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雨昕,姜大成,翁丽丽,孙 金,肖春萍
(长春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北苍术(Atractylodeschinensis(DC.) Koidz.)为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我国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等地,以其干燥根茎入药,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的功效,主要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满、风寒感冒等症[1,2],还具有抗菌抗炎、降血压、抗肿瘤及保肝利尿等多种药理作用[3,4]。苍术是健脾祛湿的常用药材,近几年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品种。研究发现,苍术在治疗消化系统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调节MAPK信号通路功能[5]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6]等。2003年“非典”爆发后,北苍术的市场需求量激增,野生资源蕴藏量日益减少,有关北苍术人工繁育和栽培的研究势在必行。
目前,北苍术引种栽培面临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低(仅为50%左右)、出苗缓慢且不整齐等问题。已有报道研究了温度、播种深度和育苗基质等条件对北苍术种子萌发的影响[7,8],但仍缺乏对北苍术种子萌发适宜条件的综合研究。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从影响北苍术萌发的主要环境因素(温度、水分、光照、基质、激素)入手,系统探索其种子萌发特性和生态适应性,以期为北苍术种子质量标准制定、不同引种地区种苗繁育及药材规范化生产提供参考。
北苍术种子于2018年9月采自吉林省柳河县北苍术栽培基地(下简称“基地”)。采后晾干,除去杂质,4 ℃储藏备用。基地位于42°12′56″E,125°33′59″N,海拔约463 m,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潮湿多雨,秋季温润凉爽,年均气温5.5 ℃,年均日照2 479 h,年均降水量736 mm。
萘乙酸(NAA,纯度>98%),2,4-二氯苯氧乙酸(2,4-D,纯度>98%),赤霉素(GA3,纯度>90%),细胞分裂素(6-BA,纯度>99%)均购于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智能人工气候培养箱(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Water Purifier实验室专用超纯水机(上海富诗特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1.3.1形态特征
观察北苍术种子的大小、形状、种皮颜色,是否有冠毛等[9]。
1.3.2种子含水量测定
取北苍术种子3份,每份4.5~5.0 g,放入预先烘干恒重的培养皿内,110~115 ℃烘至8 h,取出后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重(精确至0.001 g)。
1.3.3种子吸水率测定
取北苍术种子10份,每份100粒,置于铺有海绵+滤纸的培养皿(直径9 cm,下同)中,每天加入5 mL去离子水,在20 ℃恒温下使其自然吸水,直到种子重量恒定,分别于0、2、4、6、8、10、12、22、24、30、48 h将种子从培养皿中取出,用吸水纸吸干种子表面水分后称重,重复3次[9]。
种子吸水率(%)=[(种子吸水后重量-种子吸水前重量)/种子吸水前重量]×100%。
1.3.4单因素试验
试验分别考察了种子培养过程中培养温度(4、10、15、20、25、30 ℃)、培养光照时间(全黑暗,光照6 h、光照12 h、光照18 h)、培养基质(海绵+滤纸、沙子、沙子∶珍珠岩=1∶1、沙子∶珍珠岩=1∶2、沙子∶珍珠岩=1∶4)、基质加水量(0.5、1.25、5 mL)、激素类型(NAA、2,4-D、GA3、6-BA)和激素浓度(1、2、3、4、5、15、25 mg·L-1)对北苍术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
试验选取大小一致、健康饱满的北苍术种子,用2%次氯酸钠处理30 s,50%酒精处理1 min,消毒结束用去离子水洗净3次,放在灭菌后的培养皿中,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不同培养条件下各处理均3次重复,每皿50粒种子,从种子放入恒温培养箱次日起开始观察,以胚根突破种皮1 mm为标准记录发芽状况,每隔24 h观察并统计发芽数,计算种子发芽势,以连续3 d不发芽结束统计,并计算种子发芽率。
发芽势(%)=(在规定天数内发芽种子粒数/供试种子总数)×100%;
发芽率(%)=(规定天数后发芽种子的粒数/供试种子总数)×100%。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种子发芽率为指标,分别选择温度(A),基质加水量(B),基质类型(C),6-BA浸种浓度(D)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表进行试验设计,因素水平安排见表1。
表1 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
从种子置床之日起开始观察,以胚芽突破种皮为发芽标准,每24 h定时观察记录种子发芽情况并统计发芽种子数,统计发芽势,连续4 d种子的发芽数无变化,视为发芽结束,计算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率计算采用翁贵英等[10]方法,采用SPSS 19.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采用正交设计助手ⅡV 3.1进行正交试验分析。
瘦果倒卵圆形,褐色或棕褐色,长0.68~0.80 cm,宽0.10~0.28 cm。表面被稠密顺向贴伏的白色长直毛。冠毛刚毛黄白色,长0.77~0.80 cm,羽毛状,基部联合成环(图1)。种子千粒重为14.220 g,含水量约为6.51%。
从图2可知,北苍术种子在整个吸水膨胀过程中,吸水量随浸种时间延长呈增加的趋势。在0~6 h时,北苍术种子的吸水速率最大,吸水量达到100%,说明北苍术种子依赖原生质的亲水胶体吸水,吸水多,吸胀期较短;6~22 h时,北苍术种子吸水速率变化不显著,在10 h时吸水量仅为120%,种子吸水进入停滞期;吸水22 h之后,北苍术种子吸水速率不再增加,吸水基本处于饱和状态。由此说明,北苍术种子具有良好的吸水性。
2.3.1温度对北苍术种子萌发的影响
由表2可知,不同培养温度下,北苍术种子萌发程度不同。在4 ℃和10 ℃下的北苍术种子几乎无萌发;15~30 ℃下北苍术种子萌发率显著升高,达68.8%~96.0%,特别在20~25 ℃时北苍术发芽率最高(p<0.05),说明北苍术种子萌发对温度较为敏感,温度过高或过低均抑制其萌发[11],故确定适宜萌发温度为15~30 ℃。
2.3.2基质对北苍术种子萌发的影响
由表3可知,不同培养基质中北苍术种子的发芽率可达80.0%~96.0%。其中以沙子为萌发基质时,其发芽率最低(80.0%,p<0.05),而海绵+滤纸,沙子珍珠岩混合种子发芽率达到90%以上,故确定海绵+滤纸,沙子珍珠岩混合作为培养基质。
2.3.3光照时间对北苍术种子萌发的影响
由图3可知,培养8 d后不同光照时间对北苍术种子萌发无影响(p>0.05)。在全黑暗条件下北苍术种子发芽率为95.6%,与光照6~18 h的种子发芽率无显著差异,表明北苍术是中性种子,萌发时对光无严格要求,在光下和暗中均能萌发。
图1 北苍术种子
图2 北苍术种子的吸水规律
图3 光照时间对北苍术种子萌发的影响
表2 温度对北苍术种子萌发的影响
表3 基质对北苍术种子萌发的影响
表4 基质含水量对北苍术种子萌发的影响
2.3.4基质含水量对北苍术种子萌发的影响
由表4可知,不同基质加水量处理下,北苍术种子萌发程度不同(p<0.05)。在基质加水量为0.5 mL时种子无萌发,1.25 mL时发芽率为71.2%,5 mL时发芽率达91%,故确定北苍术种子萌发的基质加水量为1.25~5 mL。
2.3.5不同激素浸种对北苍术种子萌发的影响
由图4可知,不同激素浸种处理对北苍术种子萌发影响不同。其中,NAA,2,4-D对北苍术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较小,GA3和6-BA对北苍术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较强,其中6-BA的影响最大(p<0.05),故确定北苍术种子萌发的浸种激素为6-BA。
2.3.6不同浓度6-BA浸种对北苍术种子萌发的影响
由图5可知,6-BA浓度在1~25 mg·L-1时,不同浓度北苍术种子的发芽势差异性不显著(p>0.05),从节约成本的角度考虑,故确定北苍术种子萌发的激素(6-BA)浸种浓度为1~2 mg·L-1。
按表1正交设计方案进行温度、基质含水量、培养基质和激素浸种浓度试验。结果(表5、表6)表明,北苍术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条件为A2B3C1D3,且4个因素的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B>A>C>D,其中温度(A),基质含水量(B),培养基质(C)对北苍术种子萌发影响均具有显著性(p<0.05),而浸种浓度(D)影响不显著,即将北苍术种子在温度20 ℃,基质含水量为40%(加水量为5 mL),基质为海绵+滤纸,6-BA浸种浓度为2 mg·L-1培养时,北苍术种子的发芽率最高,而浸种浓度(D)虽不会提高种子发芽率,但有促进种子提前萌发的作用,故选择D3即浸种浓度为2 mg·L-1。分别取3份种子各50粒,按照最佳种子萌发因素进行发芽率验证实验,分别测定北苍术种子发芽率为98.0%,97.3%,98.2%,表明该最佳因素稳定可靠。
图4 不同激素浸种对北苍术种子萌发的影响
图5 不同浓度6-BA浸种对北苍术种子萌发的影响
表5 北苍术种子萌发适宜条件直观分析结果
表6 北苍术种子萌发适宜条件方差分析结果
菊科植物北苍术可产生大量瘦果,并借助冠毛传播扩散,有利于其繁殖。但在北苍术实际生产中存在着种子出苗率低、出苗缓慢等问题[12],制约着北苍术的规模化种植与生产。种子吸水是其长期适应自然生境的结果[9],是种子萌发的第一步。在24 h内吸水可达到饱和的种子,证明其种皮不是种子萌发的障碍[13]。试验结果表明,北苍术种子在24 h内达到吸水饱和,说明其种皮透性良好,种子本身无萌发障碍。
此外,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包括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及光照条件等[8,14,15]。相同植物种子在不同地区播种时期不同,在具体田间生产中应综合考虑光照、温度、水分等因素互作,以提高种子萌发率[16,17]。研究表明,北苍术种子室内培养温度为20 ℃,培养基质为海绵+滤纸且加水量5 mL(即基质含水量40%)时,北苍术种子发芽率最高。在同一培养温度和基质下,当基质含水量下降75%时,北苍术种子的萌发率仍能达到71.2%,加之北苍术分布环境广泛,野生多分布于阳坡的林缘及草丛中,推测北苍术种子萌发对栽培土壤含水量要求不严格,这与郑金双等[8]研究结果一致。
有研究表明,北苍术种子最适发芽温度为15 ℃,幼胚生长最适温度为20 ℃和25 ℃[11]。本试验设计的温度梯度为4~30 ℃,观察期内4~10 ℃北苍术种子几乎无萌发,20~25 ℃时北苍术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且整齐一致。观察还发现,同一培养基质和含水量下,不同培养温度的北苍术种子胚根和真叶生长也有明显差异,说明北苍术种子发芽与幼苗形态建成对温度较敏感。因此,北苍术播种和育苗管理中应考虑适宜播种期的调整、播种的深度及播种后覆盖保温等措施的影响。
北苍术从播种到出苗结束需要33 d[12],且出苗率低,采用适当浓度激素(吲哚乙酸、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处理有利于促进种子萌发且缩短发芽周期[18,19]。研究发现,NAA、2,4-D、GA3和6-BA浸种均对北苍术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且6-BA(2 mg·L-1)的促进作用最强,这可能与6-BA能促进和提高细胞分裂能力和光化学反应[20]有关。因此,在后期研究中应针对激素种类、激素比例进行深入研究,这对北苍术种子包衣技术更新及萌发机制探索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北苍术种子的最佳萌发条件为20 ℃,基质(海绵+滤纸)含水量为40%,6-BA浸种浓度为2 mg·L-1。种子萌发对物种更新至关重要,种子发芽率降低将严重影响植物的竞争能力[21,22]。本试验通过实验室内筛选有利于北苍术种子萌发的最适条件,综合考虑光照、温度、土壤、水分等因素的互作影响,以期提高北苍术种子的萌发率和幼苗的成活率,并为北苍术不同地区引种栽培提供理论指导。另外,针对实际生产中北苍术种子发芽率提高但出苗不整齐这一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