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社区:技术服务人民

2020-09-21 08:45李璇范毅
瞭望东方周刊 2020年18期
关键词:空间社区

李璇 范毅

2020年7月8日,江苏省海安市首个24小时无人智能果蔬店近日落户海安街道新桥社区。图为工作人员在指导居民如何通过无接触式智慧服务自助购买果蔬

看过《少数派报告》等科幻电影的观众,往往会想起一些颇具“未来感”的场景:光滑质感的钢铁森林中,设计味十足的磁悬浮私人舱平滑地驶进起居室,而室内VR投影正自虚空中显现出人物形貌。

自19世纪末至今,伴随着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城市问题和城市学思潮,以及日新月异的技术迭代,人们一直在思考同样一个问题:如何建构理想城市?光辉城市、海上城市、田园城市、未来城市等解决方案,都是在试图回答这一问题。

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社区延伸着人们对城市的想象。新加坡“邻里中心”、日本“共享住宅”、国内浙江省“未来社区”等项目,都带有对未来社区的畅想。

蓬勃发展的新技术,将触发怎样的社区空间想象?

技术驱动

“未来”是相对于过去、现在的时间概念。

然而,社区研究却是由怀念过去开始。

“自19世纪下半叶滕尼斯撰写《共同体与社会》、开辟学科意义上的社区研究之日起,社区概念便被打上了深深的怀旧烙印,许多社会学家都是在传统—现代的框架体系下,对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传统共同体的消解表示慨叹和忧虑。”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田毅鹏说。

在田毅鹏看来,社区研究诞生伊始便被定格在传统感和秩序感消解或延续这一基调之上。在此种意义上,学界很少针对社区未来展开探讨。

直至20世纪末,低碳社区、智慧社区等与社区发展相关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才渐渐得以开展。

“一般来说,规划的范畴和尺度越是微观,就越应强调人本关怀和生活优先, 这也是社区规划的核心关注点和生命力所在。”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刘佳燕告诉《瞭望东方周刊》,韧性社区、健康社区、生态社区等都可以视为针对某一特定发展阶段突出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社区发展理念和路径。但在未来,社区建设还需要更为综合的维度。

2019年,浙江省两会上,“未来社区”首次被写入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在2019年3月浙江省政府印发的《浙江省未来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中,明确提出构建未来邻里、教育、健康、创业、建筑、交通、低碳、服务和治理九大场景,也是对未来社区综合性、统筹性特点的一种体现。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快速迭代,越来越多科技场景从屏幕走入现实,人们在虚构作品中描摹的社区也渐渐走进日常视野。

北京城市象限科技有限公司CEO茅明睿对《瞭望东方周刊》说,韧性社区、健康社区都有明确的指向性和目标价值,而未来社区则更多是在描绘技术驱动下人们对社区未来的一种美好想象。

超乎想象

“裝配式建筑、可变车道、自动驾驶、智能装备……未来社区的形态是极具探索空间的。”北京城市象限科技有限公司CEO茅明睿说。

例如,关于未来社区的生活场景,建筑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提供商光辉城市创始人、CEO宋晓宇就提出了一种想象。

“未来,社区的日常生活中,厨房、客厅等承载公共功能的居家空间有可能会被拆解到社区、组合成新的共享空间系统,让小家庭的空间趋于简化,甚至还会根据家庭成员不同的生活模式区分出相应的独立单元,这对现行的社会规范、生活习惯肯定是一大挑战。”宋晓宇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此外,宋晓宇还认为,在VR技术投入大规模使用后,会大大改变人们的工作场景、出行方式,乃至整体生活范围。

“这次疫情凸显出在家办公的优势,而利用VR技术,不出门就可以实现虚拟现场办公,人们的生活范围会愈发集中在社区内部,甚至连旅行、医疗、教育都可以在家完成,那么社区场景、城市空间也会相应出现变革。”宋晓宇说。

事实上,城市功能日益向社区集结,也是城市发展的内生需求。

“在现代主义思潮下,强调城市有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基本功能,早期规划中四大功能是相互独立的,在空间上也各自分裂,而在当下城市生活中,这些功能其实已经高度融合,因此从这个角度理解现在的社区,也要有空间融合视角。”刘佳燕说。

当社区成为人们生活、工作的主要场所,社区公共空间的重要性也会进一步显现,如何激活社区里的各个群体,满足人们生活、情感、社交需求,也是未来社区建设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对此,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经济社会学系助理研究员孙哲认为,社区公共空间需要用科技手段来创造出多样化的时空情景。

“比如一块社区空间,可能性很丰富,它既可以是儿童乐高空间,也可以是青年人的创客空间、阅读自习室甚至是电玩俱乐部,在共享基础上辅以科技手段,社区里各群体之间才不会无缘交流。”孙哲说。

双井街道智能治理平台- 主界面- 辖区要素管理(截图)

刘佳燕则用新加坡公共屋顶平台为例,强调公共空间复合性设计对居住体验的影响:“以公共屋顶平台连接起高层楼宇,在平台上打造雨水花园、健身跑道、休闲空间,可以让公共空间、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交织,实现生活圈扩展。”

而在宋晓宇看来,随着技术与理念的蓬勃推进,未来社区空间的具体呈现方式还有着更多潜力:“当下大众觉得过于科幻的那些场景,未来都有实现的可能。未来,社区甚至会以目前还无法想象的方式存在。”

公共优先

2018年8月,浙江省政府代表团就曾到访新加坡,在社区建设上向新加坡“取经”。“邻里中心”源于政府长期推行的“组屋”计划,在几十年的探索培育中已构建出一套家庭住宅延伸体系,成为一道亮丽的城市名片。

然而,并不是每一个智慧社区,都能达到“邻里中心” 的效果。

位于韩国首尔南部的松岛市,构思于2001年,是一座耗资400亿美元、以最前沿技术规划建造的智慧新城,却由于房地产优先的开发策略而让商业、产业发展滞后,如今实际入住人口只有规划目标的三分之一,大量空间处于闲置状态。

“很多面向未来创建的社区,都是由私人企业的资本、技术推动,而非依据真实的居民需求来推进,这样的未来社区很容易失败,因为企业不是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来考虑,不是代表公共价值,在建设中就往往会出现偏向和短板,毕竟,如果一个人手里拿着锤子,看什么都会像是钉子,企业自身的特性会影响到判断。”茅明睿说。

2020年5月7日,谷歌旗下子公司Sidewalk Labs正式宣布终止多伦多Quayside项目,这个自2017年10月开发的社区项目就此夭折。

此外,业内人士认为,多伦多Quayside项目之所以被终止,与多伦多市民对个人数据隐私安全的担忧不无关系。一个名为Block Sidewalk的组织曾在2019年8月发起请愿,旨在推进项目透明度、让更多市民参与到项目设计中。

在刘佳燕看来,在私人企业之外,实验性社区建设应由更多社会力量来共同完成:“越是实验性的项目,越是在单一强大主体推动下操作,就越容易产生风险,一旦这个主体本身发生情况,整个项目可能就难以为继。”

此外,在社区规划中留白,考虑空间的弹性利用,也是未来社区灵活应对变化挑战的一种策略。

“一些社区公共空间在规划之初,就应该考虑应对社会转型或功能转换的弹性设计,比如随着老年人口的增长,托幼设施向养老设施的转换,又比如在疫情或灾害发生时,广场、体育场等日常活动空间可以转变为临时避难点或物资集散点。通过设计思维,以最小资源投入实现社区发展弹性,这也是未来社区价值所在。”刘佳燕说。

人文关怀

技术落地与人文关怀,是探讨智慧社区话题时无法忽视的两个维度。

一方面,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社区内的应用落地,原有社群关系、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变革。

“在技术与社会的互动中,虽然新技术也会对社会关系有所激活,生发出新的社会互动模式,但由先进技术进步而引发的技术对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消解,已是毋庸证明的事情。”田毅鹏说。

另一方面,社区又是现代社会中趋于原子化的个人能够形成归属感的实体场所。

那么,在未来的社区规划中,要如何处理技术与人文的关系?如何留存社区传统、社区文化?

“未来,社区的日常生活中,厨房、客厅等承载公共功能的居家空间有可能会被拆解到社区、组合成新的共享空间系统, 让小家庭的空间趋于简化, 甚至还会根据家庭成员不同的生活模式区分出相应的独立单元。”

“首先,要避免落入技術绑架的陷阱。”刘佳燕告诉本刊记者,“智慧技术在时空数据捕捉、信息集成、问题诊断、实时响应乃至趋势预测上的确能为社区规划提供支撑,但核心问题还是技术能否更好地响应人的需求、真正让居民受益。”

让技术真正为居民所用,需要先了解居民真正的需求,而要达到此目的,又离不开以居民为主体的社区营造。

“如果把社区当做生命体来看,那它总要有生长、成熟的过程,对于新建社区而言,再先进的技术手段,再迷人的社区空间,也不可能在一两个月内‘变出人情味来;推动已有社区走向未来,也不可能单靠技术。社区要实现善治,就需要有节制地使用技术,让技术与人文实现两条腿走路。”茅明睿说。

2019年初,城市象限团队进驻北京市双井街道开展治理实践,通过对街道人居环境进行大数据分析,助力其入选联合国人居署国际可持续发展试点社区。

茅明睿以其中基于行为观测的街道无障碍评估为例:“我们希望用最少设备、最小成本来解决社区存在的问题,那么与其在路上布满传感器,不如将传感器放在智能盲杖上,既方便了有盲杖需求的居民,也可让我们通过传来的数据获知其出行轨迹,进而分析沿途无障碍体验,让公共服务出现在人们最需要的地方。”

杂草丛生的韩国松岛新城

与此同时,社区文化作为培育社区凝聚力的重要一环,也是智慧社区建设中容易被忽略的部分。

在刘佳燕看来,“一般来说,规划的范畴和尺度越是微观,就越应强调人本关怀和生活优先,这也是社区规划的核心关注点和生命力所在。”

“当代社区文化的培育和共识应得到关注,城市能否留住人,社区吸引力也很关键。”刘佳燕说。

文化传承既有对历史遗迹、文化古迹的保护,同时更是一种人文底蕴和生活方式的延续。

对于老城区,社区功能改造提升要和保护历史遗迹结合起来,鼓励和挖掘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社区文化营造,让有形的历史遗存和无形的人文遗产都能得以有效传承,实现文化和生活的完美融合。“老旧小区改造也是未来社区建设的一部分,很多老旧小区都是当年的单位大院,时代烙印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方面面沉淀在小区里,这种记忆如果在改造中被抹去,会很可惜。”刘佳燕说。

对于新城区,在营造现代化的生活场景时,社区建造中要体现地域文化和地域特色,体现本地文化基因和要素,为地域文化发育留足空间。同时,要注重营造社区话题,组织社区活动,便利社区人口交往,构建社区文化圈,便利人的情感交流和价值实现。

通过城市社区文化的塑造,构建邻里文化内核,营造便利的邻里交流环境,“远亲不如近邻”的邻里文化基因才能够传承,城市社区才能从冷冰冰的物质建筑的组合变成邻里相依温暖的生活共同体。

猜你喜欢
空间社区
创享空间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影像社区
创享空间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2015影像社区
酷品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