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雕塑的当代转换

2020-09-23 07:55吕品昌
雕塑 2020年1期
关键词:欣赏者雕塑工具

吕品昌

栏目主持:李冰

本期主题:传统雕塑“时代转换”说

原始社会,先民砸石打磨,抟泥烧陶的行为,就是造型“雕”和“塑”的最初表现,映现着那时代生活方式与审美情趣。以实用和美观为先导,中国雕塑艺术产生并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无论是陶彩泥塑、竹木牙雕,还是凿石琢玉、冶铁铸铜,以其丰富的造型经验和美学内涵,映射着人类的思想感情的表达和对理想与现实的欲望。

随着西学东渐,现代文明与华夏传统相交融,社会也随之变化,传统雕塑赖以生存的土壤已逐渐转化或更替。对于传统雕塑的守望者而言,置身于现下的新境遇,是失东隅收桑榆,还是熊鱼兼得?世间万物多变相,唯有自然之道如影随行。传统雕塑不仅需要顺势而为,究其内涵之深广,驻守传统之根基;还需从根源上寻觅传统雕塑与当代文明二者共振的频谱,寻找传统雕塑当代转换的途径与机制,方可薪火千年,与时偕行,和其光同其尘,映现时代景象。

故,开启传统雕塑造型基因密码,使之成为誊写时代文化、精神风貌的载体,是当代中国传统雕塑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期以传统雕塑的“时代转换”为话题,邀请了几位学养深厚的研究者,从各自角度对这一主题进行解读,以期唤醒读者更多的关注与思考。

传统雕塑的传承与发展,其主旨在于使它成为活的艺术,而不仅仅只作为博物馆的藏品为观众所欣赏,这就需要传统雕塑的当代转化。雕塑作为艺术的重要组成,其本质在于物性品质与人性情感的契合,并以时代语言进行言说。作为中国传统雕塑而言,物性的品质是物像的具体载体本身的性能与特质,也即具体的雕塑材料和工具所决定的具体的物像的结果及其可能性。这就需要对时代前提下的材料和工具,有系统的,科学的把握和运用能力。作为当下视廓中的中国而言,材料与工具随科技的发展有极大的可能性和自由度,因而在这一层面上,传统雕塑的现代转换首先就是材料与工具的拓展。

早期的原始社会里,雕塑造型所能获得的材料与工具多直接源于自然界。石器、陶器、粘土、木材、骨、贝壳、鹿角等材料被广泛地使用,这些材料以及加工工具制约了传统雕塑造像的特征,因而其造型都简朴自然,高度概括。其后,进入农耕文明的中国在生产力逐步发展,科技日益进步的历史进程中,铜质,铁质等材料的运用和工具的发明使雕塑造型更趋丰富,自夏商、春秋战国的青铜器,及至秦汉乃至后世的兵马俑、画像砖石、神道仲俑、飞檐神兽、道神佛尊造像均展现出繁荣景象。时至今日,中国传统雕塑常用的材料依旧在发挥着重要作用,更增添了许多的新材料。新材料、新工具使得雕塑设计制作更为便捷,成型方式、造型样式也更加丰富多彩。一些高科技的技术也被引入到传统雕塑的工作中,比如3D技术、数码及影像等。除了传统雕塑的材质、工具的更新与丰富,西方写实雕塑传入中国也为中国传统雕塑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养分。而传统雕塑從以往师徒手艺传承的行业模式,增添了高等艺术院校的建制实践与理论并重的雕塑教学模式。

就传统雕塑而言,原始社会对祭祀、生殖崇拜等的需求及至农耕文明中承教化、教人伦的社会功用,均是对其时代意义下的人之为人的人性情感、社会伦理等的承载与言说。天地祭祀、神道墓室,以及摩崖石窟、道观神庙,常是皇室贵胄组织进行开凿与塑绘。展现统治阶级意识的雕塑大多出现宏大、雄伟、肃穆庄严等特征。造像者只是统治阶级宣扬自己意志的工具,很少能将自己的情感注入其中,所体现的大多为农耕文明下的皇权道统、家国天下的集权意志。而民间普通百姓所进行的神祗塑造、祠堂牌坊、蹲狮门神则是对家庭合睦、人丁兴旺、风调雨顺、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诉求。

在现当代中国语境之下,人有着与之前历史情况下不同的欲求,因而对于人性情感的表达也不尽相同。社会物质的丰富、交流交通的便捷、文化思想的自由使人类的情感表达和需求更为自由化、个性化,也更为关注个体的感受与思想的表达。因而当今艺术创作的关键,还在于创作主体,在于艺术家的个性情感和思想深度以及渗透作品之中的人文关怀。创作者与材料的对话并借助形式与空间语言进行表现,才是当代雕塑创作最核心的本质。同样,传统雕塑的当代转换的主旨在于展现,传达当代中国人的人性情感。在这个意义上说,传统雕塑要成为活的艺术,不仅在于对物性品质的把握、人性情感的表达,还在于要用时代的语言进行言说。艺术的存在不仅在于创作者所创作的具体物像,也在于欣赏者对此物像的欣赏和解读,创造者和欣赏者可以在作品的欣赏和感知上不完全同步,但是也应该让欣赏者获得一定的美感,这也是艺术品得以传承的重要条件。而以时代的语言进行言说,正是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达成审美共情的重要通道。

传统雕塑的传承与活化,并非简单的复古和临摹,更重要的在于在时代语境之中,以当代中国的物质材料、工具为基础,以表达当代中国人的人性情感为主旨,以当代中国的艺术表达语言为手段,进行当代转化,才能真正使传统雕塑在当代的中国获得传承与发展,并焕发活力与生机。

猜你喜欢
欣赏者雕塑工具
巨型雕塑
我的破烂雕塑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艺术欣赏是对作品的再创造
写实雕塑
准备工具:步骤:
“巧用”工具
从日用瓷出发谈理念对欣赏者的意义
课堂朗读中听者角色的正确定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