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徐虹 郑大立
摘 要 依据雷达对抗要素,运用模块化开发模式,设计了一种基于GIS的雷达对抗仿真系统,具有探测范围分析、干扰范围分析、干扰效能评估、雷达信号模拟等功能,实现了雷达对抗与GIS的有机结合,给雷达对抗场景仿真分析带来极大的方便。
关键词 雷达对抗;仿真系统;GIS
前言
雷達对抗设备对目标雷达进行探测和干扰,降低其工作效能,阻碍其正常工作,为了更好地对雷达对抗分析进行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的雷达对抗仿真系统,将地图、数据和交互环境三者有机结合,对雷达对抗各要素进行仿真分析,以直观的可视化方式将仿真场景和结果展现给用户,给雷达对抗场景仿真分析带来极大的方便。
1系统设计
系统根据雷达对抗要素分为三部分,分别为对抗设备、目标、交互环境,组成每个部分的子系统有若干个,根据功能对子系统进行详细划分,分成多个模块。系统采用模块化开发模式,从模块、子系统逐步实现形成系统。对抗设备、目标、交互环境主要构成部分见表1,各子系统主要构成部分见表2[1]。
2系统功能及实现
2.1 仿真场景建立
新建一个场景,在GIS地图上标绘雷达对抗设备位置,设置设备类型、设备工作参数,可设置为不同类型的雷达对抗设备,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仿真需求。在GIS地图上标绘目标飞机,飞机上挂载1个或多个目标雷达。可通过地图测距工具测量场景中雷达对抗要素的距离,通过地图通视工具查看场景中地形情况。
2.2 探测范围分析
在探测范围分析界面,选择对抗设备类型,设置接收机灵敏度为-60dBm,选择目标雷达类型,设置发射功率为20kW,工作频率10GHz,可计算得出对抗设备探测距离为400km,在地图上以对抗设备为中心,绘制一个半径为400km的探测范围[2]。
2.3 干扰范围分析
在干扰范围分析界面,选择对抗设备类型,设置干扰功率为500kW,发射波束为32,可计算得出对抗设备干扰距离为200km,在地图上以对抗设备为中心,绘制一个半径为200km的干扰范围。
2.4 干扰效能评估
①在干扰效能评估界面,不选择干扰样式进行仿真,绘制目标雷达原始探测范围;②选择噪声频率调制干扰进行仿真,中心频率10GHz,噪声带宽80MHz,接收时间10us,发射时间10us,调制频率20Hz,绘制目标雷达探测范围;③选择随机假目标进行仿真,起始时间50us,终止时间100us,速度10m/s,调制频率1000Hz,假目标数量3,绘制目标雷达探测范围;不同的干扰样式,得到不同的干扰效能图,并绘制在GIS地图上。
2.5 雷达信号模拟
在GIS地图上绘制目标飞机及航迹,启动雷达信号模拟,目标飞机沿着绘制的航迹飞行,同时模拟产生雷达信号,当携带雷达的目标飞机到达对抗设备探测范围内,对抗设备会探测到目标雷达信号,并显示在探测信息表格。
3仿真结论阐述
3.1 探测范围的影响因素
雷达对抗设备的探测范围,主要取决于自身接收灵敏度,以及目标雷达发射功率和频率。因此,可根据对抗设备的类型,即不同接收灵敏度、不同探测频率、不同探测距离的设备,部署在不同的位置,以实现最大的雷达对抗效果。
3.2 干扰对目标雷达的影响
对于目标雷达,干扰对其影响巨大。仿真结果表明,噪声频率调制干扰对目标雷达最大作用距离具有很大的降低作用,可以探测到的区域会明显缩小;随机假目标干扰则可迷惑目标雷达,降低其检测概率,因为比起真实目标,假目标信号的幅度一般比较大,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能有效保护真实目标,降低发现真实目标的概率。此外,通过适当调整假目标数目,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干扰作用,高效融合各种干扰方式,采用组合干扰,则所产生的干扰效果会逐渐突出,可实现预想的结果[3]。
4结束语
本文从实际雷达对抗需求出发,设计并实现了雷达对抗仿真系统,重点解决了雷达对抗中各要素与GIS之间的融合问题,实现了仿真场景和分析结果可视化展示,经过仿真分析表明,雷达对抗仿真系统可对雷达对抗场景进行有效的科学验证,对真实雷达对抗设备的探测和干扰效能具有非常重要的评估作用,与此同时,雷达对抗仿真系统还通过信号级的形式来模拟雷达对抗过程,可对真实的情况进行有效反映。该系统易用性、稳定性和可扩展性较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刘钦,刘峥,谢荣.防空雷达网对多隐身目标的协同检测与跟踪[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3,35(3):601-607.
[2] 徐海全,王国宏,关成斌.基于GIS的雷达网抗干扰效能评估系统设计[J].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11,26(4):419-421.
[3] 程彦杰,马辉,徐宙.无人机分布式干扰对防空雷达探测能力的影响[J].指挥控制与仿真,2014,36(3):9-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