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金平,任万军,冯 燕,刘然金,冯生强,杨善槐,万 宁,裴佑良,阳 强
(1.四川奥力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都 610066; 2.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成都 611130;3.成都兴达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41; 4.成都大美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66;5.成都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四川 成都 610041)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为提高农业生产竞争力,以自动化农业机械替代传统人力的趋势已经形成。产业兴旺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业机械化。伴随着农业机械的广泛普及使用,农机助耕,农机助推产业兴旺发展的贡献将越来越大,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步伐将越来越快。近年来,由于直接从事杂交水稻制种的农村劳动力逐年减少,从业劳动人员年龄偏大,导致劳动密集型的杂交水稻制种工作迫切需要转变劳作模式,采用机械化、规模化生产,以适应生产发展需求。本文在探索全程机械化制种过程中,以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三岔镇山墩村为研究试验地点,针对父、母本播差期较小的组合正优538,进行规模化制种试验示范,同时采用机育秧、机插秧和无人机喷施“920”、无人机授粉技术。利用先进技术、现代装备来降低成本以及缓解劳动力不足的状况。
本制种组合正优538,母本正902 A,父本天恢538,播始天数见表1。试验生产地点为成都市大邑县三岔镇山墩村,试验田面积为3.73 hm2。
表1 杂交水稻组合正优538父母本的始播天数对比
试验器材:久保田(SR-K 800 CN)育秧播种机,育秧塑料硬盘(580 mm×280 mm×25 mm),洋马VT 6插秧机大疆MG-1 P植保无人机
本试验参照《机插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规程》(DB 51/T 1709—2013)(以下简称《规程》)的方法配制营养土[1,2]后进行后续育秧。即根据父、母本种子千粒重,选取适量亲本种子分别进行浸种、消毒、晾干等处理后,于4月1日用育秧播种机在育秧塑料硬盘内播种母本。母本播种要求:按照每667 m2制种播30盘,每盘3 000~3 500粒,每盘实播干谷63.3 g。父本分2期播种(4月3日播第1期,4月11日播第2期),每667 m2制种播3盘,每盘3 000~3 500粒,每盘实播干谷101.5 g。
播种后将育秧盘叠放20~30层,并用彩条塑料布覆盖遮光,利于种子萌发。当种子芽长为1~1.5 cm时(4月7日)将母本盘和一期父本盘摆到苗床地,改用无纺布覆盖。生长3~4 d后揭无纺布,次日(4月12日)喷洒稀释1 000倍的30%甲霜恶霉灵液,防治立枯病。同时育秧中后期要进行管水[2]处理,保证秧苗生长需求。2期父本4月15日摆盘,方法同上。
表2 无人机和人工喷施“920”时间和用量
在秧苗长至4叶1心期时(4月28—30日),开始插秧。插秧时父、母本各用1台插秧机,按2∶6、2∶12相间或2∶10的行比栽插。栽插行距30 cm,父本穴距16 cm,母本穴距11 cm。
1.4.1追肥、除草、杀螺
根据水稻生长情况,结合追肥进行封闭除草和杀螺(5月4日),即将尿素3.5 kg、45%吡嘧·丙草胺50 g、70%杀螺胺50 g混合,按每667 m2用量进行撒施。2周后按母本5 kg,父本2.5 kg追施尿素(5月19日)。除草需在田面无水的情况下进行,将40%双草醚8 mL、助剂5 g、30%氰氟草酯20 mL,兑水1 kg后,用无人机顺父、母本行飞防喷洒(5月25日)。
1.4.2管 水
栽后2~3 d及时灌浅水,分蘖期田间一直保持浅水。5月23—24日排水露草便于叶面喷施选择性除草剂,5月27日施药后灌水护苗。6月1日后排水晒田,7月5日复水。复水后保持田中3~5 cm水层孕穗,授粉结束后及时排水。
1.4.3防病治虫
针对水稻二化螟,按每667 m2用180 g 90%杀虫单兑水1 kg后,使用无人机飞防(5月20日)。针对飞防漏防的地方补治二化螟时,用10 g福戈(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进行无人机飞防喷洒(6月10日)。对个别缺肥的田块补肥时,对枯心严重的地方需要继续补治二化螟,并去除田埂上的杂草(6月23日)。7月19日分别用福戈、三环唑、爱苗(30%苯甲·丙环唑乳油)防治二化螟、稻瘟病、稻粒黑粉病。
1.4.4除落田谷和保持系
人工除落田谷需进行2次,即6月15—16日和7月18—19日,同时需要人工除保持系。
1.4.5花期预测
6月16日、6月24日、6月29日分别进行花期预测,判断花期正常。
在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上应用“920”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穗颈节伸长,增加父本高度,便于传粉,降低母本包颈程度,利于异花授粉;促进分蘖穗伸长发育,加大母本剑叶角度,提高母本柱头外露率和结实率。本试验采用乳剂“920”(3%的赤霉素乳剂)根据每667 m2不同用量进行配制,随配随喷,确保应用效果。
为确定机械喷药与人工喷药的效果差别,在3.73 hm2制种示范面积中单独划出0.69 hm2采用无人机喷施“920”和无人机授粉,其余示范面积使用人工喷施“920”和人工授粉。当母本抽穗20%~30%时(7月20日),分别进行无人机喷施和人工喷施“920”,除了用水量不同,其余皆一致。第2次喷施时遇大雨,次日补喷(详见表2)。无人机喷施“920”时飞行高度2 m,幅度3 m,速度4 m·s-1[3]。
在水稻开花期(7月23日—8月1日),根据天气情况在10:30—12:30时进行授粉,每天授粉3次,每次间隔30 min左右。采用无人机授粉时,启动自动巡航模式,飞行高度为穗层上2~2.5 m,速度3~4 m·s-1,沿父本行飞行[3]。人工授粉则采用平行父本行拉花授粉。
该组合机栽时按行比2∶6、2∶12相间进行,即平均2∶9,母本穴距11 cm,取秧量大。栽后测量母本平均行距(含父本行)38.9 cm,平均穴距(含缺窝)14 cm,每667 m2栽12 247穴,基本苗平均每穴4.0苗,折合4.90万·(667 m2)-1。有效穗平均每穴16.5穗,折合20.20万·(667 m2)-1,达到了高产制种所需的有效穗数。
该组合人工移栽和机械化育秧移栽的始穗情况见表3。父、母本机械化育秧移栽播始天数较人工育苗移栽延长6~7 d,父、母本趋势一致。从栽后父、母本新叶生长、分蘖发生情况看,无明显停滞待长情况。在使用硬盘标准化育秧的情况下,早春秧龄控制在30 d以内,叶龄4~4.5叶,机械化育秧移栽后及时管理,播始天数有延长,父、母本同育同栽同管的情况下延长趋势一致。
表3 人工移栽与机械化育秧移栽的播始天数比较
为保证试验效果,使用同等用量“920”的情况下,分别使用无人机喷施“920”和人工喷施“920”。结果表明,2种喷施方式下植株高度、母本出颈程度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异。相对于人工喷施,无人机自动巡航模式下喷施的田块之间、田块内不同秧厢之间,抽穗和开花情况更加平衡一致。
经考种,通过无人机授粉该组合母本的结实率为33.0%,人工拉花授粉的结实率为32.4%,以上结果表明无人机辅助授粉,只要使用方法恰当,不影响母本的异交结实率。
收获前邀请栽培、制种等方面专家现场考察,专家组一致认为,无人机喷施“920”和授粉部分制种田间植株整齐,结实均匀,整体效果优于人工喷施“920”和人工辅助授粉。人工操作中,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操作特点、习惯和劳动力差异,导致田间植株不整齐,差异明显。
今年该组合制种,栽后3~5 d结合追施除草剂控落田谷,在田间有水淹的地方效果好,只有少量落田谷和杂草萌生[4,5];没有水淹没的地方未能有效控制落田谷和杂草。
在落田谷3~5叶时由于劳动力紧张,没有安排拔除,计划到晒田后期割除。6月15—16日具体实施时,母本已封行,识别和割除(拔除)难度大,抽穗前进行继续去除。在防控落田谷方面正在探索和完善新方法:
1) 插秧后及时喷施丙草胺和杀螺胺溶液,以最大程度实现封杀的目的;
2) 尽量利用上季蔬菜田等上茬没种水稻的田块制种,减少田间落田谷基数;
3) 增加翻耕旋耕次数,翻耕晒田3次,能有效降低落田谷70%以上;
4) 栽后母本封行前及时拔除非移栽秧苗。
该组合制种单产141.8 kg·(667 m2)-1偏低,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不利天气影响。本试验中,授粉结束至收获前,8月10-12日连续3 d最高气温超过34 ℃,分别达到36.2 ℃、34.5 ℃、36.9 ℃[6],受高温影响,千粒重明显降低,仅17 g,较正常情况(千粒重25 g)降低30%。
2) 技术集成需提速。本试验中,对田间水肥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机械化收获的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还不完全配套,集成与应用综合技术,是完善本研究的重要方向。
3) 加强防控黑粉病。种子收储过程中发现,黑粉病粒比例较高,不仅影响制种产量,也影响种子商品质量,综合应用稻粒黑粉病防控技术,是提高种子产量、质量的重要措施。
4) 加工技术需改进。本试验中,受高温天气影响,千粒重下降,但种子加工过程中,仍按传统加工工艺进行,小籽粒种子损失严重,因此,合理安排播种时间,规避不利天气影响、重视加工技术研究与改进是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