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经历

2020-09-15 16:05孙璐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0年8期

孙璐

摘要:课堂教学改革重在解决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音乐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设计和实践中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经历,引导学生真学习、真经历,让每个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真经验、真发展,促使他们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其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内涵、提高音乐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学;充分关注;学习经历

“学习经历”是学生在课堂中的求知过程及在这个过程中的体验。“充分关注”是相对于“关注不够”甚至“关注缺失”而提出的,是一种具有实际意义并能产生积极效果的关注程度。《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所提出的重视过程与强调方法,其实质就是尊重学生的学习经历、体验和方式,关注学生学习经历,因为有效的学习经历尤为重要。钟启泉教授在《课堂转型:静悄悄的革命》一文中有这样的论述:“教师的责任不是教科书的处理,作为专家的教师的责任在于实现课堂中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这样,问题的关键不是追求教科书进度的效率,而是追求每一个学生学习经验的效率。”音乐教师也应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设计和实践中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经历,引导学生真学习、真经历,让每个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真经验、真发展。不过,在音乐教学中,有的教师只关注教材,不研究教法;只考虑教,不考虑学。他们往往对“如何教”看得很重,学生在教师的预设调控之下,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这样的教师更关注的是自己设计好的教学流程,一步步按照教学计划逐项完成,对学生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学习情感、学习态度关注不够。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那么,在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对学生的学习经历给予充分关注呢?

一、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

音乐教学中,教师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经历,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从学习内容的难点和重点上把握学生学习需求,从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上把握学生学习需求,从学生展示自我获得的成功感和愉悦情绪上把握学生需求学习,从理解学生、激励学生上把握学生学习需求。具体包括:了解学生,多与学生交流,通过“备课问卷卡”、课前访谈等方法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座谈评价教学、畅谈收获体会、课外活动分析等方式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备课问卷卡”设计如下:

音乐教师在课前通过备课问卷卡,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并把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进行整合,以确定本节课学习内容和学习重点。

二、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在教学中,音乐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不断提高其音乐素养,丰富其精神生活。这样,不仅可以引发学生自主学习,深入思考,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还可以使学生“动”起来,“活跃”起来,产生最佳的学习状态,贴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具体做法: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贴近学生的生活感悟与体验,巧妙进行课堂提问,激起学生好奇点,开发学生潜能,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

学习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上册《音乐中的动物表情》一课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首先,引导学生聆听原生态的动物叫声,激发其学习兴趣;其次,引导学生聆听《公鸡和母鸡》音乐中的动物形象;然后,引导学生聆听《引子与狮王进行曲》《乌龟》《天鹅》三首典型的音乐作品;最后,学生通过对比聆听、图形谱体验、律动体验、小组合作创编新的动物形象等学习经历,饶有兴趣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感受音乐要素在塑造动物形象中的运用特点及重要作用。

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音乐学习可以满足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情感世界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分层学习目标设置不同層次的学习任务,满足不同学生的自我发展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态度、学习意志等,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人类、对自然、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关爱;还要用心倾听学生的发言,真心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关注学生的学习经历,通过学生学习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的表现及学习经历来观察教学活动成效,并及时进行课后反思,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四、确定基于学生差异的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出发点和归宿点,教师应围绕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根据新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从学生的角度设计三维目标,分层设计好学习任务,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就感、获得感。

教师可以这样设置教学目标:通过欣赏乐曲《蜜蜂过江》《天鹅》,感受音乐丰富的表现力,逐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通过创编音乐形象、对比聆听、动作体验、唱划主题旋律等多种方式体验学习经历,感悟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形象中的运用特点及重要作用,体验音乐的造型功能;认识并了解音乐家朱践耳、圣桑。此目标是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音乐经验来确定的,定位准确、具体且易操作,较好地体现了三维目标的价值取向,促使学生在感知、探索、实践等多种学习经历中掌握方法、提升技能。

五、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要侧重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并以学定教。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只研究教师的教法,不重视学生学法的研究和探索,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亲历学习过程,促使其在自主、探究、体验、合作、互动的学习中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欣赏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的《沃尔塔瓦河》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如会乐器的学生分为一组,善于歌唱的学生分为一组,创编能力较强的学生分为一组,喜欢收集音乐资料的学生分为一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可以自主探究问题,与组员共同思考、交流、互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挑战欲望,增强了自主探究能力,还能促使学生从不同层面提高自身的作品欣赏能力。

六、设计驱动学生思考的问题

教学中,音乐教师可以以问题驱动教学,这不仅能引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深入思考,有利于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问题设计的核心在于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要研究问什么和提问的内容是否有学习价值和训练价值;也要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研究通过哪些必要的环节实现最佳的提问效果。

学习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上册《我是小小音乐家》一课时,教师可以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指向音乐本身,如:“听,老师来自哪里呢?我会演奏什么乐器呢?”“你还记得手鼓敲击的节奏吗?”“听,手鼓的节奏发生了变化?”“能用你的声音来模仿手鼓的声音?”“你能跟随老师的琴声,唱准旋律吗?”“听听看,我们演唱的和歌曲中小音乐家们演唱的一样吗?”以上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聆听音乐。学生在聆听音乐的活动中,可以逐渐掌握歌曲的节奏、音高、弱起等音乐知识,突破学习中的难点。

七、带领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

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演和即兴创编等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教师一定要在深入了解学生已有的音乐知识和音乐经验的基础上,预估学生在学习新知识、训练新技能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学习问题,以及如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师要精心设计流畅连贯的学习环节,创设的活动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态度和习惯以及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并依据学习活动备出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感悟,学生的音乐实践经历应如图1所示。

八、促进学生达成课程学习目标

音乐课程的总目标是让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身心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眼中有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把握学生知识、技能的习得程度和学习目标达成情况,以及教学中学生还存在哪些学习问题,并及时改进教学方法,调整预先设计好的“教案”,完成教学目标。

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木瓜恰恰恰”的教学难点是弱起小节和切分节奏,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从歌曲的强拍入手进行节奏和音符的训练;然后,要求学生通过大量的聆听来感受;最后,引导学生带入弱起的“特隆”使弱起小节的演唱水到渠成,歌词中的弱起小节可以通过教师领读歌词来解决。这样的教学环节既简单又高效,有利于解决教学难点,完成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环节,让教学流程更符合上课班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当学生音准中出现问题时,教师要多借助钢琴准确的音高带领学生反复练习,每次练习都要提出新的要求,以避免训练的简单枯燥,从而让教学目标能够顺利达成。

有些音乐教师认为自己在课堂上通过眼神、语言、表情、手势等方式关注了学生,其实,这样的关注更多的是关注学生上课时的学习状态、学习情感,而非学习经历。音乐教育家吴斌先生指出,要“关注音乐、关注学生、以学论教”。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从“教”学生学习转变为“帮助”学生学习,从“只管教,不管学”转变为“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真正收获”。

总之,为了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经历,音乐教师可以拓宽教学路径,让学生充满期待,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听音乐、唱歌、演奏乐器、接触乐谱,不断积累音乐实践经验;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音乐教科书、音像资料及网络资源,培养乐于思考、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有效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库伯.体验学习:让体验作为学习与发展的源泉[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严育洪.课堂坐标:教学设计的走向[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赵才欣.有效教研[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4]孙春福.有效教学:审视、继承与发展[J].江苏教育研究,2010(1).

[5]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6]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7]向葵花,陈佑清.聚焦学习行为:教学论研究的视域转换[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8]斯滕伯格著,邵志芳译.认知心理学(第六版)[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

[9]沈毅,崔允郭,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0]陈大伟.有效观课議课[M].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

[11]黎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2]吴松年.有效教学艺术[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孙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