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香
旺苍县农业农村局,四川广元
旺苍县地处四川盆地北缘,米仓山南麓,相对海拔380~2 281 m,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5 ℃,年均降水量920.9 mm,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热资源丰富,无霜期较长,山地气候明显。旺苍县境内山、丘、坝兼有,农作物种类多样,区域性强,属于种质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2018 年,旺苍县被列为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系统调查重点县。
2018 年,笔者完成了县内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和征集工作,主要包括粮食、油料、蔬菜、果树等栽培作物地方品种及野生近缘种的种植历史、栽培制度、分布范围、主要特性及农民认知等基本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征集各类地方老品种和野生近缘种样品,旺苍县征集到34份农作物种质资源,其中,23份样品寄送到四川省农业科学院。2019 年,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10 名专家组成的“四川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系统调查与抢救性收集行动第2 队”赴旺苍县开展了为期5 d 的农作物种质资源系统调查与抢救性收集工作,笔者全程参与,共收集到农作物种质资源98 份,其中,粮食作物资源58 份,经济作物资源40 份。经过普查和系统调查,花苞谷是旺苍县内具有代表性的粮食类种质资源,经专家鉴定合格后将上交国家种质资源库种植繁衍和保护[1]。
根据《旺苍县农业志》记载,20 世纪50 年代~60 年代初,县内种植硬粒型地方种玉米,其中面积较大的就有花苞谷[2],距今约有70年的种植历史。
经旺苍县农业农村局2018年普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2019年系统调查发现,花苞谷主要分布在旺苍北部山区,面积较大的有麻英乡和大德乡、大河乡、万山乡、水磨乡、英萃镇、天星乡和福庆乡等乡镇。
花苞谷生育期较短,春播120 d 左右,夏播100 d 左右,品质较优、抗病力强、适应性广,具有早熟、耐寒、产量比较稳定等优点。经农业农村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成都)检测,花苞谷花青素总含量为50.300 mg/kg,杂交玉米花青素总含量为0.173 mg/kg,花苞谷花青素含量是杂交玉米的290.75倍[3]。
当地农民认为花苞谷可以自己留种,抗旱能力强,不易感病,节约种子成本,目前产量稳定在6 000~7 500 kg/hm2。20世纪50 年代~80 年代,花苞谷是旺苍县北山农民的主食。随着社会发展,花苞谷没有被淘汰,而是沿用至今,农民将其做成玉米珍食用,或者做成米豆腐,自带糯性,有清香味,是美味的川北家常菜;同时,花苞谷也用作家畜禽饲料。
从1956~2018 年,随着气候、自然环境、种植业结构、土地经营形式的变化,花苞谷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但是单产逐年提高。1956 年,全县花苞谷种植面积800.0 hm2,公顷产量1 425 kg;1981 年,全县花苞谷种植面积533.3 hm2,公顷产量1 575 kg;2014 年,全县种植面积仅有67.0 hm2,公顷产量6 000 kg。随着2018~2019年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和系统调查,旺苍县大力宣传保护地方老品种,挽救濒临灭绝的珍稀种质资源,加大种质资源开发与利用,花苞谷再次得到了当地政府、农民的重视。据调查,目前全县花苞谷种植面积已有超过660.00 hm2,其中在旺苍县高阳镇水磨村集中连片种植示范片1个26.67 hm2。
旺苍花苞谷
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与系统调查队收集花苞谷样品
一是具有较好的种植基础。旺苍县是四川北部山区农业县,玉米种植面积广,种植水平较高。2019 年末,旺苍县耕地面积44 254.5 hm2(其中,旱地26 461 hm2),玉米种植面积15 734 hm2,总产87 556 t。二是农田基础设施完善。旺苍县近年实施了国土整治、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财政现代农业、测土配方施肥等一系列财政支农助农项目,大大提升了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县内大部分区域路网、渠网畅通,水源有保障,耕地质量也有很大程度提升。其中,2019 年建成高标准农2 133.33 hm2,总投资6 750 万元。三是政府支持。当地政府高度重视花苞谷产业的发展,结合产业结构调整项目,投入财政资金30余万元,建立了花苞谷产业示范区,为今后大规模发展花苞谷产业探路。
一是随着城镇化、现代化、工业化进程加剧,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等因素影响,地方品种种质资源丧失严重[4]。二是大部分农民追求杂交玉米的高产量,从而放弃种植地方品种花苞谷。三是由于农户长期留种种植,且与其他玉米种植地块未进行隔离,导致花苞谷的优良性状在长期的自交以及与其他玉米杂交的过程中出现了退化,主要表现在玉米植株整齐度不一、果穗采收期延长、果穗长短粗细差异大等,不仅给管理、采收带来了诸多不便,而且增加了种植成本。
一是未形成规模种植。大多为散户种植,满足自家生产生活所需,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少,难以发展壮大。二是未注册品牌,社会知晓度和消费者认可度低。农产品消费市场日趋细分,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和依赖感越来越强,没有品牌的农产品即使质量再好,也难以卖出好价钱。三是均为初级产品,如玉米粒、玉米珍等,进行精深加工的少,产品附加值低。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户种质资源保护意识。二是大力推广花苞谷隔离种植、高产高效栽培、绿色防控等技术,尽量保持花苞谷的纯度,提高花苞谷的单产和质量。三是建立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的生态补偿机制,若花苞谷经专家鉴定具有保护价值,且进入了国家种质资源库,建议由财政给予种植补贴,切实提升保护能力。四是建立花苞谷种植台账,根据普查和系统调查,详细记载花苞谷的基本特征特性、采集地点和时间、种植农户姓名、联系电话、种植面积等信息,并将采集图片制作成相册、光盘保存,将定案后的普查表、征集表全部归档,妥善保存[5]。
一是以“农户+基地+专合社+公司(电商)”的模式进行规模化种植,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带动当地群众致富。二是抢占先机,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三是除了销售鲜食玉米、玉米珍、米豆腐等初级产品外,联系玉米淀粉、玉米油、玉米酒、纤维饲料、清洁能源等深加工企业,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四是对征集的花苞谷进行鉴定评价,发掘优质资源,将其作为育种材料供科研单位进行新品种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