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创新思维在科学教育活动中的体现

2020-09-16 12:01程东方
幸福家庭 2020年11期
关键词:大树科学幼儿

程东方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思维又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因此,如何在科学教育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是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兴趣是幼儿认识世界的动力。幼儿天生好奇好动,特别喜欢新奇事物,对感兴趣的事物就会看个不停,仔细地观察,向教师、家长询问有关的问题,直到自己认为懂了才肯罢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因此,在组织科学教育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多种形式,如变个魔术、做个实验、猜谜语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充分调动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萌发主动探索、创新的想法。

鼓励幼儿质疑问难

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幼儿提问表明他在对事物进行探索、思考,在寻找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这正是思维的表现形式,也是幼儿创新思维的开端。

质疑问题本身就蕴含创新思维的火花,也是创新的起点。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疑问才能提高,有疑问才能思考,有疑问才能进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鼓励幼儿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大胆提出问题。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幼儿在一开始就提出问题。如进行“食物旅行”活动时,教师在一开始就让幼儿质疑。他们会提出食物怎么会旅行,食物在旅行过程中会经过哪些地方,为什么食物从口中吃下去后会变成大便由肛门排出等一系列问题;也可以在活动的过程中让幼儿质疑,如“观察大树”活动中,幼儿会问为什么树皮会裂开,里面白色的是什么东西等许多问题;也可以让幼儿在活动后质疑,如在完成“我的身体”活动后,有的幼儿会问我的骨头是怎样生长的,心脏为什么会跳动等。

开展语言描述训练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可以促进思维发展。

1.在语言描述训练中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联想能力。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可以观察物品的形状、颜色、大小,联想物品的用途;可以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联想人物的心理活动;可以观察小动物的外形,联想小动物的运动方式。

2.在语言描述训练中培养幼儿的“说”“听”能力。幼儿观察之后,一般都要进行描述。在描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重点训练他们说的能力。在一名幼儿描述时,教师可以让其他幼儿仔细地听,听一听他的描述与自己的观察是否一样,有哪些不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描述方法,或想进行哪方面的补充。这样可以训练幼儿听的能力。

3.在语言描述训练中丰富幼儿的想象力。时期是想象力最活跃的时期,儿童的想象力是儿童探索活动和创新活动的基础。所以,在语言描述训练中,教师应引导幼儿充分发挥想象能力。如在“走进春天”主题活动中,当幼儿到大自然中观察花草树木、昆虫等时,教师让幼儿讲述春天的美丽,并鼓励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想象一下小草与大树、花儿与蝴蝶之间会发生什么事,然后根据自己的想象创编一个有趣的故事。

4.在語言描述训练中培养幼儿的求异思维。在语言描述训练中,教师要求幼儿不模仿、不重复别人的句子,从一开始就让幼儿对同一问题要从不同角度思考,要求他们在对事物特征或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时,尽量不重复别人的语言,用不同的观察点描述,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如观察大树时,大部分幼儿都是围绕树的特征和树上有什么,个别幼儿却从树在幼儿园中有什么作用来进行观察分析和描述。

开展动手操作活动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儿童的智慧在儿童的手指尖上,手是儿童思维的镜子。手的动作是和思维活动直接联系的,信息从手传导到大脑,又由大脑反馈到手,二者之间是双向联系的,这种联系越多越能促进幼儿动手和动脑能力发展。因此,积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对于思维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如在进行“量量大树有多粗”的活动时,有的幼儿直接用软尺测量出来,但有的幼儿没有软尺,用直尺却不容易测量,经过动手操作,他们发现用绳子或长纸条测量,再用直尺测量绳子或长纸条的长度就能知道大树有多粗了。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教师还应该注意要用积极、肯定的态度来评价幼儿的活动,鼓励他们动手操作,大胆创新,不断在活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幼儿的创新思维。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陈庄镇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大树科学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大树的日常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大树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大树的梦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