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晶心
“是有‘荷花定律这回事的!”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迎春说,“如果一池荷花的全部开放时间是30天,从第一天开放有限的几朵开始,它们会以前一天两倍的速度开放。到第29天了,荷花才开放半池,直到最后一天才会开满。原理很简单,因为前29天,它一直在努力地生长地下茎(藕鞭),直到最后一天,地下茎生长好了,花就全部开了。所以,坚持很重要,就如同我们做科技推广、农技服务的工作,前期可能会投入很长时间,但总有一天,到了开花时节,‘啪,花就全开了。”
既是技术指导,又是资源纽带
荷花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江苏水系发达,栽荷种莲(藕)古已有之。2013年,徐迎春和两位80后同事金奇江、王彦杰成立荷花课题组,设立水生花卉种质创新与水生态修复实验室,专门开展荷花新品种的培育、栽培新技术研发及推广示范工作。
2018年7月,南京农业大学与栖霞区龙潭街道开展合作,共同建设了龙潭荷花基地,成立荷花专家工作站,这也是南京农业大学校外科技服务基地分布式服务站点之一。
荷花基地的建成,不仅推进了校地产学研合作,还提升了荷花基地所在的水一方生态休闲景区的生态旅游品位,为龙潭旅游增添了新名片,形成产业化大发展,带动周边农民致富。
同年11月,南京农业大学与栖霞区共建水生作物产业新型经营主体联盟。联盟成员由农户、商户、专家教授等人组成,这样既方便教授们进行培训、技术指导等工作,也方便联盟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促成农户和商户之间的供需合作。目前,南京农业大学与句容、东海、泗洪、金坛、兴化、常熟、张家港等地都共建了新型主体经营联盟,成员达到几千户。这对教授们的工作方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提供技术服务,还要成为联盟成员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金湖是有名的荷都,金湖荷花荡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8年11月,南京农业大学与金湖成立了金湖莲产业新型经营主体联盟。因为与荷花荡景区的合作,徐迎春认识了个体花农王培,他也是新型经营主体联盟的成员。王培十几亩的荷花塘紧邻荷花荡景区,平常忙完自己荷塘里的事,他还接受荷花荡景区的外聘,帮忙去打理景区里的荷花。
王培种了多年的荷花,但品种混杂,多数都叫不出名字,效益一直不太好,徐迎春就建议他只种一两个品种,不要太杂,这样既可以与景区的风光配套,也可以获得高效益。起初,王培并不相信她的话,但最终接受了她推荐的秣陵秋色、中国红·北京两个品种的荷花。
这两种颜色的荷花都极为稀有,王培栽培成功后,恰好龙潭水一方生态休闲景区需要引进这两种荷花。在徐迎春的引介下,王培仅凭种藕的一笔订单,就获得了10万元收益。
线上APP与线下联盟“双线共推”
“金教授您好,我想向您请教关于观赏性兰科石斛属规模化培育的一些问题。我最近将全市大中型市场、基地都跑了一遍,发现石斛兰的市场还是一片空白。我准备小面积培育实验,算是从零开始,苦于没有懂行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咨询或合作,您能帮我一下吗?”在南京农业大学“南农易农”APP上,一位农户留下了这样一个问题。
金奇江虽然是荷花课题组的成员,主要研究荷花,但还是热心回答了这位农户的问题,并向他推荐了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从事热带兰育种、组培工作的教授,希望促成他们的合作。
“南农易农”是南农大自主开发的手机APP,它适应新时代农民的发展需求,将技术推广和服务的一部分工作放到线上。作为线上农技推广的主阵地,“南农易农”APP集农事指导、病虫害在线诊断、农业科技实时交流、时事政策宣传、市场咨询发布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用户可以在线看视频、上微课,也可以与专家互动。
“这是时代发展的新变化,农事不再仅仅局限于田间地头。在线下,技术指导只能面对几十人,而在线上,却可以指导成百上千人。”徐迎春说,“我们在线上发布信息、与农户互动、提供微课教学视频等,都会获得学校的学时奖励,这是学校鼓励我们积极参与线上活动的一种方法。”
今年疫情防控期间,教授们无法下到基地或农民的田间地头工作,“南农易农”APP成了他们与农户之间联络和沟通的便捷工具。很多农民将自己种植的瓜果蔬菜的生长情况拍了照片,发到APP交流空间,这样教授们随时可以看到,或点赞,或指出种植过程中的问题。
“随着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农村科技需求呈现出综合化、多样化和即时性的特点,学校因此提出‘互联网+农技推广理念,探索线下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盟、线上通过手机APP开展服务的‘双线共推新模式。” 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丁艳锋介绍道。
“我们现在做的不再是单一的技术指导了,更多的是围绕技术发展、市场需求的综合服务。”徐迎春说。
南京池杉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六合程桥街道,占地5800亩,原是为保护池杉林而建。池杉林吸引来了各种鸟类,形成了“人、水、林、鸟”的美丽画卷,生态环境极佳,但作为旅游休闲观光公园,仅有池杉和鸟,景观还是太单调了。
徐迎春在参观了池杉湖公园后,给出在林中水面上栽培荷花的建议。自此,池杉湖公园建起了七彩荷花大道、千亩荷塘、精品荷园等,徐迎春课题组研发的新品种,以及其他各类新奇特优的荷花品种都能在这里观赏到。池杉湖公园还成为了中小学科普實践基地,孩子们来这里观赏荷花、学习跟荷花相关的古诗词。
2019年7月,池杉湖公园举办了第六届中国荷花品种展,吸引来大批游客,促进了六合区的旅游发展。徐迎春根据池杉湖的实力,帮助成功申报了2021年第35届全国荷花展的主办权。
徐迎春带着课题组成员和学生,不仅进行新品种的培育和研发,还进行各种荷花周边产品的尝试,开发荷叶复配茶、荷花酒、荷花饼、荷花酱、睡莲花茶、鲜食莲蓬等产品。
经过徐迎春团队的改良,荷花的花、莲蓬、荷叶都可以用于插花。为了延长瓶插期,他们还研发出了荷花切花专用保鲜液,可以让荷花保鲜期延长到5~7天。
此外,他们还借鉴泰国、印度的手法,制作精美的荷花折花作品。荷花折花是一种独特的花艺,采切大蕾期的荷花,将花外围的花瓣用各种手法折成三角形、菱形、水平形等,使整朵花看上去变化多端、妖娆多姿,十分受游客喜爱。
徐迎春介绍:“有很多产品已经在池杉湖开始销售了。”
做农业要有“荷花精神”
荷花的生长季从春天开始,到秋天结束。这个期间,徐迎春的团队和她的学生们都一直忙个不停。夏季开花时节,更是要守在荷塘外面,观测新品种、做实验、记录数据、写文章。
“别人放暑假,我们却是最忙碌的时候,所以学习这个专业的学生,都要特别能吃苦。”但也正因为如此,学生们才感觉充实,学有所得。金陵科技学院女生赵莹大一时到荷花基地实习,后来报考了徐迎春的研究生。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盟是以新农村服务基地为平台、以项目为依托而组建并运营的,基地和项目不只是服务于农户和商户,也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阵地。这几年,南京农业大学在各类基地开展丰富多样的实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引领学生了解新型农业,未来为农业发展、乡村振兴发挥自己的作用。
从实验室走进广阔农村,“要考虑选题有没有意义,有没有解决生产中的问题,是否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徐迎春说,“更要能吃苦,要有‘荷花精神,农业不能速成,要耐得住地下茎生长的沉默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