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燕燕
福建濒临环中国海中段的台湾海峡,拥有数千年向海洋发展的历史。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泉州、福州和漳州,都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云帆高张的海船从这里出发,将古代中国精美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远输世界,也带回了香料等诸多域外商品。海上丝绸之路的商贸往来,也带来了文化的互促互进,孕育了独具特质的闽南文化。
由中国航海博物馆与福建博物院联合主办的“东南枢纽、丝路核心——福建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展”在中国航海博物馆开幕,展览荟萃近两百件福建海丝文物精粹,跨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讲述中国航海文明的起源,见证跨越千年的海上丝绸之路,向观众全面展示福建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独特历史地位及其孕育的灿烂文化。
● 千古流香
泉州古称刺桐,唐代时便是中国四大名港之一。宋元时成为“东方第一大港”,当时的泉州港帆樯林立,商贾云集,一度出现“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盛况。1974年,福建泉州后渚港出土了一艘南宋古船,其船型为“福船”类前身,应为福建本土制造。尖底、多桅、三重木板,是适宜于远洋航行的海船,复原后长度应为34、宽度11、深度4.21米,容载量极大。南宋后渚港海船的发掘与该船发现的大量香料向我们印证了宋代福建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
据出土文物和科学考证显示,这艘古船从东南亚贸易归来后沉没,包括香料药物、陶瓷器、铜铁器等,其中未脱水香料重达2350公斤,因此也被称为“香料船”。两宋时期我国的出口商品以铜钱、绢帛和瓷器为主,而香料是输入中国的重要大宗货物。据《宋会要辑稿》载: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从占城运进泉州的商品,仅香药一项即有沉香等七种,共六万三千三百三十四斤,玳瑁六十斤之多。宋朝初年,泉州进口的香药种类达44种以上。各类进口香料极大地丰富了中国香文化的内涵。除了考古发现的香料以外,考古发现出土以及传世的香具,也可以一探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香料贸易和香文化的发展。
秦汉时期,随着海陆交通的拓展及延伸,包括檀香、龙脑等更多来自海外的名贵香料进入宫廷。从考古发掘来看,香料最迟在汉代就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进入福建,并在闽越贵族阶层广为流传。两汉时期,福建地区就偶有发现熏炉,大部分来自于闽越贵族墓葬。蒲城金鸡山汉墓出土的西汉陶熏炉器身,豆形,盖顶有鸟形钮,盖上分布均匀的几何形出烟孔。广州西汉南越王墓、长沙马王堆也出土过同一类型的熏炉,为熏炉的早期典型样式。根据广州西汉南越王墓葬资料可知,这种熏炉是一种专用于燃熏香料木的香具。
西汉中后期,博山炉广为流行,与扁平的豆形熏炉不同,博山炉炉腹深圆,其样式与新的香料品种有关。本土产的香料多为草本类,如香茅、茅草,浅腹敞口更利于香草的充分燃烧,而随着外来树脂类香料的输入,沉香、苏合等脂类香料不能直接燃烧,炉腹深圆是为了防止木炭阴燃,使得香料缓缓燃烧,香气浓郁。东汉乐府诗云:“博山炉中百和香,郁金苏合及都梁。”
六朝时期,福建地区考古发现的博山炉数量众多,材质以青瓷居多。这不仅与汉晋之后福建地区生产技术的发展有关,也与佛教信仰的发展有关。南朝时期由于统治者的大力推动,佛教兴盛,博山炉也被作为法器广泛应用于佛事中。“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焚香时轻烟缭绕,有如置身仙境,其独特的造型寄托了人们对于海上神山蓬莱等的美好想象。
至宋代,伴随着大宗香料的进口,上层社会的崇香风气渐渐影响至民间,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甚至出现《香谱》等关于香的专著,详述香料分类定名、产地、性能和使用方法。香事的普及催生了宋代形制多样的熏炉,材质也以更为价廉物美的瓷器为主。南宋蒋祈《陶记》记载了各种造型的青白瓷香炉,“曰猊、曰鼎、曰彝、曰鬲、曰朝天、曰象腿、曰香奁、曰桶子”。兽形熏炉在宋代最常见和典型的造型即狻猊,即狮子。
狮子熏炉也是元代熏炉常见造型,元代至明初,宫廷及外销均有该类品种。福建南平窖藏出水的元代狮子铜熏炉与新安沉船出水遗物的一件整体造型为狮子的熏炉极为相似,又称为“狻猊出香”。全器由头于颈部作子母口套合为盖和兽体组成,体中空,熏烟可由张开的兽嘴连通插入的尾部徐徐吐出,缭绕上升,造型生动别致。
● 以铜为镜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铸造和使用铜镜的国家之一。铜镜是古人重要的生活用品之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其一面经精细打磨后可清晰照面,另一面往往饰有丰富多彩的图案。汉代铜镜在克拉地峡等海上丝绸之路要道上屡有发现,“黑石号”沉船曾出水真子飞霜唐镜,都说明铜镜是丝路外销的重要货物。
纹饰中的海兽与葡萄都是舶来品,见证了辉煌丝路上的繁荣贸易。海兽葡萄纹镜不仅存在于我国南北方的广阔区域,而且在今天的日本、朝鲜、伊朗、蒙古、俄罗斯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发现。海兽葡萄纹镜融合了中外文化的诸多要素,充分体现了海上絲绸之路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鉴、兼容并蓄。
● 紫瓯天味
宋代饮茶之风蔚然兴起。“喜共紫瓯吟且酌”,在福建地区,作为皇家贡茶的北苑茶与“闻声宇内”的黑釉盏珠联璧合,促成斗茶之风的兴盛。茶叶逐渐成为中国特有的重要外销商品之一,同时茶文化也深远影响了日本等周边国家。
建窑是宋代著名窑口之一,窑址位于福建省建阳市。建窑始于晚唐五代,至宋代极盛,以烧制黑釉瓷盏为主。因窑变而产生“兔毫”“鹧鸪斑”“曜变”等美丽纹样,是建窑茶盏最重要的特色。
建窑黑釉盏的流行,与宋代风靡的斗茶风俗息息相关。《茶录》说“茶色白,宜黑盏”,建盏的“重、大、黑”特点恰符合斗茶的需求。建盏的厚重沉稳,易于茶筅搅拌,口大底深,方便搅拌后观赏,釉色深,衬托白色的汤花,显得黑白分明。建盏曾远销东亚,对日本茶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绮罗不减蜀吴春
福建丝绸业历史悠久,考古出土的大量陶纺轮表明,早在四五千年前的原始社会,福建先民就已经开始从事纺织活动。唐五代至宋元,泉州作为重要的贸易港口,海外贸易需求增大,刺激了当地丝绸纺织业的发展,不仅生产规模大,而且产品以质地优良取胜,其丝织品式样丰富,花色艳丽繁多,深受海内外欢迎。
元代泉州成为我国丝织业的中心之一,刺桐缎享誉世界,远销20多个国家地区。福建地区的丝绸制品有“绮罗不减蜀吴春”之誉。外销品种包括绢、生绢、白绢、缬绢、五色绢、建阳锦、象眼、白布、红吉贝、五色茸等。
1975年,福州浮仓山北坡发掘的南宋黄昇墓出土了南宋时期女式衣饰、衣料、被褥等丝织品三百余件,织物绚丽的纹饰和轻柔的质地,都展示了宋代高超的丝织工业水平和优良的纺织技艺。虽说历经千年,但绝大多数的丝织品和服饰保存较好,衣料纹路与精美图案均清晰可见。
黄昇墓随葬的服饰和丝织品在面料上囊括了古代各种高级织物:绫、罗、绸、缎、纱、绢、绮,且服饰面料的织造技法十分高超,采用粗细纬轮流投梭的织造法,以细纬衬地、粗纬起花,充分表现出花纹的丰满和立体感。提花织造的纹饰有暗花、小提花和大提花。花纹有牡丹、芙蓉、山茶、梅花、荷花、玫瑰、卷草等十余种,而以牡丹、芙蓉为主。布局自然,层次分明,争妍竞放,引人入胜。
● 文化之舟
伴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商贸往来,古波斯、阿拉伯、印度和东南亚诸多文化在福建广泛传播,与中原文化、古闽越文化交汇,孕育出独具特色的闽南文化。
唐福州球场山亭记石碑原址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冶山南侧,1958年修鼓屏路时发现该残碑,宽0.9、残高0.6米。碑正面刻冯审撰记;碑背面刻裴次元诗及序。该碑记载了福州太守裴次元修建马球场的过程及福州风物,其中提到当时已有大批异域来客在此聚居,展现出一幅当时福州繁荣昌盛、蓬勃发展的生动画面。
古代泉州既是东西文明的重要交汇点,也是多种外来宗教的传播中心之一。许多西亚、中亚人经“海上丝绸之路”来到泉州。泉州现留存有伊斯兰教石刻约百件,包括景教在内的基督教石刻大约30余方。景教是唐代对拜占庭帝国国教基督教之宗派“聂斯托利派”的称呼,其教徒主要来自西亚和中亚地区,也有随蒙古军队南下的西北民族以及当地的漢族。这块泉州出土的元代莲花十字纹墓碑两侧为花瓣形,向上渐窄收至顶尖,碑上方阳刻十字架一枚,十字架下阳刻莲花纹和云浪纹,是典型的景教徒墓顶石刻风格。
来自不同国度、不同文明的人们汇集到福建地区,带来了各自的文化观念、宗教信仰、艺术风格,在这里以自己的方式贸易、生活并逐步融入当地。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商贸之路,也是承载着文化、艺术交流的和平之路、人文之路,对世界文明的进程产生了巨大推动和影响。
(作者为中国航海博物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