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寻找城市之“道”

2020-09-23 07:21孙思
中华建设 2020年8期
关键词:风貌昆明特色

本刊记者 孙思

在城市化进程中,有关城市与建筑风貌的讨论从未停止。“建筑是城市的灵魂”早已成为了社会共识,然而“建筑的灵魂又是什么” ——这个大写的问号仍在一次次地拷问着中国的城市设计者们。

毋庸置疑,城市与建筑风貌是城市外在形象和内质精神的有机统一,是城市文化质素的直接体现。然而屡见不鲜——争相“比高”的摩天大楼成为了很多城市发展的“脸面”,高举“新、奇、特”大旗的“建筑怪兽”们更异化为不少城市的地理“标签”——有鉴于此,“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八字真言不仅高度概括出新时期的建筑方针,更折射了当下中国亟待拥抱的城市治理理念之变。

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引导,告别“贪大、媚洋、求怪”旧时景观,既需守住保护和传承的底线,更要迈向体现时代审美的“高线”, 唯此才能让城市未来变得更加可期与美丽。

长沙:国土空间规划下的“总体城市设计”

近年来,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逐步建立,其编制内容益发呈现出对国土空间之“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重视。“总体城市设计”作为重要的城市设计项目类型之一,可与不同层次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内容进行融合及衔接,体现出对大尺度城市空间结构的战略性把控,加强城市三维形态和特色风貌的塑造,有助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完善与落实。

在长沙,当地政府早在2014年就已展开了控规城市设计全覆盖工作,制定了相关技术规定并编制了相关规划。2017年,长沙入选住建部城市设计试点城市,遂将城市设计作为其打造城市亮点与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抓手,开展了包括总体城市设计在内的一系列工作。截至2018年9月,涵盖《长沙市总体城市设计与特色风貌区规划(2020-2035)》在内的长沙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也启动了编制工作,面对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背景下新的工作要求,长沙市的“总体城市设计”之路亦呈现出“初步探索,优化成果,加强衔接”的趋势。

鉴于我国城市风貌普遍存在的城市空间品质与建设规模严重不相称,优秀建筑作品的数量与巨大的建设量严重不相称等一系列问题,加强对城市空间品质和建筑风貌的管控势在必行。为贯彻落实“适用、经济、绿色、美观”新时期建筑方针,治理“贪大、媚洋、求怪”等建筑乱象,2020年4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的通知》正式出台。

在充分领会文件精神之基础上,长沙市结合本市既有的城市设计总体思路,2020年7月,出台了《长沙市城市和建筑景观风貌品质管控的有关规定(试行)》,文件重点对城市空间形态与建筑高度、建筑风格与建筑立面、建筑色彩与材质、公共空间、户外广告等八大方面,提出更为细致的引导与控制要求,旨在通过完善已有的规划设计、实施相关规定,不断实现长沙城市建筑景观风貌塑造——既能彰显地域特色及人文精神,又能改善公共空间品质;既能构建优美的城市形态,又能提升城市审美品位。

面对从增量时代到存量时代,从追求速度到追求品质,从城市总体规划到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从描绘愿景到落地服务等转型需求,长沙一直在探索——总体城市设计应如何在多尺度、多维度地参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内容方面更好地发挥出其应有价值。

南京:用南京色调、南京味儿破解“千城一面”

“因城”开展城市设计,解决城市存在的具体问题,实现对城市格局、风貌和各类空间的精细化管理;通过城市设计指导建筑单体设计,规范城市建设,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质……无疑皆是进行城市与建筑风貌管控引导的重要抓手及依据。作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南京市一直都极为重视城市设计在城市整体规划和城市建设中的有效应用,并致力于将地域历史文化特色更多地融入到及体现在其城市设计实践中。

2016年9月,该市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市城市设计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城市设计要作为项目前期工作、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依据,没有城市设计的地区一律不招商不立项、不予出让、不得审批方案。

2017年,自住建部正式批复南京入选国家首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后,该市益发避免城市设计“千城一面”,更多地筹谋如何把“南京味儿”更好地展现出来。同年《南京市城市色彩控制导则》施行。导则确定了全市之城市色彩总体特征为梧桐素彩与锦绣妆花,它们分别来自两个极具南京特色的地方元素——行道树梧桐树和南京云锦。梧桐树的树干灰色和灰绿色相间,正是南京的主色调,主色调除了灰绿色,亦可融入锦绣妆花作为配色,进行多元文化色彩的交织辉映。除了城市色彩设计更具地方特色,南京更擅用设计的手段,对城市格局、空间环境、建筑尺度和风貌进行精细化设计,塑造南京特色、延续历史文化;通过城市设计,促进存量用地使用,改善生态环境,补足城市短板,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城市的宜居性。

2018年,南京再上一层楼,城市设计管理正式步入三维时代,该市城市设计综合管理平台隆重上线,让城市空间“所见即所得”。该城市设计综合管理平台以大数据时代为背景,构建起一个集现状三维地理信息模型和规划城市设计三维模型为一体的数据库。一方面,设计师可以利用该平台直接进行3D建模,对于老城区的规划设计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对于公众而言,该平台亦能为民众提供强大的空间展示功能,能够形象直观地展示城市空间形态,让老百姓“所见即所得”。

如何将历史转化为资源,把文化转变为能量,城市需要新的叙事角度与方式,更为当下的城市更新与城市设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立足于当代语境中展望未来的传统发想,立足于地方环境中观照国际的开放视角,无疑应当作为城市规划的金科玉律。

昆明:立足自然优势,打造城市空间新格局

如果说建筑高度分区是丰富城市空间景观的重要手段,建筑节奏韵律则是丰富城市界面与天际线的重要方法。昆明古城依山傍水而建,是中国传统城市“崇山尚水、天人合一”城建思想的宏伟杰作。改革开放以来,昆明市在空间结构优化、景观特色风貌提升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随着城市规模之迅速扩张,人口、土地、环境的矛盾逐步显现,城市的生态空间、山水环境和地域风貌遭到破坏,城市建筑追求新奇高大,城市特色逐步丧失……

据此,2014年岁末,昆明市发布了《昆明城市景观风貌及高度控制规划研究》,并在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制订出了《昆明城市景观风貌控制导则》,旨在通过保护昆明城市山水格局、环境界面,引导城市高层建筑的分布,形成疏密有序、高低错落的城市整体空间,为昆明建设世界知名旅游城市景观风貌特色形象提供规划支撑。

2015年8月,《昆明市滇池流域地区“多规合一”规划》出台,自此,昆明城市空间的所有地块,都有了自己明确的边界和功能定位,可以用来做什么、怎么做,都实现了统一蓝图统一平台,清楚明白。随着现代新昆明城市建设与滇池保护之间的协调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更好地保护滇池周边生态环境、合理引导城市发展、突显现代新昆明城市特色与形象,2016年4月,该市组织编制了《环滇池城市空间形态及天际线控制规划》,文件重点围绕三个层次,即总体的引导控制、分区域控制及临湖区域地块控制展开规划。而同年的《昆明城市建筑特色引导》则在加强城市建筑特色和建筑风貌要素方面进行导引,打造具有昆明特点的城市建筑特色。

2018年2月,经昆明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强城市空间管控和特色风貌塑造的指导意见(送审稿)》提出,须从城市空间管控、特色风貌塑造、建筑特色引导等方面出发,应以塑造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城市整体景观风貌为目标,并同时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及部署。

2020年7月,云南省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的通知》,则要求省内各地建设与城市规模、空间尺度、环境特征相适宜,经得起时代和历史检验的精品建筑,彰显云南特色。其中,对于昆明市的超大体量公共建筑设计方案,文件要求方案经审定后需报住建部备案,如确有必要,住建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复核。

回顾新中国的城建历程,“数字和比例”固然喜人,然“质量与活力”却往往令人产生焦虑。昆明市结合城镇周边的山水环境特征、规模尺度、文化底蕴,研究制定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城镇天际线,塑造不同城区建筑群体的优美节奏与韵律,最终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城市整体景观特征。

猜你喜欢
风貌昆明特色
雪中昆明 一梦千年
特色种植促增收
城市风貌规划的实践及探索-以长沙市为例
包裹的一切
昆明美
쿤밍(昆明)에 로봇이근무하는 주차장 등장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库车城市风貌
昆明的眼睛昆明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