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分析与对策

2020-09-22 21:39陈军陈清蓉罗会海
名城绘 2020年7期
关键词:通病市政工程施工技术

陈军 陈清蓉 罗会海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市政工程现阶段正处于发展黄金期。由于市政工程建设项目与我国居民的日常生活有着极大的关联性,一旦市政工程出现任何问题,都将直接威胁到我国居民的财产安全及人身安全,因而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不可忽视。然而近年来我国市政工程建设项目因施工技术存在缺陷使得安全事故频发,基于此,本文深入研究了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技术,探讨问题背后的成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善建议,期望能有效提升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

引言

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其地位不容小嘘。近几年来由于施工技术所存在的弊端而导致市政工程出现了一系列的质量问题,例如桥梁断裂、路面沉陷等。我们应深刻意识到市政工程的施工技术存在较大的弊端,相关工作人员需深层次分析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的通病,从源头上解决现有的施工问题。

1现阶段市政工程施工技术所存在的通病

1.1对采购施工原材料工作管理不善

现阶段,我国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采购工作存在着极大的缺陷。相关工作人员在采购施工原材料时并未遵守国家对施工原材料的规定标准来进行采购,一部分采购工作人员为谋取私利甚至会和材料供应商相互勾结,在不考虑原材料质量的情况下从特定人员处采购原材料。致使施工技术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所使用的原材料绝大部分都无法达到施工需求,严重拉低了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大大增加了市政工程出现安全事故的可能性[1]。

1.2在施工测量环节存在较大缺陷

对于市政工程来说,施工测量是实际施工过程中最为常见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施工测量工作的覆盖面十分广泛,不仅需对现场施工地形进行勘测,还包括有收集相关地理信息及平差测量等工作内容。为确保所选用的施工技术与市政工程项目最为契合,在进行工程测量时需有效保障测量数据的精准性。现阶段,施工单位对施工测量工作的重视度不够,未能充分意识到施工测量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市政工程施工测量数据的精准性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一旦在施工测量环节出现较大纰漏,不仅会耽误市政工程的施工周期,拉低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将危害到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问题。

1.3在有效监管施工技术方面存在弊端

为确保市政工程的施工环节能够顺利展开,施工企业需构建成熟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用来监督市政工程的施工技术,才能使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保障。然而目前市政工程的监督管理机制并不完善,无法对施工技术人员形成有效约束,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量施工技术人员违规操作的行为,导致市政工程施工环节中出现了大量的安全事故,不仅耽误了施工进展,还将造成施工技术人员的伤亡,给施工企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2]。

2有效改善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的建议措施

2.1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在正式展开施工前,项目工作人员需结合市政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及自身施工技术人员数量、现场管理能力、施工技术水准等来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案,才能确保所选用的施工技术能够满足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需求,必要时还需引进国外最为先进的施工技术。除此以外,自然天气也会影响到施工进展,因此在制作施工方案时需考虑到天气因素,制作诸如防暴雨的应急方案等,尽量减少对施工进度的影响。当施工方案制作完毕后,施工企业需邀请业内专家前来评估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只有施工方案经过严密评估确定其具备可操作性后,方可正式对市政工程建设项目进行施工,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当正式展开施工环节后,为提高施工技术的利用率,施工技术人员需严格按照所制定的施工方案来进行施工。

2.2加强对施工原材料采购工作的管理力度

为确保市政工程所使用的施工原材料在质量方面不存在任何问题,施工企业需加强对采购工作的管理。在招聘采购工作人员时,施工企业需挑选专业科班出身、拥有3年以上工程采购经验、遵守职业操守的面试者来从事采购工作。在采购原材料的过程中,采购工作人员需对建材市场内的原材料进行充分对比,在确保施工原材料符合国家规定的情况下从中挑选出价格最具优势的供应商。完成原材料的采购工作后,施工企业需安排工作人员根据施工进度来合理安排施工材料进场,并且需在进场时组织专业检测人员对施工原材料的质量进行复核,一旦发现施工原材料的质量达不到市政工程的相关要求,则需当场退回原材料,并对涉及到的采购人员进行调查,彻底杜绝采购人员与供应商之间的串通勾结行为。

2.3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开展培训工作

随着市政工程项目数量的持续增加,我国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人员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由于增长速度过快,因此施工技术人员在专业素养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正式施工时,施工技术人员容易在施工测量环节中造成较大失误,从而降低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施工企业需在施工前组织施工技术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使其了解每个施工环节的注意要点及正确操作步骤,通过培训来加强施工技术人员的施工水平。

2.4构建良好的监督管理机制

由于市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多安全隐患,为有效改善这一情况,施工企业需构建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施工企业首先可成立施工安全管理部门,组建一支现场施工监督管理小组不定期抽查现场施工情况,将检查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进行记录,随后召集全体施工技术人员进行简短会议,使施工技术人员明确了解到在施工技术方面存在的通病,管理人员需针对所存在的通病进行逐一分析并将正确的施工方法告知技术人员。其次,施工企业还可将个人责任制与奖惩制度引入施工环节之中,落实个人责任制可明确施工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有利于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责任意识感,督促其认真对待施工环节。通过奖惩制,施工企业可嘉奖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的技术人员,对其余员工起到激励作用[3]。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建设项目可有效改善居民的日常生活条件,但其在施工技术上存在着较大通病。我国施工企业需正视市政工程在施工技术方面存在的通病,通过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提升技术人员专业素养等方式来加以改善。

参考文献:

[1]高广悦.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分析与对策[J].建筑工程技術与设计,2020(17):2593.

[2]左敏.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分析与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7):2638-2639.

[3]张志勇.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分析与对策[J].中国房地产业,2020(18):184.

(作者单位:安徽省霍邱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猜你喜欢
通病市政工程施工技术
港口工程施工中质量通病的防治管理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地下管线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研究
怕站而不怕慢
建筑工程中的施工质量通病探析
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分析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强化质量管理 全面落实质量通病防治工作
基坑施工对原有市政工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