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封城第24天,武汉气温骤降,大雪纷飞。这天,武展方舱医院的护士刘月坐在窗台旁看了很长一会雪,“我们也在问什么时候结束”,她告诉我们。无数青年奋战在抗疫一线,刘月是其中的一员。她在2月4日从贵州出发抵达武汉,护理新冠患者。
或可用穆旦的一句诗来形容这些平凡英雄的心情,“我愿意感情的激流溢于心田,来温暖人生的这严酷的冬天。”穆旦在那首名为《冬》的诗中写道,“生命也跳动在严酷的冬天。”
但也有许多生命消逝于严酷的冬天。“有大量病人在短时间内离去,我們都直接或者间接目睹了一个家庭的悲剧,其实这个对我们的打击比任何时候都要大”,本届青年力量当选者钟鸣说。他是第一位奔赴前线的上海医学专家,在金银潭医院ICU拼搏了七十多个日夜。钟鸣上次接受我们采访是在3月,当时在逆行者们的救助下,治愈出院的重症患者与日俱增,不过曾参与非典和汶川救灾、有近20年重症治疗经验的他还是反复说“太难了”。
很多人的战“疫”持续数月。李司军也是这届青年力量当选者之一,他在2月就从黑龙江的老家开车前往2600多公里外的武汉,加入抗疫志愿服务。北京新发地疫情暴发后,他和十几个队友一起,连续40天穿行在新发地,背着30公斤的设备,往市场的每个角落喷洒消毒液。
我们从1月20日开始不断地记录这些和病毒角力的人物故事,许多疫区人民的困境被报道后,确实对当下产生了影响,问题不断被解决。从长远看,我们还希望在呈现事件脉络与疫情数据的同时,记录下这些生命的丰富。
创刊至今16年,这是最特别的一届青年力量评选,获奖者皆为各行各业抗疫青年代表人物。可用于赞美的形容词太多,我们仍选择用自己更擅长的动词去记录他们的行动,以故事为褒奖。因为正是行动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