝廷始料不及的是,原本将天涯海角这蛮荒之地辟为流放者的“人间炼狱”,却成为了流放者传播中原文化的地方,此地坊间流传着一个个千古流芳的故事。更令他们想象不到的是,天涯海角却因此而成为一种精神家园的圣地,千载百代,忠贞不屈,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与精神,永远成为了天涯海角的灵魂所在。
笔者的探秘和追寻从天涯海角开始……
就在天涯海角景区大门的对面,举头望去,不远处的一座山腰坡地上,伫立着几栋古老低矮的茅草屋,木质架构,屋顶以茅草覆盖,墙壁用稻草、香茅草、竹条或木条和着泥巴等编织糊就,属典型的黎族原生态船型屋建筑,虽看似简单却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在黎陶传习所内,身着艳丽黎锦服饰的黎族妇女们正以古老而传统的技艺用手工捏制黎陶,一件件精巧实用、造型独特的陶制器皿在她们的手中神奇般地制作出来。在黎陶展示馆内,琳琅满目的各种黎陶器皿沿房屋成环形分层次立体摆放,展出的有釜、陶缸、陶锅、陶炉、蒸饭锅、陶盆、陶碟、陶壶、煲、陶盘、陶瓢、陶坛等近40多种500余件村民们制作的陶器。陶器上精雕细刻绘制着龙飞凤舞的动物图案,轻敲陶器还会发出悦耳的声音。
据考证,制陶是黎族重要的手工业之一。在史前时期,海南岛上已有黎族的先祖在此活动。作为海南最早的原住民和开发者,他们在海南岛上沿着各大河流上溯至南半部地区安营扎寨、繁衍生息,也因此在荒岛上留下了特有的文明印迹。陶器就是古人类维持正常生活的一种极其重要的器具,黎族祖先的原始制陶自然留下文明的印痕。在黎族的五大支系哈方言、润方言、赛方言、杞方言、美孚方言等区域都有遗存发现。三亚属于黎族哈方言地区,在三亚市天涯镇的黑土村、布曲村、布带村和道德村一带(亦即天涯海角一带),发现了中原文明的遗址并发现了泥片。从考古学上讲,这些泥片应该属于我国史前的制陶。考古学家曾在三亚、陵水一带发现了带有拍印几何印纹的陶器,其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我国陶器的产生距今大约有一万年历史,而在海南,从目前考古发掘的材料来看,海南的陶器至少也有數千年的历史。对于黎族原始制陶技艺文献中也不乏相关记载,在东汉以后的史书中已开始记载黎族的祖先(俚人)在海南的活动情况,而且当时制陶技艺就早已传至海南岛,宋朝的赵汝适在《诸蕃志》卷下曾记载黎族“以土为釜,瓠匏为器……至今用之,瓠瓢间以水。”元代马瑞临《文献通考》也记载:“陶土为器,器用瓠瓢。”清代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亦记黎人:“缌绠绩木皮木布,陶土为釜。”
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和广东省、海南省曾多次组织专家学者,到海南各地分别进行过4次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活动,进行民族社会历史田野调查和文物考古工作。结果在三亚市等14个市县发现了丰富的陶器陶片,这些陶器陶片分为夹砂粗陶和泥质细陶,按产生年代分5类。第一类属距今三四千年或更早些的新石器时代;第二类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第三类为周秦时期;第四类是汉代;第五类为东汉至南朝时期。三亚市出土的分别属于第二类即新石器时代晚期和第四类即汉代,此外还有宋、元时期的陶器、陶片。它们分布在三亚市的崖城、梅山、天涯、凤凰、田独、藤桥等地区的14个新石器时代遗址,其中崖城境内遗址7个。这些遗址上有夹砂粗红陶、褐陶、灰陶等陶片、陶器。1983年,三亚市文物普查队在天涯海角风景区海岸边挖掘出一个唐代的“六耳蕉叶纹陶罐”,并在民间征集到明、清时期的多件陶器,现收藏在三亚市博物馆。
上述情况说明:三亚的黎族原始手工制陶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并由此在各个历史年代不断传承,形成了不间断的传承历史链条。现今,仍延续在天涯镇黑土、布曲、布带、道德等黎村的原始手工制陶,仍有不少黎族家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土陶器皿就是最好的例证。
对三亚市天涯海角一带考古发现的文明遗存,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及新闻界的高度关注,普遍认为“黎族原始制陶技艺”是黎族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活化石”,这是一个重大的发现。此后不久,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将它列为重点保护对象。原三亚市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和原三亚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联合成立了“三亚市民族文化挖掘保护中心”,重点支持黎族原始制陶的保护、利用与发展。三亚圣奥雅民族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先后又挖掘出数百件黎陶制作的器皿。2006年,三亚市又组织有关人员对黎族原始制陶技艺项目进行广泛深入的田间调查,采用文字、录音、摄影、录像等多媒体手段,对黎族原始制陶技艺及其陶器物品进行全面系统的记录,挖掘整理相关资料、建立档案和数据库。2007年,三亚市黎族原始制陶技艺,被列入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目前已评估申报认定符日兰、董凤莲2位黎族妇女为黎族原始制陶技艺的省级传承人, 董凤莲、符日凤、胡其梅、胡亚乱等4人为市级传承人。三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每年拨出专款对其进行重点挖掘保护传承扶持,举办黎陶技艺培训班,建立黎陶传习所和展示馆。编撰出版《天涯土陶技艺》大型画册,拍摄“黎族原始制陶技艺”纪录片,整理相关文字资料并将其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调查发现,自古以来,当地的黎族原始制陶技艺系黎族妇女的手工业所为,素以家庭母女、婆媳传承或社会女性师徒传承方式世代相传。被称作“只传女不传男”。一般形式为母女、婆媳之间或师徒之间的言传身教,只传授基本流程和一般要领,要达到较高的技艺水平和制作质量,完全凭个人的悟性和长期实践的历练及感觉。目前当地几个黎村约有125位妇女懂得此项技艺,其中65位妇女掌握的技艺比较全面和纯熟。57岁的董凤莲对原始制作黎陶器皿的过程了如指掌、驾轻就熟。她告诉笔者,自打她从记事开始,其母亲便开始传授教她制陶的技艺,那时候她们家里所有煮饭用的陶锅、吃饭用的陶碗、喝茶用的陶壶、盛水用的陶缸,都出自其母亲的一双巧手,直至今日他们全家乃至村中的街坊邻居日常生活都一直在使用土陶器皿。
这里制做的黎陶品种有:釜、锅、甑、罐、坛、盆、碗等器皿及人物、动物等造型工艺品,其制作原料为粘土积层高岭土和细沙,是海南陶土中的优质品,在世界各国也属罕见。制陶工具十分原始简单,主要有贝壳、竹片、小木棍、竹筛等。制陶技艺步骤为盘条、筑捏、贝壳抛光等古老手工艺。露天烧制,采用堆烧、捆扎烧方法,燃料以椰子壳为主,还有稻草、干牛粪等。制作工序主要是:取土、晒土、筛土、盘条、筑捏、烧制等,过程一般为6至8天。按其约定俗成的规矩,制陶前要看天相、择吉日,举行祭祀祈祷仪式,跳驱魔鬼舞蹈;烧陶时,场地周围要用树叶设立标志,提醒男人和外人不得靠近。
黎族原始制陶技艺流程大致有以下几个步骤:
1、祭拜“陶仙石”。携带祭品到黎村后面的青龙山上祭拜“陶仙石”,祈祷陶仙神灵保佑制陶顺利进行。
2、酿土。包括采土、晒土、碎土、筛土和水揉泥、槌打、晾泥等工序。
在青龙山坡上挖取黏土、积层高岭土和细沙,将前两种泥土分别耙开晾晒,捣碎,锤匀,然后倒在米筛里筛取泥粉,将两种泥粉和细沙按一定比例合成黏泥粉,再用水与黏泥粉按一定的比例掺和,反复揉搓成泥团。最后将泥团放在木凳上再用木棍槌打,以增加它的粘性,避开阳光阴凉处放几天,让陶泥变性变熟。这道工序是制陶工艺的关键。
3、祈祷和驱鬼仪式
制陶之前,按照黎族传统风俗,在其住家的门口和周围挂一些有刺的树叶,其意为:我家正在制陶,外人和男人不准进来。然后围绕着制陶工具、泥团等物起舞驱鬼,同时祈祷神灵保佑制陶成功。
4、制作陶坯
祈祷仪式结束后,将原备的泥团反复揉搓使其完全和匀后,在木板上把部分泥团打成圆形的泥饼状,作为陶器的底层,然后把泥餅移到一个倒扣的粗孔竹筛上,用尖竹刮刀,切割出圆饼状器底,把边角料去掉。接着把部分泥团搓成直径约2厘米,长约50厘米的泥条,将第一根泥条盘绕在圆形的泥饼四周,筑成泥坯,用手环绕沿边捏牢,然后用小木板刮去泥条接缝,抹平外壁,之后继续将泥条往上重复盘绕、捏牢、抹平,再用小木板沾水拍陶胚外壁,直至达成所需的器具形状。反复用水喷洒陶胚,再用木板、贝壳抹平陶胚的内外壁,让陶胚成型且里外平滑,用绳子水平切割陶胚口,沿陶胚口再加上一根泥条作为装饰,用大片的贝壳抛光刮平,塑成各种所需的器皿形状。将制作好的陶坯避开阳光阴凉处放6至8天,待完全晾干后,才择良辰吉日烧陶。
5、篝火烧陶
准备工作。捡取足够需要的干椰子壳、稻草、干牛粪和细软木柴,先把干椰子壳塞满陶坯里,再将干椰子壳、干牛粪、细软木柴从内到外依次一层层堆放到陶坯周围,最后将厚厚的干稻草把陶坯包紧盖严,同时放上一个烧好的陶器作引子,希望这批陶坯器皿能像这个烧制好的陶器一样在烧制的过程中完好无损。每次可烧陶器一件或若干数十件不等。
祈祷和驱鬼仪式。在烧制陶坯之前,按照当地黎族传统的风俗,带上祭品,再次到青龙山去祭拜“仙陶石”。回来后围绕陶坯器皿烧制燃料堆边歌边舞,由年长或技艺高超的妇女念颂驱鬼咒语,大意为“鬼呀,我们又烧陶了,不要来这里,赶快离开,去吧,去啊,快走开啊!”说完摆一个驱鬼的姿势,再祈祷神灵保佑这次制陶成功。
点火烧陶。烧制是原始制陶技艺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选用干燥的、燃烧缓慢的干椰子壳将陶制器皿模型埋住,再在外面覆盖上厚厚的干稻草,点燃稻草,温度不断升高,最高可达到700-800℃左右,陶胎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松散的黏土凝结起来并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硬度,结构也较为紧密;当干椰子壳烧到三分之二时,再往陶器堆里不断地添加干椰子壳、干稻草、干牛粪等烧料,保持火力,让火慢慢燃尽椰壳,大约烧至1-2个小时以后,陶制品就基本成型了。陶器上形成了厚厚的灰烬,这时火渐渐由表入里,并持续着小火状态,使陶器的孔隙密度降低,结构更为紧密,胎质更细密坚实,陶器更坚硬,待热度散去后取出,陶器制作宣告完成。
纵观此地黎陶器皿的形状外观比例匀称,厚薄适宜。原始古朴,凝重敦厚,结构细密严实,器面光滑,没有砂粒、裂纹、洞眼、杂质及其他附着物,有红、黑、灰、褐、紫等颜色,土陶器皿上自然形成了各种梦幻般、大写意的花纹和图案,耐人寻味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呈现在眼前的便是经历了烈火考验,涅槃重生的黎族手工艺制作的陶器。黎族妇女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把毫无生气的泥土变成糯米蒸锅、绘制成有龙纹、大力神图案的盛放装物的器皿、饭钵、酒杯、茶壶等,甚至是可以挂在墙上的装饰泥板画。
“黎族原始制陶技艺”是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对于研究黎族发展历史乃至三亚市历史均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历史价值:
制陶手工技艺在我国大陆已经失传,而在这偏辟遥远的天涯海角黎族聚集地区,却依然保存至今,并以其悠久的历史、原始的形态、古老的技艺和多元化特征吸引着世人,被誉为“制陶历史的活化石”和“天涯文化的奇葩”。它作为黎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对黎族社会的进步和文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灿烂的中华民族古代文明增添了光彩。通过对黎族原始制陶技艺、黎陶制品及其相关习俗的深入研究,人们可以了解到黎族的社会形态、政治经济、历史渊源和宗教文化,了解到人类的发展史、民族文化交流史和制陶传承历史。
2、文化价值
黎族原始制陶技艺是天涯文化的奇葩和黎族灿烂文化的一部分,它的每一件陶制器物都是一种艺术创造,其中镶嵌绘制在陶器表层的人物、图腾图案、动物造型都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是当今社会不可替代的、独特的、珍贵的艺术瑰宝,体现出黎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和精神特质。与制陶相关的神话传说、祭祀祈祷仪式和驱鬼仪式等习俗,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和宗教现象,反映了黎族人民独特的意识形态观念。
3、工艺价值:
黎族原始制陶技藝凭借简单原始的工具和双手,采用捏制、泥条、盘筑及露天烧制等方法,创造出了造型各异、类型多样、风格独特的器物、用品和工艺品,全凭手工制作。这些独特的工艺技巧,具有一定的工艺价值及技术含金量。
4、经济价值:
黎族原始制陶技艺自古以来在生活中广泛应用,并作为商品在黎、苗、回、汉族混居地区参与以物易物及商贸活动,在黎族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当今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可以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式,在生产具有黎族特点的传统器物及工艺制品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升级转型,开发出符合当代人审美情趣、满足现代市场需求,便于使用、具有观赏价值的陶制工艺品,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据当地村民介绍,她们制作的黎陶器皿不仅销往传统的市场——周边村落的村民,也渐渐地吸引了新兴市场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宾馆饭店、知名大企业都前来购买“黎陶”制品,当作工艺品陈列摆放或者是作为礼物赠送嘉宾。如在三亚的一些星级酒店采用的装饰品就出自这里制作的“黎陶”。已有近10家国内知名企业前来洽谈收购或合作开发事宜,随着黎陶器皿市场的不断开拓,黎族村民们开始享受着传统技艺带来的利好。
结束了对天涯海角“黎族原始制陶技艺”项目的探秘访问之行,使我对天涯悠久的文化历史,对多彩的海南民族文化,和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和印象,也对海南原住民族——黎族人民的聪明才智有了新的认识。据悉,当地政协委员和有识之士已向三亚市政府建议:将“黎族原始制陶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纳入三亚市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作为天涯海角风景区的“黎族历史文化园”项目,进行整体包装开发。其中必须保持“黎族原始制陶技艺”的原生态传承性,逐步研究开发与现代市场相适应的旅游产品和旅游纪念工艺品,以求获得在“传承” 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生存的双赢结果。
但愿千年的黎族原始制陶技艺这一天涯文化奇葩,能够在当代社会得以传承延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