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职数学是学生感到头痛的学科。中职数学教师应深刻认识数学学科服务于学生专业学习和升学的使命,把握学情对中职数学教学进行创新改革,通过转变教学理念、方法、手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学习,独立自主与合作互助相结合参与学习,通过多措并举,切实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强化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为学生顺利就业和升学提供强力辅助。
关键词:中职数学;转变;主体性;合作交流;反思;情境
职业教育的思想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突出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生活能力和生产能力。在这一教育思想引领下,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与新课程相匹配的教育方法。中职数学教学中,应把转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作为教学突破口和探索方向,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及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就转变中职学生数学学习方式进行具体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 转变新知讲授方式,突出学生主体性
数学教学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这就要求教师不要囿于教材,要选择对学生具有吸引力,突出数学学习的问题性和探索性的材料用于教学,与此同时,教学过程设计要以问题为核心,以问题探索为主线,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出发点。例如:《用坐标法推导椭圆方程》一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一起探求,过程如下:设M(x,y)是椭圆上任意一点,椭圆的焦距为2c(c>0),M与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正常数2a(a>c),F1、F2的坐标是(-c,0),(c,0)。由椭圆的第一定义可得方程:(x+c)2+y2+(x-c)2+y2=2a将这个方程移项,两边平方得:a2-cx=a(x+c)2+y2两边再平方,整理得:x2a2+y2b2=1到此让学生观察推导过程,有同学提出如下问题:
问题1:为什么将(3)式作为标准方程?
问题2:将(3)式作为椭圆的标准方程有什么缺点?
问题3:是否存在一个方程同时体现了椭圆的第一定义和椭圆的几何性质?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在探讨问题3时学生感觉有些困难,此时笔者及时给予点拨,建议学生关注(2)式,这个点拨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学生马上通过变形式得到方程:
(x-c)2+y2a2c-x=ca,这一方程式正好揭示了椭圆的第二属性,即椭圆第二定义:动点M到定点F2距离和它到直线1的距离之比等于常数e,也解决了问题3,挖掘出如此宝贵的数学成果,学生兴奋不已。这一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 转变思考方式,强化学生合作交流
传统中职数学课堂,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主宰着教学。学生在课堂上犹如一台机器被动开启,被动接受。学生在课堂上明白,课下糊涂。做题时生搬硬套,不知来龙去脉。而新课程倡导的是转变学生被动性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性的学习状态;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改变传统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的一种可行途径。好的情境导入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逐步形成新的认知体系,促使“我要学”的动机产生。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他们会表现出不同的数学学习倾向。课堂上不同的学生对同样的数学内容有不同的理解方式和表达方式。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合作交流,既兼顾个人表现,又让学生学会与人共处、交流,共享成功的喜悦,分担失败与挫折,实现让每个人都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而采用讨论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学习的一个亮点。教师可在备课中,注重设计一些尝试性问题组,使得它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又能贯穿本课教学内容,成为讨论的纲,使学生在讨论中探索求解过程,获得应有的知识。
三、 转变小结方式,引导学生课后反思
传统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小结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教师的小结,起到重点点拨的作用,引起学生回顾本节知识要点,然而这一方式下仍然是以教师为主导,不利于学生独立自主地锻炼数学思维能力。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在教学中采用学生课后反思的方式代替课堂小结。每节课后要求学生认真写好反思。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才能使自己构建的知识体系,不断地与数学共同体所拥有的指标靠近,最终融为一体。只有不断反思才能清楚自己知道了什么,没有知道什么,怎么去做。只有不断学会反思,才既能提高学生自我评价水平,又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自我数学素养,学以致用。总之,笔者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转变,使得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实现了让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并真正实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四、 转变复习方式,以情境引入开展复习
传统的中职数学课堂的第一个环节是复习一些与本节新知识相关的旧知识,以此作为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和铺垫。其目的是为了降低学生学习的坡度。其实,中职学生的学习应该具有一定的障碍性,适度的学习障碍使学生产生一种好奇心,这种好奇心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是培养学生形成克服困难的习惯、科学的态度和良好思维品质所必备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地设计问题情境,将一维的知识讲解变为多维的问题情境设置,化消极的灌输为积极的探索,使学生有一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感,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和动机。例如,在教学《等比数列》一节时,设计如下一道练习: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再对折,然后在折叠着的角上剪一刀,就在纸的中间剪了一个洞,问如果重复剪10次后共剪出多少个洞?该题一出示,一下子就把学生的积极性给调动起来了,学生不约而同用笔在纸上试画,找规律,这样巧妙地设置情景,激发了学生研究等比数列的积极性,同时,也激起了学生积极探索的兴趣。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会了创新的过程,培养了创新精神。
总之,中职学生数学基础差,实践教学中,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深研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学生的就业和升学生为指引,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研究教材,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中职生感受数学之美,从而提升中职课堂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徐涛.新课程背景下中职数学教师的角色转变[J].考试周刊,2016(6).
[2]杨宜军.新课标下中职数学教学理念的转变[J].广西教育,2015(12).
[3]何雀寧.转变数学教学方法 让中职学生感受数学之美[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4).
作者简介:
赖群力,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工贸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