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经典永远流传

2020-09-22 10:02李梓欣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梅派冷漠类节目

李梓欣

泱泱华夏,赫赫文明。仁风远播,大化周行。漠漠行云,凤飞龙吟,文明之珠,千载而行。时代变迁,优秀传统需用心守护,经典方得大放光彩。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岁月清河里的璀璨星光,是艳阳新时代里前行的根基。经典带给中华无限的魅力与荣光。悠悠驼铃从大漠深处传来,那是丝绸之路上关于文化传播的坚持与信仰;梅派唱腔在梨园内咿呀回荡,那是蕴含着智慧与雅趣的美的表达;毛笔汉字于宣纸上神韵飞扬,它记录着华夏大地的辉煌与苍凉……它们彼此融合,奏响中华文化的交响曲,谱成闻名遐迩的华夏篇章。1 然而,昨日辉煌,已是过往。一切过往,皆成序章。

文化似水,动静有源,往复无际,唯有持续地发展方能维持其活力,保持清澈和甘甜。

如今,却有极少数人浮躁无知,不懂敬畏。古建筑被人随意破坏,有的刻下“到此一游”的字样,有的干脆将其毁坏。这些缺乏环保意识、对传统文化缺少敬畏的陋习,何尝不是对文明的亵渎与侮辱?2

文化因不知、“少知”和亵渎而断层,造成了现代社会少数人粗野、浅薄与冷漠的现状。行为的粗野,多由于道德礼仪的缺乏;思想的浅薄,多由于学识智慧的匮乏;话语的冷漠,则可能是因为心底缺乏包容与爱。要弥补这些不足,则需要文化的涵养与滋润。所以,我们要重新拾起散落的经典,拂去上面的尘埃,不让如此现象成为常事,进而演变为人类的悲哀。3

庄子曾言,忘记了脚是因为鞋舒服,忘记了腰是因为腰带舒服,忘记了是非是因为心里舒服。可是,忘记了优秀的文化传统,是因为断代的文明舒服吗?当然不是。譬如有极个别的人,沉迷于对物质的过度追求,久困于精神道德的贫乏,做出一些突破道德底线的事情来。现代文明只有注入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才不会在浅薄浊乱的世风里迷失方向,才会在新型的现代文明中找到自我,以创新的姿态不断前行。4

唯其如此,我们才能通过创新,让传统文化登上时代舞台,让其与时代的潮流交相辉映,被人铭记。古老的艺术正载声载情地向我们走来,国粹古风通过3D等多种高科技的表达而令人眼前一亮,唐装、汉服逐渐成为潮流时尚,京剧、昆曲等如百花齐放,剪纸等民间工艺也大放异彩。此外,优秀的文化综艺类节目如一股清泉,提醒着无数国民重拾书本,回味经典。其中,《朗读者》将文字化为声音,勾勒出一个个纯净高尚的灵魂;《中国诗词大会》将诗词外化,展现了腹有詩书的温润淡雅的气质;《经典咏流传》将豪情壮志谱成激昂音符,把一腔柔情化为曲调飞扬……?5 这些都是传统文化崭新的表达方式。被赋予时代意义的它们,如同星火,点燃了现代人的激情。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世界上的等待有千万种,最好的那一种叫作来日可期。大江东去,万物更迭,愿吾辈之青年坚守初心,不忘本心,以敏学笃行、化运于心的态度让经典流传,随时代大浪且歌且行!

①回首历史,列举经典,丝绸之路、梅派唱腔、毛笔汉字等,充分表现出中华文化的魅力。

②对当前社会生活中少数浮躁无知,不懂敬畏的人的思想进行挖掘,突出其冷漠内心。

③生动的比喻,表达传承经典的重要性及迫切性。

④以巧妙的设问,对沉迷于物质的人的精神道德进行审视,从反面证明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⑤罗列当前文化类节目,突出其在传承过程中创新表达方式的特点。

猜你喜欢
梅派冷漠类节目
作品欣赏
突然之间
东霞
丁晓君——舞台梦 戏剧瘾 梅派青衣丁晓君对京剧沁人心脾的情感
电视访谈类节目的提问艺术
梅葆玖先生病逝
刍议电视访谈类节目的主持技巧
电视社教类节目编辑的几点思考
如何主持好广播谈话类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