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生态学视角下的哈尼族木雀舞舞蹈形态探析

2020-09-21 08:45汪巧夏进宽
中国民族博览 2020年8期

汪巧 夏进宽

【摘要】哈尼族木雀舞巧用道具,擬雀而舞,是哈尼族梯田稻作文化的典型身体艺术。文章以舞蹈生态学为研究视角,通过对其舞蹈形态的舞动因子分析,进而探索影响其形态、律动的因素,从而在微观上完善对哈尼族木雀舞的整体研究。

【关键词】舞蹈生态学;木雀舞;舞蹈形态

【中图分类号】J613.3 【文献标识码】A

“舞蹈生态学是一门研究自然和社会环境与舞蹈的关系的科学,指出这一学科‘把舞蹈置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中进行宏观的、多维的综合考察,确定自然的或社会的诸多因素中哪些影响和制约了舞蹈,以及他们以何种方式、何种程度影响和制约舞蹈的发生、发展及表现形式,以期通过这些探讨,对纷繁复杂的舞蹈现象进行解释,揭示舞蹈的自然规律。”[1]舞蹈形态,正是在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影响下,进行着自身的发生、调试。哈尼族木雀舞便是在高山密林的自然环境与梯田文化中孕育出的一朵奇葩。舞蹈因手持特制木雀而舞,得名木雀舞,其播布区主要在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胜村乡的麻栗寨、全福庄一带,是一种丧葬祭祀性舞蹈。

一、木雀舞考察

实地田野调查而得,最初的木雀舞是麻栗寨等地姓卢的人家有人去世后为祭奠死者而跳,且跳木雀的舞人也须是姓卢的男子。舞蹈中人数可为4、6、8人不等,但须为偶数。木雀舞道具丰富,其道具有木雀、响板、毛巾、扇子等。舞蹈中,地位最高的两位舞者做领舞,二人左手执木雀,右手拿扇子,其余者分别持竹制响板和毛巾。舞时逆时针绕死者居所外围起跳,动作主要是右脚往右斜前方上一步,左脚靠步,每拍屈伸一次,双手从左至右斜上方作划摆,反向交替重复此动作。随着祭师贝玛唱诵音调的转变,舞者屈伸幅度越来越大,逐渐下蹲,而后可即兴变换动作,模仿雀的模样做单脚跳跃等动作。贝玛唱诵的音调再次转换,舞者可随性右、左单脚交替屈膝转身跳跃,右手配合左手木雀做手上屈伸动作,随后回到右斜上步动作,约三个八拍后往右侧转身一周唱道“阿依~哟”。此时舞者围圈成圆,双脚小步快速后退,双手抖甩道具,嘴里唱道“阿依~”,短暂停顿后往前扑跳下蹲,嘴里唱着“哟”,如此反复三遍。为了更好地了解哈尼族木雀舞,笔者将从舞蹈形态的节奏型、呼吸型、步伐、显要动作部位及动作流程等进行因子分解。

二、木雀舞舞蹈形态-舞动因子分析

(一)节奏型

“节奏型是舞蹈的特征之一,是人类情感的内在反应。”[2]木雀舞在舞时,由三人在场外击鼓和铓伴奏。鼓、铓随舞蹈节奏敲击,节拍为4/4慢速。在采风中发现,舞者跳木雀舞时呈现4拍子的节奏,以右脚为例,如走步(第一拍,右脚向右迈步;第二拍,左脚跟上右脚并步;第三拍和第四拍做动律屈伸)、走蹲步(第一拍,右脚向右迈步;第二拍,左脚跟上右脚跨步;第三拍,和第四拍做动律屈伸逐渐下蹲)等,上肢动作配合下肢做上下屈伸、左右横摆的动律,动作有力,重拍落在向下发力的腿部。

(二)呼吸型

“呼吸型是构成舞蹈内在韵味的重要因素。”[3]木雀舞的呼吸属自然呼吸与非自然呼吸相结合的呼吸方式。舞者在舞蹈时一般是以自然呼吸为主,不同的是,舞者在做急碎步向后退碎抖手直至短暂停止后,向前俯身扑跳步时的呼吸为非自然性呼吸,舞者往后退时为慢呼到停止,然后变换为快吸快呼,做往前俯身扑跳步动作。由此可看出该舞蹈呼吸与其动作节奏紧密相关。呼吸的方式、力度对舞蹈动作有着巨大的影响。

(三)步伐

“与节奏同步进行的双脚在地面起落所形成的下肢运动称为步伐。”[4]木雀舞的典型步伐主要为旁迈靠脚步、抬腿单脚踩跳步、碎脚退后前俯跳。步伐中,膝盖保持弯曲,大部分动作在半蹲位完成。下肢在做向下屈伸的同时上肢也做重心向下的摆动。因此,可以通过下肢的生理机能特征和它的运动历程规律来确认木雀舞步伐的特征。

由此可见,木雀舞的步伐主要以大腿的控制力和膝盖的灵活度为核心,做一系列原地、向前、向后的以及旁侧、旋转的上下屈伸,展现出该民族舞蹈节奏清晰、顿挫有力的特征。

(四)显要动作部位及其流程

“显要动作部位是指人体运动中相对运动幅度最大的部位,而‘相对运动幅度指的是人体所能达到的最大运动幅度与运动部位实际达到的幅度的比例。”[5]通过学习发现,木雀舞显要动作部位是手部,次要动作部位是腿部。在整个舞蹈动作中,舞者手持舞具进行扇、甩、摆等动作,让道具的“仿生”“节奏”等功能充分显现出来,如以扇扇雀进行“小雀翩跹”的模拟,以响板为节,甩动发出“唰唰”的声响。其动作流程以环动型和直线型相结合的运动方式进行,舞时根据激动复杂的情感,配合头、眼、腰、脚等,将某些显要部位动作凸显更为夸张和生动。

三、木雀舞舞蹈形态形成

(一)含胸、屈膝、俯身前倾体态的形成

1.民族迁徙对木雀舞体态形成的影响

哈尼族是一个饱受战乱的民族,据迁徙史诗《哈尼阿培冲坡坡》记载,由于气候、生计、战乱等原因,哈尼族从最初的“虎尼虎那”一路南迁,最终在红河南岸的哀牢山、无量山一代开垦梯田,繁衍生息。一代代族人在迁徙途中艰苦创业、一路隐忍,久而久之,形成了谦卑、朴实的性格特点。舞中出现了含胸、前倾的自然体态,这便是哈尼族木雀舞体态形成的原因之一。

2.地理环境对木雀舞体态形成的影响

高耸的山林、盘叠的梯田是哈尼族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山林与梯田之间便是哈尼人的寨子。梯田巍峨盘旋,哈尼族人每天在田地里行走、劳作。早上从村寨下梯田,膝盖得保持一定的屈度,以免因伸的太直使骨骼之间发生冲击而受损,而这种屈膝的状态渐渐成为哈尼人的日常动作。结束一天农活的哈尼人用坚实的肩背载运着劳作的工具和产物,从梯田脚下一路攀爬往上回寨中,为防货物从后滑落,身体被迫弯腰前倾。沉重的货物长期压迫在哈尼人的肩背上,出现了含胸的体态。长此以往,俯身前倾、含胸的自然状态日渐明显,这也是木雀舞体态形成的重要因素。

(二)下肢上下屈伸,上肢上下晃擺、左右横摆动律的形成

1.丧葬、祭祀对木雀舞动律形成的影响

哈尼族崇敬自然、神鬼以及祖先,祭拜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木雀舞正是祭祀的媒介,舞者持“木雀”而动,拟鸟而舞。哈尼族先民认为鸟是神的化身与信托,有着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扇”是祖先智慧的象征,可以驱病除邪。而毛巾在日常生活中用以擦汗、打灰,祭祀中,舞者拿毛巾而舞,做左右抖甩、上下抖甩之态,驱赶虫蚊,守住逝者完好的肉躯不被破坏。发出脆响的响板,可驱赶游魂邪祟,避免逝者纯洁的灵魂被扰而无法回到祖地。持具而舞的上肢便随之上下晃摆,左右横摆,与脚下上下屈伸统一频率。

2.劳作方式对哈尼族木雀舞动律形成的影响

“哈尼族是一个非常遵从自然,遵守自然法则和自然规律进行生产生活和文化传承的民族,梯田农耕活动是遵循自然生态规律的典型产物。”[6]其劳作方式对木雀舞动律的形成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栽秧的哈尼人民俯身弯腰屈膝,左手捧秧苗,右手插秧,栽完一棵又起身拿第二棵,身体反复发生着一上一下的律动起伏,如此动作直到春耕结束。秋收割谷,人们左手握住稻谷,右手拿镰刀从左往右割断稻谷根部,割掉一把向前挪动一步,双手同步左右晃动。周而复始同样的劳作方式,便成了哈尼族人生活的动律特点,也顺其自然地在木雀舞中凸显。

四、结语

木雀舞是哈尼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浓缩着千百年的民族记忆。它在哈尼人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中孕育,在宗教祭祀中传衍,通过舞蹈生态学这把学科理念的钥匙,可以开启研究它的更多门道,不仅可以对其形态进行审视解读,更能考探其生境特征,对传承和发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有着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资华筠.舞蹈生态学导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9.

[2]资华筠.舞蹈生态学导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9.

[3]资华筠.舞蹈生态学导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9.

[4]资华筠.舞蹈生态学导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9.

[5]资华筠.舞蹈生态学导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9.

[6]额瑜婷.扇舞哀牢·云南元江县羊街乡哈尼族棕扇舞文化历史变迁[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06.

作者简介:汪巧(1998-)女,本科,红河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夏进宽(1989-)男,本科,红河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研究方向:云南省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