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 张曼玉
非遗给人的印象总是古老而传统。95后则是新潮而前卫的一代。这二者似乎很难有交集。
可在当下的非遗传承实践中,有一批95后,他們中有捕捉潮流元素的网络达人,有走向国际舞台的国风音乐人,有新生代的京剧演员,也有引领粉丝一起关注传统文化的青年偶像。当越来越多的非遗被新青年们“玩转”,古老非遗便在当代社会获得了真正的传承活力。
过去很多非遗的传承,主要依靠传承人“口传心授”。如今,借助互联网,一群热爱传统文化的年轻人,正在用新潮的方式,让非遗不仅活了起来,也火了起来。
兴起于明宣德年间的掐丝珐琅,被缩小成手机壳上的时尚纹样;苗族姑娘的刺绣,绣在了年轻人的T恤、背包上;秦腔、昆曲、侗族大歌之妙音响彻南北……宝贵的文化遗产正通过互联网走到民众身边。
据快手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平台每3秒就诞生1条与非遗文化相关的视频。2018年,有252万用户发布非遗内容,超过六成生产者是90后。非遗文化通过网络媒介碎片化传播,不但契合了当下年轻人快节奏的生活,也还原了非遗技艺中的精华和本真。
95后、北大研究生、文艺体育发烧友、演过话剧、剪过片子……看上去和流行文化更为靠近的郎佳子彧,颠覆了人们对非遗传承人“年纪大”“传统”的刻板印象。
郎佳子彧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面人郎”的第三代传承人,他的爷爷是冰心先生在《面人郎》中提到的郎绍安。
“关于面人这项非遗,大家一直谈得比较多的是它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可我觉得,它的价值首先是能给人带来快乐。”这位五岁起就跟随父亲学习捏面人的大男孩跟他的父辈的确有些不一样,他说:“面人技艺只有带给人欢乐,大家才愿意去接触、了解、传承。如果我们老是强调非遗的价值,可人们对此无感,那非遗传承只能是一句空话。”
传到郎佳子彧这代,面人已成为他认知社会、思考当下的载体。因此,郎佳子彧对面人的专注已不仅仅停留在技法本身,比起如何让作品栩栩如生,他更希望作品表达的观点被关注,“我想让人对我所捏的东西能注视得再长久一点”。郎佳子彧一直在尝试多维度开发面人,比如,去年大热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混世魔王小哪吒和龙王三太子敖丙,漫威系列电影中的各路英雄,还有抗击新冠肺炎的钟南山院士等医护人员,都成了他的创作素材。
不仅如此,郎佳子彧还尝试将自己的面人制作过程拍摄成网络短视频与大众分享。他惊喜地发现有很多人在评论区留言“想学”“在哪里能上课”。为此,他开始在一些教育机构的邀请下教小朋友捏面人,希望把面人的传承之路走得更宽些。
如今郎佳子彧在微博已经有了40万粉丝,他在微博中写道:“传统文化太酷了,我只能管中窥豹略得一点,但已经沉醉其中。其实没有不酷的非遗项目,只有不酷的非遗传人。”已经坚持做了20年面人的他,希望通过新一代人的努力,让捏面人不再作为受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成为未来人们审美和表达情绪的方式。
截至目前,抖音平台#我要笑出“国粹范”#话题下共发布了9.1万个视频,播放量达26.3亿次。这个庞大的数字背后,是无数80后、90后、00后网友对非遗文化、东方美学的流连忘返。
音乐创作达人王小潮凭借一双善烹佳肴的巧手和极具个人特色的声线,不仅在微博上收获了40万粉丝,还在多家短视频平台均收获了数百万的粉丝。
王小潮标志性的双髻国风装束,总能让人轻而易举地记住她,哪怕是第一次看她的短视频作品的人。她的短视频,不单单教大家怎样做美味又好看的食物,还融入音乐、手工等元素,巧妙地将创意与国风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混搭的“高级感”,这让她在众多网络达人中显得独具一格。
2020年春节期间,王小潮根据“寻找年味”的主题,原创发布了传统糖画题材短视频。视频以趣味十足的拍摄方式和通俗易懂的原创歌曲科普了糖画的制作工艺,用“混搭”的作品风格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收获了众多粉丝的点赞,创造了一种新颖的非遗传播方式。
王小潮介绍,每次制作传统文化题材的短视频,她都要提前做大量功课,先请教有经验的前辈,然后自己多次练习打磨,直到技术成熟才会在视频中展示,以避免出现失误误导观众。比如,视频中朗朗上口的歌词,想要做到既押韵又易懂,往往需要修改几十遍。“既让人记住食品的制作方法,又让人耳目一新,那样才能形成带有个人特色的作品,进而让传统文化的传播突破圈层。”她说。
京剧演员王梦婷从7岁开始接触京剧,到现在已有23年时间。她主演了新编剧目《惜?姣》《大宅门》,传统剧目《红娘》《霍小玉》等,她说,走进剧场大门,换上水衣子开始扮戏的那一刻,是特别有仪式感的。
喜欢新鲜事物的王梦婷常在视频社交平台上将京剧的唱腔、表演、知识趣味化地展现出来。比如京剧的手势很讲究,她就拍成剪影的效果,便于大家了解和接受;大家对京剧中人物的妆容感兴趣,她就直播揭秘如何化妆、卸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