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生
出于新冠疫情防控的需要,中国采取了严格的隔离措施,包括为防境外输入风险而调整了国际民航相关政策,西方一些舆论据此认为中国有主动“脱钩”世界的迹象,这是一种误解,事实上,中国在形成国际国内双循环新格局战略安排下,正积极推动新一轮全球化,与全球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上更紧密挂钩。
新冠疫情暴发以前,全球化就已处于收缩倒退过程中,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就已处于收缩调整过程中,全球贸易投资和实体经济就已处于收缩减速过程中。疫情的暴发与蔓延,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加剧了这三个过程。
中国作为全球化的积极推动者、参与者和贡献者,世界和平与发展及现有经济秩序的维护者、遵守者和推动者,在疫情暴发以来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了较为严格的防控措施,包括涉及国际民航和人员往来的一些政策调整,体现了一个大国的负责、担当和作为。当前全球累计确诊病例已接近3000万例,美国累计确诊病例已接近680万例,更说明中国采取严格防疫抗疫措施的合理性、必要性和科学性。以全球化收缩为背景,以疫情被政治化意识形态化为场景,以抗疫中表现出来的文化差异误读为现实,对中国严格隔离措施的主动“脱钩”解读是不正确的。今年两会期间中国提出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一些西方媒体亦片面误读为中国在战略上打算主动“脱钩”,同样严重违背了事实。
全球化虽处于收缩倒退之中,但中国仍然致力于大力推动新一轮全球化。中国为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在9月初成功举办了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共有来自148个国家与地区的2.2万家企业和机构线上线下参展。中国还在积极筹备第三届国际进口博览会和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收缩的情况下,中国仍然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实施对外“走出去”战略。中国是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在贸易活动背后,相当一部分是以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紧密联系为依托。据此,我们可以说,在全球贸易投资、制造业收缩的情况下,中国仍在致力于促进全球贸易投资增长的机会,也就是进一步加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紧密合作联系。这条路并非一帆风顺,中国将面临强大的“脱钩力”,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全球化收缩的浪潮。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笃定顺应全球化的历史大势,力所能及作出应有的贡献。
新冠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传染病大流行,中国一方面采取严格措施防控疫情,另一方面积极恢复生产生活,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中国所构筑起的这条疫情防控坚固防线相应会以社会生产生活政策的调整为前提,这就涉及中国民航尤其是国际民航政策的灵活调整,尤其是在国外疫情肆虐的情况下,疫情防控的重点势必对准境外输入的风险上来,这在管理上对民航提出较高要求。
全球范围疫情短时难以有效控制,将会是一场持久战,航线管控放松就难防境外输入风险,航线管控过于严格又会阻碍中国与外界的交流,因疫情造成的被动“脱钩”状态走向长期化。这需要民航管理部门灵活适度进行调整,同时去除过多行政命令的干扰,代之现代化治理的手段。在目前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科学防疫抗疫是最重要的原则。航班的安排、旅客的防疫措施、中外人员交流以及会议的安排,都需以科学手段防控疫情为主线,更多以尊重科学常识、科学规律、科学基本逻辑,尊重公共卫生领域专家的意见,结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化、数字化技术,做好精准防控。
世界正处于一场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拔河之中,中国正与力主“脱钩”的力量进行较量。在这场较量中,我们需要最大限度地争取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更客观全面的认知,增强战略互信,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实现紧紧挂钩。▲(作者是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