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向中央提出要求,跟港区国安法没什么关系。因为自我担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以来就公开说过,我对中央怎么支持香港深有感受,我从不回避。要是香港有需要中央帮忙的,我就会提出要求……”近日,恰逢林郑月娥公务生涯满40年之际,她在接受媒体专访时,披露了风波之后的心路历程。
2020年7月1日《香港国家安全法》生效后,有香港市民说,经历了暗夜的香港,终于迎来了破晓的晨光。那个常穿旗袍现身公众场合的特首林郑月娥,再度回归。
此前的一年里,林郑月娥经历的磨难和压力,一点儿也不比香港这座城市少:来自媒体的质疑、反对派的批评,甚至是政府阵营里的不同声音等。近日,林郑月娥恰好满40年的公务生涯。在这个特殊节点,她接受了媒体专访,披露了风波后的心路历程。
林郑月娥给中央写了一封“鸡毛信”
2020年8月,香港出现全球首例二次感染新冠肺炎病例,这不禁让外界疑惑:全球正在研发中的疫苗是否会失去保护效力?如果民众无法对新冠肺炎终身免疫,那么群体免疫的神话是否会就此破灭?
香港此前宣布,自2020年9月1日起,香港推行自愿性全民免费核酸检测,这被普遍认为是切断病毒传播链、尽量让社区“清零”的第一步。说到推行这次大规模检测的缘起,还要从林郑月娥写给中央政府的一封求援“鸡毛信”说起。
在第三波疫情发生之后,林鄭月娥很快向中央提出了请求。对此,记者问道:“我们很好奇,感觉在港区国安法订立之后,您跟内地的沟通越来越紧密,而且也不会在意会不会有反对声音,该提出要求的,或者该请求帮助的,您就直接提请了。是因为第三波疫情比较严重,香港可能负担不了吗?”
林郑月娥答道:“其实我向中央提出要求,跟港区国安法没什么关系。因为自我担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以来就公开说过,我对中央怎么支持香港深有感受,我从不回避。要是香港有需要中央帮忙的,我就会提出要求;香港有问题不能自己解决的,我也希望中央帮我们解决。过去3年多,无论是有困难,还是没有困难,我都希望能把事情做得更好。在这期间,我也向中央提出了一些请求。”
香港为何收紧豁免检疫安排
据香港保安局公布的数字,2020年2月到5月,豁免强制检疫入境香港的人数,达到209072人。有评论指出,豁免检疫安排存在漏洞。但香港政府澄清,豁免检疫安排,是为了维持香港必要的社会及经济运转。
2020年7月,有香港媒体报道,根据香港理工大学随机抽取的第三波疫情病人样本分析显示,第三波疫情很大可能源自豁免检疫人士。通过样本看得出来,这次病毒确实是从转机、转运的船员,或者机组人员传播过来的。
对于这一漏洞,林郑月娥指出,抗疫现在已经有大半年了,特区政府在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找出更好的方法,完善抗疫政策。“我相信,没有一个地方从一开始,就有一套完整的抗疫政策。此次新冠病毒基本上是一种新的病毒,影响很大。而且现在每一个地方之间联系很强,我不能轻易把香港封闭阻隔起来。”
对于豁免检疫的漏洞,林郑月娥也坦言,病毒的传播可能与海员、机组人员的过境有关。“但是,我必须指出,这样一些机组人员、海员经过香港,没有接受14天的检疫隔离,是有原因的。香港是需要不断有外来的食品、货品供应的,人员往来就会不断。要是每一名进入香港的人都必须进行检疫隔离,有些服务就要停下来,人们的生活就会大受影响。所以,我们从一开始推出14天检疫的同时,是有一个豁免制度的。一些对香港日常生活有重大影响的人,就可以享受豁免制度。比如机组人员,他们是来送货的,来了可能呆半天就会离开。”
针对争议与漏洞,7月,香港政府已经宣布收紧此前的豁免检疫安排。
积极拓宽新冠疫苗采购渠道
据世卫组织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8月20日,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的候选新冠疫苗达30种,进入3期临床试验的有6种,其中3种来自中国。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近日在记者会上表示,全球新冠疫苗计划的目标是:2021年底之前,在全球范围内提供至少20亿剂安全有效的新冠疫苗。
目前,香港本地疫苗的研发也在进行中,进度到哪了?会很快面世吗?
林郑月娥说:“我们是在进行研发,但毕竟我们是一个小地方,肯定没有其他地方,包括内地进行得快。”
在内地,其实已经有一些疫苗准备上市了,甚至有部分人员已经注射了。香港有没有向中央政府提出请求,在适当的时候优先使用疫苗呢?
林郑月娥说,她已向中央提出请求了。“不过,我希望不是每件事都请求中央支持我们,我们要自己多想办法,找一些采购渠道。目前,我们正在两个方面努力:一个是国际联盟,另一个是和一些药商洽谈。”
香港未来很难大幅增加疫情纾困力度
有数据显示,2020年香港经过了前两轮的防疫抗疫,以及财政预算案的纾困措施,已经让财政储备金由3月底的11000多亿港元降到了目前的8000多亿港元,这还没有将本年度的税收和卖地减少的影响计算在内。
8月,香港财政司长陈茂波表示,香港需要在财政上审慎行事,要尽力避免财政储备急速萎缩。问答当中,林郑月娥透露,香港已很难再大幅度增加抗疫纾困援助的力度。
林郑月娥指出:“我以前担任过公共财政官员,经历过回归以后的亚洲金融风暴,那时候也是有财政赤字的,也很担心,因为当时根本没有10000亿,也没有8000亿,应该是2000亿。当然,当时的开支也没现在这么高。不管怎么说,我们现在要审慎地管理公共财政,这也是《香港基本法》的要求,要我们量入为出,避免赤字,但不等于每一年都要有盈余。现在看来,中期的预测是未来几年都是赤字。今年的赤字可能高达3000亿港元。这相当于把我们以往的盈余拿走了一大块,所以我希望市民能够理解,真的是有困难。”
(新华社2020.8.28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