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精准扶贫有效措施的分析及实践

2020-09-15 16:27吴雨龙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16期
关键词:项目化精准扶贫贫困户

摘要    本文结合个人驻村扶贫的工作实践,总结了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在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的共同努力下开发特色种植、水产养殖、光伏发电等集体产业项目,提高集体经济收入;同时,针对贫困户的不同致贫原因,实施危房改造、教育资助等不同的项目化帮扶措施,让贫困户得到实实在在的帮扶而脱贫。

关键词    贫困户;项目化;精准扶贫;措施

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16-0204-02

Analysis  and  Practice  of  Effective  Measures  for  Project-oriented  Precision  Poverty  Alleviation

WU Yu-long 1,2

(1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and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Wuh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Software and Engineering, Wuhan Hubei 430205;

2 Wuhan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Abstract    This paper combined the work practice of individual poverty alleviation in the village, and summarized that in the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work, with the joint efforts of the village team and the village committee,  to develop  special planting, aquaculture,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for increasing the collective economic income. At the same time, implementing different project-based assistance measures such as renovation of dilapidated houses and education subsidies for different causes of poverty for poor households, to help them get rid of poverty.

Key words    poor household; project-oriented;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measure

目前,随着我国高速公路、轨道交通、信息化、智能化、大数据等的广泛普及,广大农村与城市的交融性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成为新时代农民的生活方式,务工收入已成为农村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通过务工赚得的经济收入加上农田收入使绝大部分农村家庭过上了小康生活。但是,仍有很少一部分家庭因为缺少劳动力、因病因残、年老体弱而不能汇入务工大军,逐渐与时代发展落伍脱节,陷入贫困境地而不能自我脱贫。这部分家庭和这部分人成为客观上的致贫者,他们需要精准帮扶,走向稳定脱贫,享受社会发展红利。党中央国务院也明确提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是建设小康社会的“硬骨头”,想尽一切办法脱贫攻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1    贫困户的精准认定

贫困户的精准认定既是扶贫工作的开端,也是制定精准扶贫措施的重要依据。我国对认定的贫困户会给予很多的政策红利甚至是现金帮扶。因此,有人趁机钻政策空子,千方百计地想把自己统计进“贫困户”队伍中。在贫困户的认定过程中,首先要克服人为因素,坚决剔除虚假认定、关系认定,确保精准扶贫对象的确是需要帮扶的人。

在贫困户认定中,笔者结合驻村扶贫工作实践,比较认可相关地方总结的“五看工作法”,即一看房,查看农户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估算其贫困程度;二看粮,查看农户的土地情况和生产条件,估算其农业收入和食品支出;三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以此查看农户受教育程度和在校生现状等,估算其发展潜力和教育支出;四看劳动力素质强不强,以此查看农户的劳动力状况和有无病残人口,估算其务工收入和医疗支出;五看村容村貌,通过查看整个村庄的面貌和总体发展情况,估算村集体能为贫困户提供扶贫的经济支持能力[1]。

在贫困户实际认定过程中,可参考当地村干部的意见,驻村扶贫工作队下沉到每一户去实地查看,实地探访是准确掌握贫困户的根本。准确掌握“谁是怎么致贫的”等第一手材料,这是驻村扶贫工作队的首要任务。在摸清每一户贫困户的致贫原因、贫困现状的基础上,制定不同的帮扶措施和帮扶重点,真正实现帮在点上、扶在根上,最终实现贫困户的真正持久脱贫,打赢扶贫攻坚战。

2    项目化精准帮扶的措施与实践

大数据统计显示,我国致贫原因和比重分别为因病42.2%、缺资金35.4%、缺技术22.3%、缺劳力16.8%、因学9%、因残5.8%、因灾5.8%等。在实施项目化精准扶贫过程中,应实施双管齐下策略,一方面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兼顾,通过发展产业、盘活土地、扩大集体经济收入来惠及贫困户;另一方面挖掘贫困户自身潜力,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制定脱贫攻坚策略,助其主动脱贫。以笔者驻村所在的贫困村,經反复核实,确定16户贫困户涉及27名贫困人口。致贫原因主要集中在因病、因残、因学、年老体弱缺少劳力,其外在的表现形式就是居住条件恶劣、因恶性大病需要高额医疗费而致整个家庭举步维艰、缺少经济再生能力而致学费难筹、因精神疾病完全丧失正常生活能力。针对这些不同的致贫原因,实施相应的扶贫对策助其脱贫[2]。

2.1    盘活土地开发特色种植、养殖项目

结合贫困村内自然资源,招商引资,开发山坡、荒林、水库、堰塘等,充分发掘自然资源的经济效能。近年来,笔者驻村所在的贫困村通过荒山、水资源的流转承包,引进和培育私营企业主入驻村内搞乡村产业,开发了逾400 hm2的茶叶、266.67 hm2的苗木花卉种植、20 hm2的水库养殖等,经营稳定,每年仅安排村内农民打工就创造20余万元。同时,村集体因为土地流转提成而积累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使帮扶贫困户的资金得到稳定的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该村除了引进茶叶、苗木种植之外,进一步实施土地流转,引进私企开发了杨梅、桃等种植基地,建设农家乐,将整个村庄打造成一个适宜季节性采摘、观光旅游的特色乡村,部分项目利润落实到贫困户的资助中,不断扩大村内贫困户分享土地开发的红利。

2.2    利用荒废坡地建设光伏发电项目

利用村内荒地建设光伏发电项目,通过村委会集体管理收支,将部分光伏发电的收入用于贫困户,重点解决没有劳动能力、丧失经济内生能力的孤寡老人及残疾户等扶贫对象。2016年,笔者驻村所在的贫困村在扶贫单位的支持下投资近50万元建设了50 kW的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发电收入4.6万元以上,村委会和驻村扶贫单位共同制定“分配方案”,提取部分光伏发电项目所得资金帮扶村内贫困户。据测算,光伏发电项目可以持续应用20年以上,是一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的环保性长效扶贫措施。

乡村光伏是借“光”发电,借“光”生钱,借“光”脱贫。农村可以依托荒山荒地、闲置房屋屋顶等连片开发光伏电站项目,实现“一地多收,一光多用”,增强贫困乡村的“造血”功能,是一项既环保又实际可行的扶贫产业项目。随着光伏发电技术的进一步完善,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进一步提高,未来光伏发电项目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成为振兴乡村、持续助力精准脱贫的有效措施。

2.3    培育“电商+小微企业”项目

乡村不乏能人志士,除了在乡村大力发展乡村产业的个体私营老板之外,也有外出务工学得一技之长后回乡创业的有志青年,他们一般限于资金困难、市场经验不足而从小微企业小规模产品做起。驻村扶贫帮扶单位针对这种小微企业和有志青年给予大力扶持,对精准扶贫工作具有重要支撑作用。通过扶持这类小微企业的发展,一方面可以带动乡村老百姓走上创新创业、振兴乡村之路;另一方面可以安排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就地打工,就地创收。比如,笔者驻村所在村的一位回乡创业青年利用在外务工所学的汽车坐垫等内饰加工技术,在村委会和驻村干部的鼓励帮扶下建立了加工汽车内饰的小微企业,吸收了3名村内贫困人员在其企业上班,开辟了一条就地打工创收的渠道。同时,为扩大产品畅销,利用武汉软件工程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技术帮扶村集体建立了电商中心“凤凰在线”,基于电子商务平台打通乡村以外的广阔市场,扩大产品的销售业绩。事实证明,小微企业虽小,但能安排一个贫困人员就业就是对一个贫困户的巨大帮扶,对一个贫困家庭来说就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帮扶脱贫[3]。

2.4    精准实施教育扶贫项目

教育扶贫是最能发挥贫困人口主体作用的精准扶贫方式,是解决贫困根源最有效的扶贫路径,是实现精准脱贫的重要抓手。對于家庭有学子的贫困户,最有效的扶贫措施就是扶智。脱贫帮扶实践证明,培养一个大学生就能彻底帮扶一个贫困户。笔者驻村所在村16户贫困户中有1户有在读大学生,驻村扶贫工作队通过联系该生就读的学校,争取了国家助学金,同时通过村集体帮扶、扶贫单位捐助等多种渠道筹措该生的学习、生活经费,帮助该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并协助其找到了工作。通过一系列持续的帮扶措施完成了彻底自我造血式脱贫。因此,有类似贫困家庭的情况,扶贫先扶智是优先考虑的扶贫措施。

2.5    实施危房改造项目

通过土地流转、集体经济的发展以及帮扶单位的捐助等多项措施惠及贫困户,可以解决缺乏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的日常生活,确保他们“一有两不愁”,即有稳定收入来源,不愁吃、不愁穿。但是这其中有些贫困户因为居住危房,个人又没有能力筹集资金来解决危房问题,存在“四保障”(即教育、住房、医疗、养老有保障)不到位现象。例如笔者驻村所在的贫困村里16户贫困户中有5户家庭严重危房,将他们解脱出贫困境地的关键就是需要解决危房问题,而且他们的危房严重影响村庄面貌,对乡村整体奔小康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因此,解决这些贫困户的危房问题既是实现他们的脱贫关键,也是乡村建设、环境改造的重要现实问题。

在实际解决危房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实地调查,结合这些贫困户的个人意愿,针对这5户危房实施了不同程度的改造,有的彻底推倒新建,有的彻底维修加固,有的彻底移地重建。采取经费筹措“三三制”实施危房改造,即帮扶单位出资1/3、村集体和乡政府出资1/3、个人及亲戚朋友出资1/3等多种渠道集资筹款改造危房。

通过贫困户的危房改造与乡村建设统筹规划考虑,不仅彻底改变了贫困户的居住困境,帮助其彻底脱贫,而且也改变了乡村面貌,一举多得。实施危房改造,让有限的扶贫资金实实在在地扶持在贫困户的致贫点上,使百姓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扶真贫,真扶贫”,使百姓亲身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百姓对扶贫工作、对党、对祖国的热爱油然倍增。驻村扶贫的实践证明,村民及贫困户都非常认可贫困户的危房改造。通过多个贫困户的危房改造,乡村面貌的改善得到整体性显现,人们看到了真真切切的乡村振兴[4]。

3    结语

通过不断挖掘乡村土地及资源的潜能,培育产业项目,发挥乡村能人的带头作用,不断扩大乡村的经济创收能力,让贫困户享受到村集体发展的红利,享受党和政府的温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精准扶贫就是要因户因人施策,把扶贫工作由“大水漫灌”变成“精准滴灌”,确保扶贫政策真正惠及低收入人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的扶贫工作从未间断,而且投入力度有增无减,持续的扶贫攻坚使农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农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是“大水漫灌”扶贫不能彻底解决现有贫困问题,扶贫仍留有死角,唯有将各项扶贫措施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深入分析致贫原因,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才能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稳定的脱贫目标[5-6]。

4    参考文献

[1] 陈春霞,石伟平.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实践效能与治理路径:面向“消除贫困”的未来图景[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2(2):118-124.

[2] 冯琼霞.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现状研究:以曹县为例[J].科技风,2020(8):240-241.

[3] 张芳瑜.基于农民文化心理结构视角的“扶志扶智”路径规划[J].理论探讨,2020(2):52-56.

[4] 韩瑶.乡村振兴战略下通过产业发展“造血式”扶贫模式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中国商论,2020(6):218-219.

[5] 李后强.精准扶贫下的农产品标志性品牌打造[J].当代县域经济,2020(3):10-17.

[6] 吴书平.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助力脱贫攻坚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20(7):238.

基金项目   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重点课题“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项目化对接的创新实践(2016GA069)”。

作者简介   吴雨龙(1966-),男,湖北武汉人,硕士,教授,从事精细有机合成和高职教育教学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   2020-04-10

猜你喜欢
项目化精准扶贫贫困户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家居空间设计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
浅谈项目化教学对中职学生技能水平提升的影响
基于市场营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基于生产过程在电动汽车专业的项目化教学研究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