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科
摘 要:新一轮“互联网+”思潮对传统出版带来了冲击,只有进行融合和改良才能焕发其生机。图书编辑也面临新要求,既要固“体”,做价值出版的守望者,又要致“用”,做技术潮流的洞察者和新业态的践行者。因此,图书编辑必须在内容价值判断、用户体验至上、敢于创新和尝试、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大数据运用能力等层面寻求素质提升,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互联网+出版”;图书编辑;素质
中图分类号:G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2-0094-02
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检视出版业的发展,无论是行业管理者、出版从业者还是普通读者,面对新一轮“互联网+”思潮带来的风云激荡,没有人能置身事外。对于传统图书出版业而言,被视为出版业中坚力量的编辑人员,如何应对这汹汹而来的巨大变革?
一、撞击与机遇:“互联网+”形态对传统出版业的影响
(一)不做书是等死,做书是找死?
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有近二十年了,早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众多遭遇互联网颠覆和冲击的行业中,传统出版业所受的影响是极大的。在读者群极度萎缩、图书利润低下、实体书店纷纷倒闭的今天,不少资深出版人一边回忆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图书市场的旧时荣光,一边不得不咀嚼互联网和新媒体撞击下的苦涩与无奈,甚至还发出这样的悲叹:不做书是等死,做书是找死。似乎怎么做都只有死路一条了。
即便抛开这种自嘲色彩浓厚的悲观论调,从各个方面来看,传统出版业的情况似乎都不太乐观。图书品种逐年增加,但单品种销售量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大量图书成为库存。2019年4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0.8%,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6.2%,均有显著增长;手机和互联网成为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接触媒介的主体,而纸质书报刊的阅读时长均有所减少。这说明人们的阅读方式已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读者阅读方式的改变其实早就引起了出版业界的重视,数字出版、数字化转型早已不是什么新概念,不少出版社也进行了诸多尝试,但从中獲益甚少——发展迅猛的数字出版没有给传统出版社带来多少盈利(受益更多的是互联网公司和数字阅读平台提供者),传统的出版模式和规则也并未得到颠覆(依然是编辑—出版—发行—销售),出版社面临传统业务难以为继、转型升级无处发力的两难境地,只能苦苦支撑。
(二)融合与改良是走进“互联网+”时代的两条腿
“互联网+”,这个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深度融合,是跨界、变革与重塑。前几年从国家最高层面推出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不少主流平面媒体(大型报纸、传媒集团)纷纷转型推出新业态,比如客户端、手机App、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并取得了一定成功。但传统出版企业多数还在观望、彷徨,觉得互联网的“水”太深,也有少数先行者比如中信出版社,从尝试互联网众包翻译到与知乎网合作以众筹出版的形式出书,再到布局大数据平台管理体系,成果斐然。当然,每家出版社都有自己独特的禀赋和个性,不可能像转企改制那样一刀切地涌向互联网生态。但是,出版业的融合必须是全方位的,互联网思维在其中必须是一以贯之的,即图书业态要以互联网为端口,由端口接入本体,在接入的同时叠加出版功能,在这个相加的过程中达到融合的效果。
对于一个传统文化产业来说,“互联网+”意味着什么呢?融合并不是让它变得面目全非,而是为它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外部资源和环境,使它能获得提升和发展。不管接入多少新技术、利用多少新手段,出版的核心价值始终如一,揭开互联网的皮,其本质还是阅读。因此,互联网时代为传统出版提供了最好的改良契机,不管是载体颠覆还是流程再造,借助新业态,渐进理顺图书出版的方方面面,从这个意义上说,“互联网+”既是思维模式,又是技术工具,它为出版业提供了确保核心价值增长的改良空间,插上了飞向更广博受众怀抱的翅膀。
二、固“体”与致“用”:“互联网+出版”对图书编辑提出的新要求
面对“互联网+”的冲击,作为传统出版价值的创造者之一,图书编辑是处于最前线、最为感同身受的群体。新的发展态势,对他们提出了更加全方位的要求。如果说提供价值阅读为“体”、借助互联网手段为“用”的话,那么固“体”与致“用”应该是编辑自我要求的两个维度。
(一)价值出版的守望者
互联网时代带来了海量的信息、价值的多元、观念的芜杂,在众声喧哗之下,图书编辑更应该守望价值出版,不为流俗所媚,不为五斗米折腰,体现自己的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保持一个文化从业者应有的气度和尊严。不管技术和方式如何改变,阅读的本质始终是知识的获取、心智的提升和心灵的升华,因此,竭力为读者提供最好的阅读价值,这应该是图书编辑需具备的最起码的职业素质。其实,今日出版界诸多怪乱象(比如跟风出版、作品恶俗、抄袭造假等)的根源,正在于有些编辑在浮躁的环境下急功近利、毫无担当的从业心态。
(二)技术与潮流的洞察者
互联网时代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潮流事物层出不穷,出版与阅读同样难以逃脱市场浪潮的洗礼。传统的编辑以案头文字为中心的工作模式显然难以适应时代发展,许多人面临自我能力焦虑,这种焦虑与出版业整体焦虑固然不无关系,但知识结构的封闭性、单一性和被动性是传统图书编辑的痛点。由此,图书编辑要敢于走出文字象牙塔,跟上新潮流,敏锐地观察业态的发展,洞悉社会的热点,把握市场的脉搏,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变身“杂专合一”的复合型人才,才能葆有活力,不断获取推动业务精进的新动力。
(三)新业态的践行者
今天的图书编辑应该是积极投身新业态的践行者,需要深入其中,而不是坐而论道。况且,在互联网时代——尤其是移动互联时代,这种践行并不会增加太大的成本。不管是微博、微信、App还是社交媒体互动,都在编辑人员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三、坚守与拥抱:图书编辑的素质提升路径
关于图书编辑素质的论述,以往多关注职业道德、责任意识、知识学养、博闻强识等方面。对于传统文化产业来说,这些的确不可或缺。但在“互联网+出版”时代,在固“体”与致“用”的双重高要求下,图书编辑还必须在新的层面提升自身素质。
(一)深耕内容,保持独立的价值判断力
互联网时代,“乱花渐欲迷人眼”,伪信息、浅阅读大行其道。然而,内容始终为王,没有核心内容和阅读价值的出版只是没有灵魂的躯壳。图书编辑必须具备独立而清醒的价值判断力,结合所在出版社的专业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对图书内容深耕细作,有所为有所不为,才有可能罗致优秀作者,使作者和自己的劳动成果形成品牌,提升图书产品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在这一点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理想国”系列丛书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好的例证。
(二)以人为本,用户体验至上
在传统出版的业务形态中,出版者(图书编辑)处于价值链的上游,掌握传播话语权和信息渠道,为用户(读者)提供产品。但互联网的发展使得读者的主体意识日益凸显,传统的业务形态和流程甚至成为可逆的(用户需求—出版定制)。因此,图书编辑必须增强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从用户的需求出发,创造好的用户体验,增强读者黏度。简而言之,就是要放下身段,多倾听读者的声音,比如在纷繁芜杂的社交网络中寻找鲜活的有效的阅读需求,参与构建线上营销和线下沟通互动的出版文化,让读者更多地参与和分享,形成口碑營销。
(三)敢于创新和尝试,以开放心态拥抱互联网
互联开放的心态从未像今天这样强劲地影响着阅读的方方面面,不必叹息读书的人太少,我们只是缺乏观察、体验和发现。打造敏锐的互联网思维,创新观念,敢于尝试,是传统图书编辑获得新生的不二法门。就今天的图书出版而言,从内容组织、寻找作者、选题互动、策划营销、发行维护等各个出版环节,无不渗透着互联网的影响,图书编辑要善于利用互联网新型工具,从选题策划到产品营销都充分借助移动互联之力,释放出更大的能量。比如近年来出现的众筹出版、微店推广等新型业态,就值得图书编辑关注和尝试。像国内民营书业巨头——磨铁推出的《社交红利》一书在印刷前就通过众筹的方式预售了3千多册,出版后一个月内加印三次达5万多册,新业态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四)打磨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互联网+”时代的行业细分趋势越来越明显,信息资源的庞杂和技术手段的多样,使得图书编辑的分工协作精神显得越来越重要。封闭的个人经验式的编辑工作模式在新时代必定捉襟见肘,编辑人员需要更多地与校对、编务、印刷、发行等传统环节之外的领域形成合力,小型的项目化的团队是最有效率的。比如在图书出版后的线上(微博、论坛、微信公众号)和线下(签售、沙龙、展销会)的宣传营销环节,图书编辑都需要参与其中,与各个环节的参与者分工合作。
(五)重视数据挖掘,增强大数据运用能力
海量的信息往往给从业者带来无所适从的感觉,以云计算为核心的大数据技术带来了便利。图书编辑要重视和善于利用数据挖掘,当然,真正的数据挖掘需要人工智能、数据库、机器语言和统计分析知识等跨学科的知识。图书编辑需要具备的是基本的数据整合和运用能力,比如进行初步的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利用当当、京东等电商的数据平台进行动态分析,在数据运用的基础上提升选题嗅觉力,进行选题策划和有针对性营销,积极捕捉价值链上的有效线索。
参考文献:
[1]段永朝.互联网思想十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2]江作苏,张勇军.论“有呼吸”的互联网编辑思维[J].中国编辑,2015(3).
[3]黄孝山.全媒体时代下提高编辑素质的路径分析[J].传播与版权,2015(4).
[4]李思佳,戴云波.“互联网+出版”下传统出版产业链的重塑[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