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火山上的村堡

2020-09-16 06:33李海亮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2020年8期
关键词:熔岩员外古堡

李海亮

阳高县有一个大辛庄,村子坐落在火山熔岩上,村傍流淌着美丽的桑干河,村里建有古堡,古堡虽已衰败,却仍彰显着昔日的辉煌。

壮观的火山熔岩

在一个赤日炎炎的夏日,我们一行几人前往大辛庄观览。从远处看到,村民住的大部分是砖瓦房,走进村庄偶尔有一两声狗吠声,街上稀稀疏疏地走着几个村民,显得有点冷清。带路的朋友将车停在村子的中央,一下车眼前的情景即将我惊呆!村里到处是火山熔岩,有火山熔浆流淌的一圈一圈的流纹岩,也有一层一层的火山熔浆断裂面。村子就建在火山熔岩之上,且几乎所有房子都以火山石奠基。

据专家考证,这里大约在距今74万年前开始火山爆发,经过三期反复喷发,约40万年前进入火山活动高潮期,约10万年前停止了喷发,形成了今天的天然景观。火山爆发时其景观相当壮观,浓烟滚滚,火光冲天,轰鸣如雷,山崩水涌,岩溶喷出地表,待火山爆发停止,岩溶冷却,形成熔岩瀑布、熔岩旋涡、翻花熔岩等火成岩地貌景观。造就一座座石丘,一幅幅石幔、一朵朵石花,像一件件盆景,玲珑俏丽,十分精美。昔日气势雄伟的火山,到熔岩流凝成的石山,幽静而神秘。

神秘的古堡

村子西北耸立着一座高高的土墩,显然是破败了的古堡墙,村东北则留有完整的堡墙,说明旧有的村子是被堡墙包围着的。

在大城堡的东侧又建有一座方型小古堡,小古堡是镶嵌在大古堡墙内的,小古堡东南留一个小门,那门相当狭窄,两人相向而过还需侧身,跨高不足1.7米。古堡门前汉白玉碑上刻着:“明代古堡-阳高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堡内别有一番洞天,院里青石铺地,紧靠堡墙的北面与东面各建有土窑。堡墙上石碑刻有“古堡简介”,古堡原名“孤寨”,明嘉靖年间(1522—1566)由员外解铭主持修筑,古堡占地2426平方米,寨内面积约900平方米,墙厚1.5—8米不等,底部墙宽为8米,墙高12.2米。外观雄伟古朴,风格独特,为全封闭堡式建筑,堡体由夯土、糯米湯筑成,原为石砌寨门,坚如磐石,古时为大辛庄军事设施。因为这里为“凤凰觅食”之地,故解员外建土堡久居于此。明朝初年,干戈四起,贼盗纷生,解员外在旧堡东侧新筑一堡专藏金银细软,老小家属。因当时灾害频繁,每逢盛夏,水患不断,漂浮物受阻迂回,淤积日久,腐烂发臭,解员外为造福百姓,耗金千两,疏通河道,因其献身疏财,感动上天,除夕之夜,得道成仙,古堡也因此颇具灵气。历经500余年,小古堡仍保持基本完整。

现有一老者看守古堡,就住在古堡北侧的窑洞里,正屋墙上挂着一帧精致的画像,据称为“解员外”画像,挂像下方的穿衣镜、柜子、椅子都古香古色,西侧窑洞是其卧室,炕上摆着的柜子虽落满尘土,却仍能看出是古物,东侧的窑洞炕上也放着柜子,却也是古董。我虽不识古董,但凭直觉,屋内的摆设好像是古堡原住居民的物件,都价值连城。

院子中央有一个石碾子,想当年人们为了避祸,而居于这狭窄清静的世界,他们要生活,要繁衍生息,碾子就是必备工具,时隔若干年,那碾子还完好地躺在那里。

据看堡的老人说,“文革”前大古堡四面的土墙尚存,土墙围成一个长方型堡寨,西南角为寨门,后来寨门被拆除,土墙被挖开被摊平,仅剩残垣断壁,只有这小古堡巍然挺立。老人叹道,河畔古堡历经久远,人为毁损实在可惜。

衰落的深宅大院

村中有一排极讲究的院落,但大多大门深锁,锁子锈蚀斑斑,从门缝中望去,院内破败不堪,野草长的有一人高,说明已久不住人。只有一处院落的大门敞开着,从大门进入,一帧漂亮的照壁横亘在眼前,显示其往昔的富丽堂皇。原来这里是规整的四合院,然而东房顶已被掀去,只留了两面的墙壁。从东边能透空看到村外的田野,南房的墙壁也不存在了,西房也早已颓废,北房顶被掀的一塌糊涂,但房内的土炕还是完整的,墙围画破损严重,但残留部分其精美程度还是会使人叹为观之。从房屋梁柱上,还能看到雕梁画栋,曾经气势非凡。

想像其它几处院子也是这个情形吧。

这是几个规模宏大的院落,大多为明清时代所建。大院的户主是几个富人,从他们住的院落紧挨,极有可能是父子或者兄弟,院落中曾经热闹非凡。然而现在这里静悄悄的,又仿佛那些金碧辉煌、那些声音、那些香味都存留在空气里,你要是用心观察,仔细嗅一嗅,还是能感觉出蛛丝马脚。院里曾经有老人小孩太太小姐,应该还有丫鬟长工短佣,珍珠宝玉锦衣玉食,香车宝马川流不息,灯光辉煌气魄非凡。耳边隐约飘逸着主人的呵斥声,女人们嘁嘁私语声,驴马的嘶鸣声,小孩的哭闹声。似能嗅到饭菜香味,女人们胭脂的香气,草料味,长工的汗滓味……

噢,那辉煌的一切都烟消云散了,他们挪到了更为富裕的地方亦或城里闹市。他们将这里能带走的都带走了,不能带走的恋恋不舍地留下来,临走他们一定多少次回过头看了又看,即使走了若干年,说不定还回来过若干次,终于在最后一次,他们将大门锁上,再也不回来了。到了新的地方后,他们会无数次地谈起大辛庄往事,谈起火山熔岩,谈起在河里戏水,谈起田野的美好景致,谈起古堡……

风光旖旎的桑干河

从古堡处出来,往村北河畔走去,一条绵长峡谷横亘在眼前,两岸是嵯嵯岈岈、奇形怪状的火山熔岩,熔岩上有许多山洞,有像张着大口的怪兽,有像动物的眼睛窥视着人间,几十只楼燕清脆响亮地鸣叫着,从不同的洞里飞进飞出。中间是碧波万顷的河流,经河水百万年洗刷,形成百余米宽的天然奇峡,峡内杨柳依依,绿草茵茵,溪清崖翠,黑色巨石星罗棋布,汩汩泉流环绕其间,是一方如诗如画的天然胜景。

带路的朋友说这是桑干河,哦,这就是桑干河!这才像是桑干河,因为桑干河上游大部分是干涸的,难以看到水流。在河流的中游有一条瀑布,那瀑布横冲直撞地从高处落下,散落在河里。那天天气晴朗,我们看到的是浩浩汤汤、潮平岸阔的桑干河,玉带般的河水环绕,各种花树掩映,水质清冽,清波荡漾,很有点“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气象。火山倒映在河水中,隐隐绰绰,似海市蜃楼般美不胜收!

在火山熔岩的夹缝处建有一座寺庙,因建在火山熔岩的石缝间,便显得逼窄而有气势。朋友告诉我们,这就是洪门寺。据说洪门寺始建于隋末,寺庙依山开辟,依崖开窟,天然洞窟和人凿洞穴相辅相成,建有佛殿、玉皇阁等,其构思之奇、设计之妙令人称道。沿着水泥路蜿蜒而上,山腰处视野开阔,桑干河仿佛来自天外。穿行而上,悬崖峭壁上建有通道,连接石洞,洞中幽暗,深入其中,使人不知身在何处,赫然天光一线,竟已到达洪门寺之顶。有七律一首题洪门寺:穿岩凿壁笑凡尘,地缝天开做庙门。槛外桑干流逝水,崖前日月绘晨昏。通仙妙手凭民力,慧眼泥胎仰圣恩。善客只知佛有信,求神不见自由身。

前方山崖延伸直达河边,山体中空,宛若巨象长鼻吸水,称为"象鼻",很像桂林象鼻山,查阅史料原是龙门桥三孔桥洞中残存的一孔。据《大同县志》载,龙门桥为当地人解铭所建,凿石中流,上为舆梁,下穿三洞。明嘉靖年间,巡抚侯铖题曰:"小龙门",后毁于战火,建国后河里修建了大坝。

穿过象鼻再看,更有大精致大惊喜!站在这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盆景里,望蓝天,看白云,闻花香,听鸟鸣,与火山相依,与河流相偎,与花草相伴,赏心悦目,惬意非常,很有反璞归真之感。

金吾西坠,我们道别大辛庄,踏上归途。回味着火山庙宇,古堡大院,感慨万端!特别是那玉带般的桑干河,九曲回肠,像悉心串起的美丽珍珠,哺育了大同地区的儿女。新的时代,桑干河必定会赐予人们新的生机与活力!

猜你喜欢
熔岩员外古堡
勇闯死神堡
民间传说
古堡
熔岩灯
牡丹花的启示
熔岩灯
名画悬案
“员外”指的是什么人
熔岩入海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