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沟通管理研究

2020-09-17 13:33荣耕钟佳靓胡琴琴
传播力研究 2020年12期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新时期

荣耕 钟佳靓 胡琴琴

摘 要:《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颁布标志着中外合作办学事业从规模化转向质量化、效益化发展的新时期。随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数量的增加及合作深度的扩展,打造良好的沟通管理机制,对于确保合作办学项目的顺利进行、维护高校声誉、打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质量品牌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也进一步完善了当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沟通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本文以重庆邮电大学国际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例,深入分析新时期、新形势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沟通管理问题的现状,提出了应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沟通管理方面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新时期;中外合作办学;沟通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2-0143-02

2016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以文件的形式明确强调中外合作办学事业要提质增效,使我国的中外合作办学事业跨上新的发展台阶。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外合作办学从起步摸索、高速发展、步入如今提质增效、服务大局的新时期。由此可见,中外合作办学的重点在逐渐转移,进入了规模、质量、效益三者协调均衡发展的新时期。在新时期,“提质增效”不再是一个口号,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质量和效益已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培养一流的国际化人才,推进先进的本科教育,是检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根本标准。

本文以重庆邮电大学国际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运行情况为例,系统分析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沟通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归纳共性与特性,研讨新时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如何进一步加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沟通管理,打造良好的项目沟通管理机制,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沟通管理提出建议。

一、重庆邮电大学国际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发展情况

重庆邮电大学国际学院成立于2008年9月,为重庆邮电大学下属的二级学院,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学校实施国际化战略的重要平台,是执行国际教育任务的管理与教学单位,主要负责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运行和国际合作交流项目的实施。国际学院充分发挥学校的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目标,通过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引进并整合境外优质教育资源。目前,学院运行有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三个,合作外方院校包括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阿尔巴尼分校、英国伦敦布鲁奈尔大学,至2020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规模达到上千余人。此外,学院与众多海外知名高校开展交换学习、暑期海外学习等项目,搭建国际化教学平台,持续推进项目学生的培养工作。

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沟通现状问题分析

(一)中外文化冲突、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使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存在沟通不畅的问题

自古以来,文化差异对人类思考及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这一点在中西方文化之间表现的尤为突出。西方文化思维模式较为注重逻辑分析,而东方文化思维模式则偏向于直覺,西方崇尚个人主义,而东方文化更推崇集体主义,这样的中外文化的差异和冲突,举不胜举。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引进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优秀教育师资、拓展学生跨文化事业,丰富学院多元文化建设的同时,也引发了中外文化、中西方思想观念的矛盾,造成了沟通中的误解,使得合作双方对于信息理解的难度增大,涉及不同国家之间的横向沟通,信息的过分本土化与地方化又进一步加大了沟通的困难。

(二)沟通形式与沟通渠道较为单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沟通被动

沟通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可以进行多个方面的分类。例如,按照沟通的正式程度,可以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按照是否需要反馈信息,可以分为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按照沟通信息的传递媒介,可以分为书面沟通和口头沟通等。沟通渠道分为正式沟通渠道,主要有链式沟通渠道、环式沟通渠道、Y式沟通渠道、轮式沟通渠道、全通道式沟通渠道;非正式沟通渠道主要有单线式、流言式、偶然式、集束式。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主要是以正式沟通渠道为主,多采用正式沟通,以书面沟通和言语沟通相结合的方式,采取的正式的书面沟通包括项目进度计划、项目合作合同、项目报告、财务报表、会议纪要、年度报告等,采用的言语沟通的方式主要为团体讨论、会议商议、审查等。中外双方单一的沟通形式与沟通渠道,有限的沟通效率,造成中外双方的沟通长期处于被动状态,有时候会使双方关系僵化,让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处于僵持的阶段,不利于沟通管理机制的完善。

(三)缺乏协调各方的有针对性的项目沟通方案,使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理成本增加

由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各参与方利益、目的不同,各自的出发点、动机不同,各自在项目实施阶段主次要求不同,因而参与方出发点各不相同,对项目的期望和要求不一致,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交流计划,才能维持各方的共同利益。此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运行中有很多问题,由于缺乏有针对性的宣传沟通方案,学校各部门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意识不强,不够积极主动,使项目的运行不能保证其顺利,可能进一步导致合作双方的误解。不顺畅的沟通使学校相关部门增加沟通的难度,使信息传递过程中出现失真,消耗了较大无效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

(四)沟通效果反馈、评估机制不健全限制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沟通目标有效实现

沟通管理的核心是保证信息无缝链接和原样传递给所有项目参与者,只要能建立最基本的及时沟通反馈制度就能让项目顺畅很多。目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采用的主要沟通方式为书面沟通和会议沟通。这两种沟通方式的信息传输量较大,但是沟通效果的确定和沟通时间相比存在一个较大的时滞,参与沟通的双方也无法及时评估每次重要沟通的效果,进而影响下一次沟通的指向性与目标,给沟通计划的指定带来较大的管理难度。因此,由于沟通效果反馈与评估机制不健全,限制了沟通目标的有效实现。

三、新时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沟通管理方面应对对策

(一)注意沟通双方背景差异性,营造适时沟通氛围

在中西方交往沟通的心理表现中,明显存在着中国人卷入度偏高而西方人卷入度偏低的差异。在沟通的方式上,西方人喜欢开门见山;东方人习惯委婉迂回。所以当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沟通中出现异议时,直接表达时不可按中国思维模式螺旋式迂回对话,可多运用线性的沟通模式,更容易说服理性的西方人。重庆邮电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沟通中,中方项目参与者非常注意对方文化背景、思维习惯、沟通心理等方面的差异,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更好地融入合作项目进程之中,使双方的沟通更加高效与顺畅。

(二)恰当地运用非正式沟通,增加沟通的有效性

进行非正式信息沟通时,项目参与者往往不加掩饰,少有造作,更能表露自己的真实思想,坦陈自己的真实意愿。非正式信息沟通的随意性特征,也决定了沟通双方可以自由交流感情,密切双方的关系。在重庆邮电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各个运行阶段中,也往往会遇到正式会谈意见不合、双方僵持不下的局面,在这种情况,项目中的成员会利用会后私下非正式场合的沟通交流,将问题矛盾化解,为后期项目的运行和发展奠定良好的沟通基础。

(三)編制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针对性沟通管理计划和方案,化解管理矛盾

为了制定合理有效的沟通管理计划,前期信息的收集显得尤为重要。除了需要收集双方学校背景方面的信息、项目人员平日惯用沟通方式、习惯沟通的时间和频率等方面的信息以外,信息的来源和双方最容易的、最清晰接受方式等方面的信息也不容忽略。对收集到的沟通计划方面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也是编制项目沟通计划的重要一环,而且只有经过加工处理过的信息,才能作为编制项目沟通计划的有效信息使用。重庆邮电大学国际学院有专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办公室,配置项目协调员专员,根据每个项目的需要、利用有关的知识、通过各种渠道和工具获取相关信息。在信息处理上,协调员和项目管理者进行事前沟通,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类。由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涉及学科的专业化,通过与相关部门学科专业人事的咨询沟通完成信息的加工,为沟通计划确定沟通的需求,形成沟通管理方案,保证沟通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开设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管理有效反馈渠道,为其稳定运行发挥积极作用。

(四)建立有效的沟通评估体系,不断改善沟通效果

保证沟通质量的关键是有一个独立的沟通评估体系。要解决重庆邮电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沟通问题,提高合作办学的效果,就必须建立一个由专业的成员组成的评估机构,专门研究制订沟通质量管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实施对重庆邮电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沟通管理监控,从外部上来看还是主要依靠教育行政部门对其沟通管理作出的结论;从内部管理角度而言,重庆邮电大学国际学院将成立评估小组,定期梳理整个项目中各个环节的沟通难点,将其不利影响尽可能地化解或控制,在流程优化中不断巩固与提升沟通管理的质量,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后期质量的提升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杨晓庄.工程项目管理(第3版)[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

[2]肖祥银.从零开始学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8.

[3]林金辉.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的新特点、新问题、新趋势[J].中国高教研究,2017(12).

[4]葛有进.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中外合作办学的沟通管理研究[J].才智,2016(27).

猜你喜欢
中外合作办学新时期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中外合作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护理专业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基于间断—平衡理论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估的政策演进研究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探究
1980—1983年电影中的审美体验
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思路
产业与教育交互下的“中外合作办学”服装人才培养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中外合作办学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