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与“说服”

2020-09-17 13:33袁湘玲
传播力研究 2020年12期
关键词:传播群体受众

袁湘玲

摘 要:本文基于传播学领域中的7W模式同说服效果理论,对高校思政性信息的传播模式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高校应如何针对大学生群体实现思政教育认同。

关键词:7W模式;说服效果;思政性信息传播;思政教育认同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2-0026-02

自全国教育大会以来,如何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切实达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应对当下思政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趋向,成为了教育界深入探讨、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通过高校课堂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期对其自有观念产生影响,令其态度产生转变这一过程,从行为模式上来看,就是教师群体通过一系列思政性信息传播活动对大学生群体达到有效说服的过程。因此,以传播学视角,结合运用传播模式及说服效果理论,探究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建构,对助力其实现思政教育认同,就具备了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7W模式下的高校思政性传播

美国学者理查德·布雷多克在拉斯韦尔5W模式的基础之上,将信息传播过程进一步延伸,拓展为7W模式。其间要素增至七种,即传播活动的所处情境、传播活动的当下动机、信息传播者、信息内容本身、信息传递渠道、信息指向受众,同最终达成的信息传播效果。

高校借由课堂形式,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思政性信息传播,其间过程按照7W模式进行划分,与之对应——高校课堂环境即为思政性传播之情境;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提升其明辨能力,正向引导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即为该传播活动的主要动机;信息传播主力自然是承担教学、育人任务的教师群体;传播内容涵盖知识性信息及思政性信息;信息传递渠道为教师所借助的教学媒介,一般兼具多种形式;信息指向受众则是新时代下的大学生群体;在以上诸要素的综合作用之下,传播活动以达成“说服效果”最为理想,以期使大学生群体在接收思政性信息的基础之上达成认同,从而对其思想观念产生积极影响,为日后相应行事判断奠定良性基础。

二、高校思政教育认同的作用机制

信息传播活动所形成的“说服效果”对指向受众而言,主要在四个层面上发挥效用,分别为初始认知层面、情感接纳层面、态度建构层面和行为趋向层面。初始认知层面是受众接收信息时最为直观的表层反应,在当下,受众仍处于信息积累与记忆的阶段;情感接纳层面则是受众对所接收信息的深入反应,在这一阶段,受众开始对信息有所偏好和取向;态度建构层面,则是受众在接收信息形成既有认知之后,受情感因素影响,最终建构而成的一种习惯性反应,这种习惯性反应并非不可转变,而是会随着认知与情感的变化,不断进行建构与解构;最终在以上三个层面的积累、运作之下,受众的行为趋向就会产生变化,从而影响受众的现实行为。

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若想充分发挥思政性信息的“说服效果”,首先便要考量如何综合运用校内的一切教育资源,对整个传播环节进行设计。从传播的情境设置、动机思辨、传播者职能、内容质量、受众群体特性分析到传递渠道,环环相扣。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要注重的不仅是学生于思政方面硬性知识的积累,更要寻求与学生之间情感上有共鸣,态度上相呼应,才能促使学生群体达成思政认同,并对其日后行为趋向产生积极影响。

三、高校思政教育认同的实现途径

(一)思政性课堂情境设置

傳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常以教师单方向进行信息传播为主,学生仅为被动的信息接收者,由此二者在课堂情境之下就极易形成“割裂关系”。往往教师所输出的观念,并未获得学生的深度认同。但由于缺乏进行主观表达的机会,同时又身处于群体环境之下,学生就极易从众,形成“沉默的大多数”。在信息反馈缺失的情况下,教师无法切实获悉学生的真实想法,自然就无从调整教学思路,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因此,思政性课堂进行双向传播的情境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学生的身份可以从信息接收者向信息传播者转变,由被动变主动,由“客体”变“主体”,充分调动其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激发其表达自我的意愿;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堂中的信息反馈及时了解学生观念,适当对其进行正向引导,从而达到思政教育的说服效果。当然,如若这种双向沟通能够适当延伸至课堂环境之外,在课后师生之间仍能保持交流,形成外延式的教育情境就会更加理想。毕竟能够兼具持续性和互动性的传播形式,往往要比单向灌输更有说服力。

(二)明确思政性传播动机

于高校而言,在进行人才培养时,教书与育人同样重要,二者应是相辅相成、互相成就的关系。除却单纯的思政课程,其他公共类课程和专业性课程也应配合进行思政性传播,结合自身课程特点,寻求所在领域同相应思政元素之间的契合点,挖掘深度,拓展广度,将二者进行有机融合,充分发挥自身在思政教育方面的作用。为此,高校的领导层面和教师群体首先就要明确自身在进行思政性传播活动时的目的及其重要性。“由上至下”引领、组织开展集体培训,研读相关文件,领悟国家精神,明确前进方向,不负所担重责。充分发挥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协同效用,将“显性”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全面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建设,传递思政性信息,创造有利于进行德育、美育的优良校园环境,潜移默化的对学生思想进行正向引导,培养出专业技能与优良品格兼具的全面性人才,切实做到“立德树人”。

(三)思政性信息传播主体

承担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群体,在高校思政性信息传播过程当中自然肩负着重要职能。说服效果理论认为,“即便是同一内容的信息,出自不同的传播者,人们对它的接受程度也是不一样的”。这种说服效果上的差异,主要是由传播者的可信度决定的。一般而言,信息传播者的个人品格和专业实力越受到指向受众的认可,其所传播信息形成的说服效果就越强;反之,则说服效果会越弱。所以,教师若要让学生能够认同其所传播的思政性信息,首先教师自身便要具备能够“服众”的高尚品格、良好的教师形象,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政治素养。如此,才能充分调动思政性信息对学生的影响力,使学生产生认同心理。

但这种传播者的高可信度效用也并非一劳永逸。随着时间流逝,低可信度传播者同其所传播的信息内容会逐渐剥离,从而“激活”这部分负面信息的潜在说服力,使其从“休眠”状态下“苏醒”过来,并开始对受众发挥效力。由此可见,在短时间内,传播者可信度对信息产生“说服效果”的影响较大,但从长远来看,信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才是关键。因此,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如何对思政性信息进行内容设置才是重中之重。

(四)思政性信息的内容设置

在设置思政性信息内容时,教师作为该传播活动的“把关人”,首先就要深入考量哪些思想政治素养是当代大学生所需要具备的,又要如何将这些涉及到的思政元素根据自身学科特性切实融入到教学环境当中,而非二者“表里分离”。在此基础之上,再对所要传播的思政性信息做出选择与润色。为达成更好的“说服效果”,润色加工后的信息最好具备以下特性,即幽默性、情感性、形式多样性和内容重复性。

说服效果理论认为,幽默性信息能够对指向受众起到吸引和导向态度转变的作用。也就是说,若教师在传播思政性信息的同时,能够合理运用幽默性信息,这对于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强化其态度改变是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性信息的运用则可以将信息诉诸于感性,从情感层面调动受众心绪,以此推动其态度转变。教师在列举事例辅助教育时,可以在内含思政元素的同时兼具情感,从而使思政性信息得以更深层次的内化。在信息形式上,除字符形式外,综合运用与主题相关性较强的图像形式来传播信息,也能加强其间说服效果。因此,在高校课堂环境当中,教师在传播思政性文本信息和有声信息的同时,也应充分认识到图像载体对学生态度转变的冲击性。而无论是哪种形式的信息,当我们对它进行重复强调时,都有助于刺激受众对该信息的记忆点。只是这种重复性需要注重尺度,若教师在传播思政性信息时过度重复,反而会消减其间的说服效果。特别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群体接收各类讯息的内容之冗杂,渠道之广泛,更使这种“尺度把握”显得尤为重要。

(五)思政性信息的指向受众与媒介選择

身为传播者,必须明确受众群体的特性与切实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运用传播手段对受众进行有效传播。于高校教师而言,这种对大学生群体特征的充分掌握,是其实现“有效说服”的基本前提。作为高校思政性信息传播活动的指向受众,当下的大学生群体,可以说是在新媒体环绕的背景之下成长起来的一代,这就决定了他们在接触思政性信息时的环境也较为复杂。并且,由于长时间接触各式网络媒体,大学生群体已经适应综合运用纷杂多变的媒介形式来获取信息。若教师仍采用过去传统、单调的传播媒介来对其进行讯息传递,就极易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使传播活动缺乏生命力。因此,为了适应这种时代性变迁,实现思政教育认同,高校也应随之不断改进自身的教育形式。在思政性信息传播过程当中,于简单人际传播的基础模式之上,不局限于仅配合使用教室中多媒体设备的传播形式,更要积极摸索、结合运用各种新媒体,如微课平台、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学生日常接触频率较高的媒介,以期使整个传播活动在信息传递渠道上形成立体化建构,全方位契合大学生群体的信息获取途径,使高校传播的思政性信息逐步贴近其生活,获得其认同。

参考文献:

[1]董璐.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粟湘福.基于5W模式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机制研究[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20,34(2):79-83.

[3]邓咏涛.说服传播理论在高校人才培养的思想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人才,2010(22):115-116.

猜你喜欢
传播群体受众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达到群体免疫,没那么容易
“小团体主义”帽子不要随便扣
调查
中间群体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注意力 约会力 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