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进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使其与各个行业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不明晰,但凡涉及跨区域的业务沟通及往来就必定会用到物流技术,而提升物流效率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是采取科学的系统化管理措施。文章阐述了现在已知的国内外有关汽车经济与供应链物流管理的现状,提出有利于行业发展创新的见解。
关键词:人车经济;供应链物流管理;发展创新;应用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A
The Development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utomobile Economy and Supply Chain Logistics Management
Li Dejin
(Zhejiang Hongli Auto Parts Group Co., Ltd, Zhejiang, Jiaxing, 314200)
Abstract:In today's global economy,as the car industry continuously booming with the boundaries between the industries becomes more and more unclear,but all involve the cross-region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 and exchanges will use technology to logistics,and the most simple and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logistics efficiency is scientific and systematic management measure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utomobile economy and supply chain logistics management both at home and abroad,and puts forward some opinions that are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the industry.
Key words:Automobile economy;Supply chain logistics management;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Application
一、引言
当前汽车行业在全球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加持下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支柱之一,拉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而物流行业作为新时代出现的新型产业,也有力地带动了许多行业的快速转型,汽车行业与供应链物流管理的结合早已成为大势所趋[1]。因此,汽车行业从业者需要明确全球汽车行业发展的总体趋势,了解供应链物流管理的现存问题,积极调整发展战略,争取早日引领全球汽车经济供应链物流管理的队伍。
二、汽车经济的特点及作用
(一)汽车经济的特点
汽车经济不同于房地产行业、餐饮行业等其他自然性经济增长的行业,而是需要介入人为因素来控制其涨幅,其并不会随着人口数量等客观条件的变化出现明显的增加或减少。很明显,此前西方发达国家一直掌控着汽车生产行业的命脉,带动汽车相关产业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以及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我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汽车经济,并以此保证经济的平稳运行、促进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带动就业形势的积极改善。所以,随着汽车行业市场的不断饱和扩充,如何将汽车行业经济发展与供应链物流管理紧密联系在一起已经成为汽车行业从业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二)汽车经济的发展现状
全球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汽车经济体的不断完善,汽车经济的日益完善也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通过供应链全球化的商业模式呈现在汽车行业中,使得汽车供应链拉近了各企业之间的关系,拥有较强的资金积累能力,导致整个國民经济需要靠其拉动发展。由国家颁布实施的《汽车工业政策》中制定了比较完善的相关产业政策,确定了汽车行业的支柱型地位,大幅降低关税,促进经济发展及科技创新。据不完全统计,由于近年来汽车产销量的不断增加,汽车行业相关就业人数激增,约占全国城镇就业人数的13.6%,也就是说在我国城镇就业人员中每9个人中就有1个人从事与汽车行业相关的工作,由此发展汽车行业不只是能在经济上取得大的突破,更是能为国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利国利民。
(三)汽车经济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影响
起初人们通过自行车解决日常出行问题,但其大大限制了人们出行的距离和地点,逐渐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需求,因此汽车慢慢在人民的出行生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随着消费者对各种款式各种价位的汽车需求量的上升,汽车行业以及所围绕它展开的周边行业都展现出一片空前繁荣的景象。比如,制造汽车最重要的材料之一就是钢铁,钢铁、冶金等基础性行业也都需要及时做出创新性的改变,注入更多的科学技术。汽车想要尽快增加产量,想要有更加新颖的实用性,就必须依靠更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过硬的生产能力,可以说是因为国家汽车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国家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三、供应链管理概述
(一)供应链管理的定义
供应链管理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为供给企业和最终用户建立严密的网络管理系统,便于其在今后的生产流通中使用。要形成供应方—制造方—销售方—消费者这样一个完整的运行体制。如图1所示,从供应方选择原材料的环节开始,中间一系列的管控调配都要求对合作方的信息和资金等的流通有较为严密的监管和把控,生产出具体的产品之后再由销售方通过物流渠道交付到消费者手中。如果产品在使用中出现问题,最终甚至需要再重新返回到供应方的手中。因此,物流供应链不仅仅是一条单向的传输链,更是多向、循环、相互的流通链,以此来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二)供应链管理的特点
网链结构模式下的供应链特点有如下三种:第一,形成集成化管理模式。从供给方开始经过多方不断流转,直到到用户群体所形成的全要素集成化管理模式,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策略。利用不同企业在生产、销售等方面的特点强强联合,增加整个供给链的效率,让每一家企业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讲求合作、谋求发展,以求达到全局优化。第二,提出全新库存概念。对于可生产和销售的产品来说,库存是维系供应链顺利运转的必要一环。因此,供应链管理要求各企业与其上游或下游的企业之间能够顺应市场变化以求实现有效的库存转移,这一举措能够帮助企业大大降低库存成本。第三,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导向。因为无论参与到物流供应链中的企业数量是多或少,也不论企业的类型是不是足够多样,最终都是要以市场上消费者所表达出的需求作为最终导向,供应链的管理模式处于不断被修正的状态,正如市场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满足市场变化的需要,才能使供应链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如图2所示,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特点汇总,即使所参与的每所企业的职能性质不同,经营目标不同,供应链管理仍把参与其中的每个企业都看作一个独立的整体,加入了集成化管理的思想,建立了全新的库存经营管理模式,保证最终的导向都是以客户为中心的。
(三)供应链物流管理的条件
供应链物流管理正在被不断完善和修正,需要各参与方、各企业之间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通力合作,实现行业的进步和发展[2]:首先,消除对立关系,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战略伙伴关系。在传统的商业关系中,供需双方都会想要最大限度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不愿意信息共享,不愿意交流合作,这在无形中造成了一些资源的浪费,降低了生产效率,增加了生产成本。所以,在供应链管理的条件下,供需双方应该彼此建立信任,互利互惠,争取实现合作双赢的局面。其次,供应链物流管理的运行是一场庞大的信息战,参与其中的企业应当大方分享,多做信息上的共享与交流,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最后,供应链运行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客户需求,供应链企业应该深刻意识到客户的需求,懂得换位思考,建立起系统的客户管理体系,以此提高自身服务质量,适应不同种客户提出的个性化要求,为供应链物流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发挥供应链物流管理的潜能,以求达到超出预期的效果。
四、汽车企业供应链物流研究现状
(一)汽车行业供应链网络结构模式的研究
汽车行业供应链网络结构模式可以实现信息共享、降低成本、扩大业务范围等,现在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方式:第一,日版金字塔结构。建立在双方互相信任的基础之上,在供应链内企业的分工合作中共同形成技术交互、管理互通的金字塔局面,以达到合作共赢的效果。第二,欧美合同式结构。因供应链各环节企业的经营方向不同,在管理方面的理念不同,因此信息的交互和资源的共享比较困难,没有资源分享和信息交换,双方的合作关系就会缺乏信任基础,难以达到预期的共赢局面,导致利益无法实现最大化,自然而然地也就无法达成各企业间长期合作的可持续关系。第三,中国汽车工业供应链网络结构模式(如图3所示)。我国的汽车产业可简单分为供应链网络内部和供应链网络外部两种,内部提供企业支持,外部支撑系统运行体制。这种模式虽然可能没有日本的金字塔模式更能有效建立企业间的信任感,达成长期可持续的合作关系,但比欧美的合同式结构在实施上会顺利一些。
(二)汽车行业中供应链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趋扩大,汽车行业从业者需将管理范围进一步扩大,这也就大大增加了供应链物流管理的难度。为了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将已有的网络采购范围扩大至广域的采购流程,汽车制造业开始将许多零部件生产的协作商转化为供应商,逐渐迈入电子商务领域,以实现在网络上直接进行销售处理。另外,第三方介入的物流模式将日趋成为主流,汽车制造业管理者应逐渐将物流管理交给第三方,减轻供应链上不必要的负担。目前我国越来越重视汽车行业的发展,并希望其能够积极稳定地推进国家相关行业的经济发展。所以,汽车行业从业者应把握国内外供应链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国情制定最优战略。
(三)汽车行业供应链物流管理技术的应用
在汽车行业供应链物流管理技术的催化下,已经产生了许多种符合现代化的应用技术。比如,利用仿真技术对产品的拼装及配送方式进行模拟,让从业人员可以更加直观有效地对物流状态进行前期规划;新添加的动态存储技术摒弃了之前静态存储技术的单一性,在物流管理中形成自有体系的方案,帮助参与供应链物流各个环节的企业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因为传统技术中在挑选汽车或者某种部件时的过程非常烦琐,因此增加独立起重机的作用,创新了处理和挑选技术,使其运行效率更高。
(四)建立电子商务模式的汽车物流供应链
在供应链模式下,应当利用大数据导入、整合、建立起更为成熟的信息系统,以保证相关业务的顺利进行。在此基础之上,汽车行业供应链内的各企业之间需要有一套詳细、科学的可行性计划,以实现在商业中的信息交互和经济往来。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不仅要以企业为单位,更要分小组,责任到人,共同制定和实施技术标准和落实方法。同时,确定好信息的交换方式及交换渠道。在物流的商业运转上,要使其适应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电子一体化的运作要求。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是在不改变大体业务流程的同时,将供应链中参与的每一个企业单一链接。这样简单的处理会大大减弱信息流转在供应链中的作用,最终导致多方企业合作失败。因此,想要真正意义上全部实现汽车物流供应链,必须针对具体的业务需要,删减和整合无效机械的环节,重新规划整合高效的业务流程,使其满足供应链需求,实现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子信息连接系统,实现各供应链环节之间信息的准确互换。
(五)大力推广汽车物流标准化建设
物流配送效率的提升是供应链管理中最为关键的一环,相关从业者应大力推广汽车物流标准化模式,以实现我国汽车供应链体系中物流体系的标准化。汽车物流的零配件中有很多不同的物理性能特点,并且规格不同,所以在物流包装的方式上会产生很大的区别,从而给供应商在制作模型、设置容器和物料存储等带来巨大的成本投入,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因此,推广汽车物流标准化建设变得刻不容缓且意义重大,作为汽车行业从业者可以从以下因素进行考虑:运输车辆的效率及运输期间的安全性、包装形状的尺寸设计、机械化装卸流程等。一旦形成了完整的汽车物流标准化建设,就可以使供应商采用统一的包装及运输模式,实现编码化、自动化,使其对不同企业都能够游刃有余,减少过程消耗的时间,提升汽车物流效率。
五、总结
笔者从一个汽车行业从业者的角度,针对目前汽车经济的供应链管理各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但由于自身的能力和经验有限,在论述中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可能会出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希望广大同行可以多多批评指正,共同分析探究,使得汽车经济加持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日趋完善,从而加快我国汽车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茜.汽车经济与供应链物流管理发展新动态[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2):83.
[2]李鹏程.物流供应链管理技术的发展创新与应用[J].商情,2017(46):18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