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尔塔会议有趣细节

2020-09-16 06:31约翰·托兰刘永刚
领导文萃 2020年17期
关键词:丘吉尔首脑罗斯福

约翰·托兰 刘永刚

1945年2月,美国罗斯福、英国丘吉尔和苏联斯大林,三个大国首脑举行雅尔塔会议。

会议的第一天,结束时,罗斯福总统设正式晚宴,款待他的两位同行、三国外长和几位首席政治顾问,共14人。

宴会上摆的是俄国和美国的佳肴:鱼子酱、鲟鱼、俄国香槟,美国南方风味的烤鸡、炒菜和肉酱。

席间祝酒数十次。时任美国国务卿斯退丁纽斯写道:斯大林喝了半杯伏特加之后,悄悄在杯子里加了白水。

首腦之间互相揶揄。

罗斯福对斯大林说:“有一件事,我想告诉您。两年来,丘吉尔首相和我交换了许多电报。我们每次提到您,总是称您‘约大叔。”(编者注:斯大林全名为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斯大林板着脸,生硬地问罗斯福这话是什么意思。美国人没听懂,但从语调听去,也猜测得差不多。等待译员翻译的时候,大家感到特别尴尬。

最后,罗斯福解释说,这是个亲切的称呼,并叫人把杯里续满香槟酒。

“是不是该告辞了?”斯大林问道。

罗斯福叫了起来:“没有,还早呢。”

元帅冷冷地回答说,天已很晚,他还有些军务要处理。

美国征兵署主任詹姆斯·贝尔纳斯打圆场说:“无论如何,既然可以称我们为山姆大叔,那么约大叔的说法又何妨呢?”

时任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善于息事宁人,转过身来对他们说:“请别误会,元帅在和大家开玩笑。这种称呼,两年前我们就听说了。全俄国都知道你们称他为‘约大叔。”

斯大林到底是真的恼火了,还是装作恼火?这一点不得而知。但是,他答应留到22点半。

实际上,斯大林兴致一直不错,到23点30分才起身告辞。当罗斯福和他离开宴会厅时,他们还兴致勃勃呢。

既然军事首脑已经完全达成协议,西方政治首脑就无需再解决任何问题了。接下来,首先是首相和总统间的热烈交谈。

一个小时以后,罗斯福转向丘吉尔,笑谑地说:“这是一个很好的会议。温斯顿,如果你回到巴黎再做一次演说,告诉法国人,英国人想用美国的物资再装备25个法国师,那就不大好了。”

丘吉尔笑着抵赖说从未干过这类事,但是总统对他说,自己有“一沓文件”证明他确实在魁北克会议以后发表过此类谈话。

“不管我在巴黎说了些什么吧,我是用法语说的。”丘吉尔回避说,“当我用法语说的时候,我从来就不知道我说的是什么,请你不要介意。”

罗斯福讲了一个关于三K党的故事。

有一次,南方一个小镇的商会会长请他吃饭,他问起坐在他两侧的人——一个犹太人,一个意大利人,是否是三K党成员,主人回答道:“噢,是的,但他们都是很好的人,每个居民都认识他们。”

罗斯福指出,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说明抱着种族、宗教信仰或者其他偏见,是难以了解人的。

“很对。”斯大林赞同地说道。

(摘自《最后一百天:希特勒第三帝国覆亡记》)

善  意

◇ 南台人

“但愿世上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此乃旧时药店对联,几近菩萨心肠。旧时,文印社挂有“敬惜字纸”的匾额,酒家店堂内张贴对联“进门只道千杯少,出店方知一盏多”……在传统商业伦理中,不乏为消费者考虑的善意。如今商家挂的却多是“招财进宝”类的招牌。

(摘自《今晚报》)

猜你喜欢
丘吉尔首脑罗斯福
世界女首脑
参照 借鉴 提升——中美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罗斯福新政”
换个角度看历史——以《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为例
罗斯福的壮举
解析韩国谈话类综艺节目——以《非首脑会谈》为例
段子里的丘吉尔
段子里的丘吉尔
罗斯福与戴高乐的恩恩怨怨
丘吉尔的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