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琦
摘 要:新闻漫画自诞生起便肩负着针砭时弊、启迪民智的任务。纸媒时代,新闻漫画颇受编辑重视,而在新媒体时代,新闻漫画却逐渐式微,新闻性不强、选题单一、人才匮乏等问题都制约着新闻漫画的发展。然而,新媒体的发展也为新闻漫画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新闻漫画的从业者应当把握机遇,提高自身审美水平和新闻素养,同时,学校、媒介机构和社会也应当重视新闻漫画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新闻漫画;新媒体;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2-0045-02
一、新闻漫画的定义
新闻漫画是一种形象化艺术性的宣传手段,它运用漫画创作规律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评议性报道。新闻漫画独具新闻性、评议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形象生动,尖锐泼辣,寓庄于谐,有着文字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新闻漫画出现于清末,新闻漫画自诞生起就带着抨击时局、启迪民智的属性和任务,所以在清末民初动荡的历史环境下,新闻漫画被广泛运用并蓬勃发展。抗日战争期间更是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漫画家,他们以笔代刀,控诉了日军的残酷行径,鼓舞全国军民抗日救国。
在新时代,新闻漫画同样富有教育意义,例如反贪反腐、遵守交规等贴近群众生活的事情成为新闻漫画新的教化内容。新闻漫画本身的娱乐属性消解了一般说教的严肃刻板、高高在上,它用诙谐幽默的方式让受众更加自然地接受了教育,从漫画中自省,在漫画中得到启迪。
二、新闻漫画的发展困境
(一)新闻性不强
新闻漫画借助漫画的形态来传递新闻信息,以辛辣夸张的方式发表新闻评论,新闻性是新闻漫画的基石。然而,许多新闻漫画创作者忽视了新闻漫画的新闻性原则,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缺少真实性。新闻漫画取材自现实中的新闻事件或社会热点事件,它需要有现实的来源,而非仅仅来自创作者的主观臆想,缺少了现实依据的新闻漫画只能称为普通的幽默漫画。但如今网络上新闻消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很多创作者在新闻选择上过分随意,直接采用网络上的新闻而没有对其真实性进行证实和甄别,此类失去真实性的新闻漫画如果在网络中传播,将对风清气正的新闻环境造成伤害,同时也降低了新闻漫画行业的公信力。
2.缺少时效性。新闻的“新”字即指新鲜及时,诚然,新闻漫画在时效性方面存在一些先天不足,但创作者也应重视时效性,关注热点事件,及时对社会热点做出反应,同时加强与记者、编辑的交流,提高新闻漫画产出效率。
3.缺少事件性。由于新闻漫画需要较长的制作周期,所以许多创作者直接放弃了时效性,极少选择对新近发生的热点事件进行抨击,而是选择以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作为创作对象,例如反腐、买房、美帝国主义的霸权扩张等长期问题是新闻漫画的主要创作来源。这样的选择就导致了新闻漫画出现针对性不强、题材老旧、缺乏创新的问题,同时这也折射出新闻漫画选题单一的困境。
(二)选题单一
新闻漫画本应同新闻一样,关心社会的方方面面。而事实却是,我国的新闻漫画选题偏好较为明显。通过对比中美两国的新闻漫画可知,美国的新闻漫画多聚焦于政治新闻和国际时政,其次是社会新闻、环境类新闻和战争新闻,而中国的新闻漫画则多取材自社会新闻。在对选题的处理上,美国新闻漫画多为揭露、抨击,而中国的新闻漫画则偏向于批评、劝导和歌赞。
同时,职業新闻漫画创作者和非职业的新闻漫画创作者在选材上也有不尽相同的选材偏好,职业创作者的选题过于四平八稳,多选材于社会时事新闻,整体内容的呈现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却缺少新闻漫画所需的辛辣和战斗性。而非职业的新闻漫画创作者则偏好于选择娱乐新闻,关心娱乐明星的绯闻八卦等。诚然,不同创作者的选择与其所处的创作环境有关,但是,新闻漫画不可“厚此薄彼”,新闻漫画创作者也应多关注经济、自然环境、科教文卫等方面的新闻并进行艺术创作。
(三)人才匮乏
新闻漫画创作者是新闻漫画的源头,只有当创作者的技术水平、思想深度提高了,才能创造出优秀的新闻漫画作品。但如今新闻漫画行业却存在人才匮乏的现状。新闻漫画创作者中出现了年龄断层,知名的新闻漫画家年龄普遍大于50岁,而一些新生代新闻漫画创作者却缺少思想深度和专业精神,单纯追求娱乐和搞笑,甚至走向低俗化。新闻漫画的未来发展也不容乐观,年轻人中喜欢漫画的人不少、但选择新闻漫画的人却极少,学校新闻漫画教育的缺失导致许多年轻人对新闻漫画认识不够,自然对新闻漫画缺少兴趣。同时,新闻漫画创作者的生存环境也不容乐观,如果没有新鲜血液的加入,新闻漫画将出现后继无人的困局。
三、技术发展为新闻漫画提供机遇
如今,碎片化和及时性的阅读习惯成为新常态,读者开始寻求更快捷、更高效的阅读体验,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专心阅读的文字稿件越来越失去读者的喜爱,简单直接的图片新闻得到更多重视,“读图时代”已然来临。
新闻漫画本身所具备的新闻性和艺术性使其可以很好地适应“读图时代”下受众对于图像的巨大需求,技术的发展也为新闻漫画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一)绘制技术的提高
传统的新闻漫画多为创作者手工绘制、手工上色,制作完成后再进行扫描和排版。而技术的发展产生了电脑绘图软件,创作者不再受到纸笔的限制,只需一台电脑就可以利用绘图软件完成新闻漫画的绘制,并通过网络直接进行传播。
而且,传统的纸质媒体由于生产的成本所限,报刊出版多为黑白处理,只有重要图片,例如头版图片,重特大新闻事件图片才会进行彩色处理。然而,对于借助互联网传播的新媒体而言,图片的上色过程并不复杂,所以媒体更倾向于使用彩色新闻漫画,同时漫画中的色彩也可以传达许多隐含信息。
(二)版面空间的扩大
在纸质媒体中,一个版面通常只有两三幅新闻漫画,而且所占版面空间极小,有时因空间不足甚至会让位于文字稿件。而网络媒体几乎不存在版面有限的问题,不同于纸质媒体有限的版面空间,网络媒体具有广阔的版面空间,可以承载海量的信息,源源不断的信息流给新闻漫画提供了大量视觉版面。
(三)报道的互动化多元化
在纸质媒体中,新闻漫画是由传者流向受者的单向传播,新闻漫画的制作者在漫画登载之后很难得知观众的评价和感受。而在新媒体中,传者和受者之间则存在大量的互动空间,观众可以通过留言、点赞、转发等方式形成与创作者的双向互动。此外,技术的发展使得新闻漫画逐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新闻漫画不再只是简单的二维平面,创作者可以利用技术为其增添声音、动画效果,使其更受受众喜爱。
四、新闻漫画的优化路径
(一)培养新闻漫画专业人才
新闻漫画既要求创作者具备绘画的艺术技能,也需要创作者拥有一定的新闻素养和文字功底。新媒体时代观众可接收的信息更多,对新闻漫画在艺术层面和内容层面的要求越高,所以,从创作者个人层面来讲,应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技术,熟练掌握绘图的新工具、新技术,而且还应该提高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投入更多的心血将艺术与批判精神结合起来。
从学校层面来讲,目前,在高校中并没有将新闻与美术紧密结合的新闻漫画专业。高校应开设新闻漫画专业或开展相应的专业课程,以专业的方式方法培养和教育学生,为新闻漫画产业输送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
从媒体机构层面来讲,编辑应当给予新闻漫画创作者更多的重视,新闻漫画不是美编为美化版面随手创作的插画,而是一项极具专业要求的任务,所以编辑应当对新闻漫画创作者和文字记者一视同仁,同时,还应该加强记者和新闻漫画创作者的联系,记者采集新闻后及时告知新闻漫画创作者,这样可以尽可能地缩减新闻漫画创作者自己收集新闻和检验真实性的时间,加快新闻漫画的生产速度,提高新闻漫画时效性。
从社会层面来讲,社会也应给予新闻漫画行业更多的鼓励,积极推动我国新闻漫画产业的发展。例如可以成立新闻漫画保护协会,保护创作者的权益;或积极开展新闻漫画展,加深大众对新闻漫画的了解。
(二)拓宽选题视野,强调思想性
画面的美化、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于新闻漫画而言是锦上添花,真正决定一幅新闻漫画优秀与否的决定性因素还是其内容。我国新闻漫画奖所制定的优秀新闻漫画的标准是:反映国内外新闻时事;观点明确;构思新颖、幽默。因此,优秀的新闻漫画必须做到以新闻事实为依据,来源于实际、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人民群众关心的大事小情,不断发挥其针砭时弊、引导舆论的作用。而且,新闻漫画创作者也应当拓宽选题视野。创作者应当从新的视角切入,广泛取材,针对社会各方面的弊病进行揭露和抨击。
(三)在传播上发挥媒体融合优势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许多传统媒体开始寻求与新媒体相结合的实现路径,融媒体蓬勃发展。新闻漫画不再只存在于纸质媒体有限的版面空间中,可依托多种新媒体软件和数字化终端进行传播。
以浙江新闻客户端的《画里有話》栏目为例,该栏目将刊载于纸媒上的新闻漫画通过客户端的方式传播,同时利用新媒体技术,将漫画从静态图片通过技术手段变成GIF新闻漫画,更加多样化的呈现形式能够更好地吸引用户。而且,《画里有话》栏目每周定期更新,也保障了新闻漫画的时效性。
(四)迎合受众需求,做年轻人喜欢的新闻漫画
如今,00后、90后是新媒体行业的主要受众,受众的年轻化要求新闻漫画也需向年轻化方向发展,如果还是固守老的绘画技法、老的呈现形式将无法吸引年轻受众的喜爱,也无法引发年轻人对新闻漫画产生兴趣并吸纳新生力量投身这一行业。
所以新闻漫画可以在视觉传播方面尝试新的表现形式,将水彩、水墨、剪纸、油画等多种工具融合进新闻漫画中,或学习日本或美国的漫画风格,使新闻漫画在视觉上更加时尚。而且,新闻漫画创作者也可尝试返璞归真,将中国的传统艺术与新闻漫画相结合。近年来国漫兴起,《白蛇缘起》《大圣归来》《哪吒》等一系列以中国故事为原型的国漫获得广泛好评,新闻漫画创作者也可尝试从古典文艺取材,将传统故事与新闻事件相结合,创造出更加具有艺术冲突的新闻漫画。
五、结语
总体而言,新闻漫画是将新闻与漫画结合的优秀新闻报道形式,其在纸质媒体时代曾颇受重视,而新媒体“读图时代”的来临给新闻漫画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新闻漫画应适应新的时代变化,不断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妍.新媒体环境下如何用新闻漫画“画”出评论[J].传媒评论,2019(4).
[2]陈益民.融媒体视角下新闻漫画的传播优势与创新思维[J].东南传播,2018(10).
[3]魏跃亲.网络时代新闻漫画的生存与发展[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4]张波.新媒体新闻漫画视觉传播的问题与对策[J].传媒,2016(18).
[5]张滨.新闻漫画要注重新闻性──漫画《洪水滔滔见真情》创作体会[J].新闻知识,2000(5).
[6]季慧娟.中美报刊新闻漫画对比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