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霞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 内科一区,河南 焦作 454001)
结直肠癌(carcinoma of colon and rectum,cCR)为胃肠道恶性肿瘤,表现为腹泻、便血、局部腹痛等症状,影响患者生命健康。化疗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缓解患者病情,延长患者生命。但cCR患者营养状况较差,需为患者提供充分营养支持,增强患者体质。全程营养支持信息渗透干预是对院内、院外患者进行全程的营养支持信息渗透,促使患者持续摄入充足营养,提高体力、精力,以应对化疗产生的不良反应。本研究以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cCR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全程营养支持信息渗透干预,观察其护理效果。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56例cCR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男44例,女34例;年龄为45~67岁,平均(55.79±4.38)岁;体质量指数为16.7~25.2 kg·m-2,平均(21.84±1.32)kg·m-2;疾病类型为直肠癌51例,升结肠癌21例,降结肠癌4例,乙状结肠癌2例;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28例,初中32例,高中13例,大专及以上5例。观察组男46例,女32例;年龄为44~68岁,平均(56.13±4.78)岁;体质量指数为16.5~25.3 kg·m-2,平均(22.01±1.50)kg·m-2;疾病类型为直肠癌49例,升结肠癌22例,降结肠癌4例,乙状结肠癌3例;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29例,初中33例,高中12例,大专及以上4例。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疾病类型、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符合cCR诊断标准[1];②经化疗治疗;③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精神异常;②视力、听力、认知功能障碍等;③心脑血管疾病;④其他恶性肿瘤;⑤无法耐受化疗。
1.3 护理方法
1.3.1对照组 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进行胃肠降压,指导患者按时按量用药,说明化疗的作用、不良反应等,指导患者科学饮食,禁食辛辣油腻食物。
1.3.2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全程营养支持信息渗透干预。(1)院内营养支持信息渗透。①入院进行营养评估,结合cCR疾病特点与治疗方式做营养问题沟通,明确营养不良发生机制。②告知患者因化疗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时,上述现象为常见不良反应,并说明化疗的好处,指导患者学习应对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不良反应的方法,以积极应对化疗不良反应,努力摄入营养。发放化疗营养支持宣传手册,描述抑制恶心呕吐、增强食欲的方式方法;根据患者饮食习惯,护理人员与患者以及家属讨论设计营养食谱,如早餐喝300 mL牛奶,食用2个鸡蛋,搭配一些菌菇、青菜,力求精细可行。③出院时再次说明充足营养摄入对疾病控制的作用,分享科室咨询电话、微信,鼓励患者遇到营养问题积极咨询。(2)院外营养支持信息渗透。①患者出院后3 d,对其持续实施营养支持电话随访,出院后1 d电话了解患者恶心呕吐情况,可指导患者服用止吐药物,食用葡萄、苹果、西红柿等。出院后2 d电话了解前1 d止吐效果,对无效者分析原因,调整干预方法,若患者进食较少,向患者强调营养摄入对疾病控制的作用,指导其摄入高蛋白食物。出院后第3天,电话告知呕吐严重者呕吐后漱口,休息数分钟,然后再少量进食,少食多餐,分次摄入身体所需营养。②通过微信群定期分享化疗营养支持知识,如相关文章、视频、图片等,不断强化患者对营养支持的认识,同时也可通过微信向患者了解日常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干预6个月。
1.4 观察指标
1.4.1营养状况 采用改良定量整体主观评估(modified quantitative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MQSGA)评分、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alnutrition inflammation score,MIS)评价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营养状况[2-3]。MQSGA评分包括过去6个月体质量变化、胃肠道症状、饮食摄入、生理功能状态、皮下脂肪减少、肌肉消耗,共6项,每项1~5分,总分30分,评分越高表明营养健康状况越差。MIS包括体格检查、主观评估、实验室测定、体质量指数,总分30分,评分越高表明营养状况越差。
1.4.2治疗依从性 自制治疗依从性调查问卷评价比较两组治疗依从率,包括营养管理、遵医嘱用药、行为认知,总分50分,完全依从为90~100分,部分依从为70~89分,不依从为0~69分。将完全依从、部分依从计入总依从,计算总依从率。
1.4.3满意度 干预后,以PZB服务质量量表评估两组满意度,评估内容为可靠性、移情性、有形性、反应性、保证性,最高分25分,得分与满意度成正比。
2.1 MQSGA评分、MIS评分干预前,两组MQSGA评分、M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MQSGA评分、MI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MQSGA评分、MIS评分比较分)
2.2 依从性观察组治疗总依从率为94.81%,高于对照组的8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n,%)
2.3 满意度干预后,观察组PZB服务质量量表评分为(20.96±3.01)分,高于对照组的(15.88±3.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38,P<0.001)。
cCR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结肠息肉、饮食习惯、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等多种因素有关。对于部分手术切除治疗不彻底者,临床常给予化疗治疗,能抑制肿瘤进展,提高患者生存率[4-5]。但化疗易产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影响患者食欲,不利于患者营养摄入,可能加重病情。因此,需对患者实施有效营养护理,以保证患者营养摄入。
常规营养支持以院内为主,指导患者健康饮食,但对院外患者多关注不足,院外患者可能出现营养不良等状况[6]。全程营养支持渗透法不仅在住院期间对患者实施营养教育、营养指导等措施,还为院外化疗患者提供持续的营养咨询,促使患者摄入充足营养。护理人员对院内患者首先进行营养评估,对不同营养健康状况患者,实施个性化营养指导,满足患者营养需求。同时通过营养教育,不断强化患者营养摄入意识,增强其营养摄入积极性。cCR化疗患者出院后饮食行为可能会发生改变,护理人员通过电话随访、微信随访,为院外患者提供长期营养咨询,并通过微信发送营养支持信息,不断实施营养支持信息渗透,增强患者营养支持理念,掌握营养支持知识,努力增加营养摄入,提高机体抵抗力,为应对化疗不良反应提供身体条件。研究发现,对胃癌化疗患者加强护理管理,可改善胃癌化疗患者营养状态[7-8]。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MQSGA评分、MI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提示对cCR化疗患者实施全程营养支持信息渗透干预,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治疗依从性。进一步研究可知,将全程营养支持信息渗透干预应用于cCR化疗患者,能有效提高满意度。
综上所述,将全程营养支持信息渗透干预应用于cCR化疗患者,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治疗依从性,提升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