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

2020-09-17 13:33韩树
传播力研究 2020年12期
关键词:媒体融合创新策略

韩树

摘 要:创新采编模式是提高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高效便捷性与新闻信息时效专业性的重要措施,也是改革创新新闻行业运营发展模式及打破新闻采编工作瓶颈的主要手段,更对提升新闻采编人员职业素养、综合能力及发挥新闻媒体社会舆论导向作用等产生了积极影响。本文简要介绍媒体融合背景下创新新闻采编工作模式的必要性,在结合媒介融合趋势及新闻采编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新建议来提高新闻采编工作效果。

关键词:媒体融合;新闻采编工作;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2-0087-02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研发推广及智能终端设备的升级运用在加快媒介融合进程的同时,也改变了新闻采编乃至整个新闻行业的发展方向及受众信息获取模式,同时,也对新闻采编人员职业核心素养及工作效率等提出更高的要求,既要在保证新闻信息时效性与专业性的同时,还要学习运用现代化采编技术及方法,不断增加其宽度与深度,更好地满足不同区域或层级受众对新闻信息的个性化要求,为发挥其对经济社会及政治文化等各领域的稳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的现状

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新闻媒体行业中的广泛运用加快了新闻采编数字信息化与创新融合化进程,新闻采编方式、流程及标准等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实现了不同类型媒体的深度融合,进而改变了新闻采编人员的工作环境及工作模式,促使其重新调整新闻采编理念及目标。但不可否认的是媒体融合在增加新闻信息总量及传播速度的同时,也打破了专业与非专业新闻采编人员之间的壁垒,实现了全民采编与运营。

(一)新闻信息真伪难辨

现如今,新闻信息传播平台与日增多,比如,人们所熟知的微信公众号、微博、百家号、网站等等,这些平台既可以转载新闻信息,也可以发布其所有者自己编写的文章,受众可以自由阅读或转载,实现了新闻采编主体范围的无限扩大。但是规模庞大的新闻信息中极有可能会掺杂着许多虚假信息或隐含消极思想观念的信息,需要受众在阅读新闻信息的同时认真思考其真假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新闻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与客观全面性,比如,2018年的《大学生破解彩票漏洞获利380万 被取消保研名额并获刑》、《〈读者〉快发不出工资了》等等假新闻曾经在社会上引起热议,这就需要新闻采编人员在坚持新闻采写真实、客观等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与业务水平。

(二)新闻信息传播渠道的多样性

媒体融合同时改变了新闻报道形式及新闻信息传播方式,视频、音频、图片与文字等多种元素实现了灵活组合,改变了以往新闻报道以图文或视频为主的形式,新闻报道格式及新闻信息格式也更加自由多样,时效性在新闻采编各要素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生活节奏更快的受众对可以实时更新的新媒体平台的喜爱度逐步增加,这也是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整体竞争力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另外,直播软件的研发运用及受众信息观念的转变,网络同步直播行业发展迅速,受众群体越来越多,实现了各种资讯信息的高速传播,比如春晚直播等。

(三)新闻采编人员与受众互动性加强

传统新闻采编模式中,新闻采编人员与受众的互动途径以电话或书信交流为主,交流互动渠道有限,互动效率较低,而媒体融合则实现了新闻采编人员与受众的双向、直接交流互动,新闻采编人员可以通过媒体平台留言板来了解受众对该新闻信息的观点与看法,及时解答受众提出的各种问题,更可以将其纳入新闻信息内容之中,提高新闻信息的全面丰富性与情感互动性。受众也可以通过媒体平台留言、弹幕、直播语音对话等方式来提出问题或质疑,提高了受众新闻信息采编及传播活动中的参与度及对媒体行业的信任度。

二、媒体融合背景下创新新闻采编工作的措施

(一)加强新闻敏感度

新闻采编人员不仅要认真学习新闻采访、编写等方面的知识技能,明确新闻采编的主要原则及各环节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掌握更多新闻采编技巧与方法,也要主动参加新闻采编主题相关的研讨交流会或培训活动,通过与其他新闻采编人员交流沟通的方式来加深自己对新闻采编核心内容的理解认知,更可以通过大量阅读和分析优秀新闻报道的方式来学习借鉴其它人员新闻采编成功经验,提升自己新闻采编过程中各种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这些都有助于提高新闻采编人员的职业素养与工作能力,为提高新闻采编人员新闻敏锐度提供了专业知识技能的支撑。同时,组织开展新闻价值观等方面的知识讲座,让新闻采编人员全面了解新闻采编对自身、媒体行业及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强化新闻采编人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提高其对新闻采编工作的热爱程度,积极观察周围事物的变化及拓宽其获取信息线索的途径,有效的提高了其新闻敏感度,从新的角度来报到新闻事件,给受众以与众不同的新闻信息阅读新体验,有效的增加了新闻信息阅读量。媒体融合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实现了信息传播范围的全国化乃至全球性,促使采编人员提高对受众阅读习惯及阅读诉求的重视度,在保证新闻信息时效性与真实性的同時,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汇总分析各种信息资源,挖掘其潜在价值,兼顾了新闻信息的时效性与深度性。

(二)创新新闻采编技术

传统新闻以现场采访为主,采访人员通过与新闻事件相关人员交谈的方式来了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结果等基本信息,其信息获取途径有限,采集速度较慢,增加了时间与地域对提高信息时效性的阻力,在媒体融合背景下,采编人员可以根据新闻事件类型特征及新闻信息传播形式等基础上灵活选择不同的采编技术手段,既可以利用微信、QQ等交流软件来获取相关数据信息,也可以利用图像文字处理软件等来挖掘图像及数据信息的深层次涵义,提高新闻信息图片及文字等的质量。另外,采编人员还应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做好随时转换自身角色定位的准备,在完成新闻采访任务的基础上,还要不断提高自己新闻写作、排版等能力,实现了采编人员工作范围及工作压力的增加,简化了新闻采访、编写制作及推送流程,缩短了新闻采编周期,有效提高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例如,采编人员掌握无人机拍摄技术及现场直播软件使用技巧,既可以利用无人机拍摄一些高清的全景图片,也可以利用现场直播的方式来更全面直观与真实的展示新闻事件现场,让受众跟随直播镜头走进新闻事件发生现场,给予受众更直接与震撼的新闻体验,实现了不同媒体的优势互补。

(三)强化新闻采编人员的创新意识

许多采编人员在专业学习或多年采编工作中可能会形成固定的采访模式或写作风格,其所从事媒体类型、工作目标及工作氛围也会影响其采访方式及采访内容。少数采编人员缺少创新意识,早已习惯原有的采编模式及工作环境,不愿意改变其采访习惯,无形之中造成了新闻信息内容的相似性与风格的雷同性,因此,采编人员应经常自我反省其采编模式的不足之处,强化自身的危机、创新与责任意识,不仅要主动学习最新新闻采编理念及方法技巧,使用更高效便捷的采编方式,也要学习其他媒体采编方式与风格,综合对比不同类型新闻媒体信息采编及推送模式的优缺点,实现自身采编能力的不断提升。另外,采编人员还应强化自身职业道德素养,还原事实真相,坚持客观公正的基本原则,绝不弄虚作假,提高新闻报道的真实准确性。最后,采编人员还应转变自身采编工作态度,认真对待每一次新闻采访与写作,而不能敷衍应付,通过查找新闻报道相关资料、全面深入的实地调查、真实采访等方式来提高新闻报道的精准与高效,不能为了节省时间或精力直接模仿或复制相似事件的报道,提高了新闻信息的独特性与个性化。

(四)拓宽新闻采编与受众互动途径

以往新闻采编及受众之间的互动具有单向性与低效性的特点,两者沟通互动的不畅通性在降低受众信息获取满意度及新闻信息资源有效利用率的同时,也对降低了新闻信息内容的全面完整性,削弱了其受众对媒体行业发展的助推作用,因此,新闻采编人员应创新其与受众沟通互动的模式,增加两者互动频率,既可以通过开设个人或单位的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方式来提高两者沟通互动方式的选择性与有效性,实现两者畅通无阻的交流沟通,也可以通过创建微信或QQ交流群等方式来为受众提供更多交流互动平台,认真倾听受众的心声,分析受众对新闻信息的建议,并在结合新闻信息采编要求及目标等基础上来调整新闻采编角度与风格,提高新闻信息内容及风格与受众喜好诉求等的吻合性。最后,采编人员还应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来获取受众观看或阅读的数据,分析不同类型媒体的主要受众群体,并概括其阅读或观看习惯,以此为基础来调整新闻采编策略。

(五)增加新闻深度报道力度

快是新媒体的主要优势,采编人员应综合比较新媒体、报纸及电视等不同媒体平台的优缺点,传统媒体采编人员可以通过增加新闻报道的深度来提升其社会影响力,提高受众对其的关注度与认可度。这也要求采编人员在了解事件发展全过程及可能造成的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影响的基础上,深入探究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类似事件预防措施,更可以深度探究新闻事件背后蕴含的文化、價值及精神等层面的内容,提高新闻事件报道视角的全新性与独特性,引导人们通过该事件来进行深刻的人生反思,有助于发挥新闻采编工作的基本职能作用,正向引导社会舆论,提高其社会影响力,同时,这也促使采编人员提升思想政治觉悟及分析概括能力,增加专题报道或深度报道数量。

三、结语

新闻采编人员要经常反思原有工作模式的弊端,充分认识到媒体融合对新闻采编工作的积极与消极影响,通过提高新闻采编人员职业素养、创新能力及运用最新新闻采编技术等途径来提高新闻采编工作效率与效果,激发采编人员创作热情,为实现采编人员及新闻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强.寻求全媒体运营的战略突破——写在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实施全媒体战略三年之际[J].中国记者,2011(7).

[2]劳俊慧.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采编形式的创新策略[J].科技传播,2018,10(22):9-10.

[3]卢科键.报纸新闻编辑的嬗变性——浅谈新媒体环境下对报纸编辑的影响[J].科技风,2012(15):237.

[4]陈楠楠.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采编形式的创新策略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8):163-164.

[5]孙明.媒介融合趋势下纸媒的升级与突围——华西都市报媒介融合变革启示[J].新闻战线,2015(3):83-85.

猜你喜欢
媒体融合创新策略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
论循证新闻的方法与意义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