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文物,时刻经受着岁月的侵蚀。如何更好地保护文物,让其更加完整地流传下去,是该领域的一大难题。如今,AI技术开始跨界文物保护领域,让更多文物的生命得以延续。
中国的民族记忆——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开始建设,到永乐十八年(1420)建成,到今年正好整整600年了。这600年间,风雨飘摇,故宫岿然不动,到如今赶上了人工智能这波大潮。
故宫拥抱AI:带领游客梦回大清
近年来,故宫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不仅在媒体平台上有数千万粉丝,还通过成功的营销,成了顶级文化符号。除了借助科技手段来实现文化传播外,故宫还利用AI技术,保护、修复、全面展示文物,让游客得以见到更加完整的故宫。
1. 数字博物馆:游客也能与文物互动。
2015年12月22日,经过两年的建设,故宫博物院的端门数字馆终于建成,首次亮相。游客在这里,可以和1200多个古建筑对话,还可以看到未能展出的1500 块大地毯。比如,游客可以调用一幅书法,还可以进行临摹,临摹之后还可以让系统打分。
2. VR导览:未开放区域,也能全景参观。
人工智能技术还让游客能够参观此前无法进入的空间。如乾隆皇帝的书房三希堂,其面积仅8平方米,还被隔扇划分为内外两部分,难以向游客开放,之前大家只能隔着玻璃张望。在利用数字化技术后,建起三面包裹的沉浸式立体虚拟环境,高度仿真模拟三希堂,游客也能够走进VR中的三希堂,身临其境地欣赏其中原状陈设,感受宫殿室内空间。
AI+艺术保护: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故宫,在科技的加持下,给游客越来越多的惊喜。人工智能在文化遺产保护领域还有很多应用,比如展厅温湿度的监测、城墙沉降的监测、白蚁的监测、古建筑病害的监测、观众流量的监测等。这类技术早已被应用在其他文物保护中,比如暴露在室外的文物敦煌壁画、秦始皇陵兵马俑等,成了文物的“保健医生”。在全球各地,AI技术已经在为众多文物修复工作者提供便利,让更多的文物“活”起来。
通过人工智能,如何让博物馆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课题。而现在已经实现的成果,让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课题终将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