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会敏:给孩子打开一扇眺望的窗

2020-09-14 12:11邢晓凤
教育家 2020年28期
关键词:小寒化学老师

邢晓凤

天很蓝,空气里弥漫着阳光的气息,课间,孩子们或在校园奔跑,或站在校园一隅踮起脚尖眺望天空。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下河中学的化学老师黄会敏看着阳光下那一张张稚嫩的笑脸,心中一动,多年前,她也曾这样仰望着天空畅想未来。而如今,她已是一个有着27年教龄的老师。“现在乡村教育的问题依然是封闭,信息和情感上的封闭。而这封闭,源于外出务工的家长无暇与孩子交流,孩子接触外面世界的机会有限……我们的孩子,不能只眺望四角的天空。”黄会敏不无忧虑地对记者说。

了解缤纷世界从课堂开始

1993年7月,黄会敏中师毕业后进入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下河中心小学教书,五年后进入下河中学,担任数学老师,后来因学校缺少化学教师,黄会敏临危受命担任了九年级的化学课。“术业有专攻”,为了教好化学课,原本已拿到中文本科学历的黄会敏,又进修了化学专业的本科课程。同时她还多年担任班主任、教研组长,一直兼任实验室负责人。

“化学是一门美的学科。”爱美的黄会敏首先颠覆了人们印象中化学学科枯燥难懂的古板印象。她会给孩子们讲中国化学家侯德榜制碱的故事,讲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梦”到了首尾相接的蛇受到启发,画出了苯的环状结构;告诉孩子们节日里色彩绚丽的焰火及军事上的信号弹是锂、钠、钾、钙、锶、钡在灼烧时发出的各种彩色谱线。

“化学实验是洞察化学世界的窗口。化学反应过程中艳丽的色彩、奇异的气味及奇特的现象,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探求欲,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好老师要先让孩子爱上课堂。黄会敏的课堂生动灵活,渗透着化学实验美,让学生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去探索多姿多彩、变幻无穷的化学奥秘。

在学习酸碱指示剂时,为了使指示剂的变色情况更生动形象,黄会敏用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浸染滤纸,晾干后折叠,剪出花瓣,制成漂亮的纸花;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燃料的充分燃烧,黄会敏去木匠家找来刨花、锯末、小木块等做对比实验;为了让学生了解生石灰与水的反应,她去20里外的庄窠乡寻找生石灰;她常常就地取材,在做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实验时,捡一些小木签做木条;去学校门口随手摘几朵牵牛花来做实验。

“黄老师的化学课非常接地气,她常常通过一些生活常识向我们传输化学知识和培养我们的安全意识。”黄会敏的学生说。讲到天然气等可燃性气体时,黄会敏会教孩子们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讲到环境污染,她会告诫孩子们爱护周围环境,为人类的环境负责;看到新闻中报道工业酒精勾兑白酒、甲醛浸泡海产品保鲜的案例,她会运用化学知识给孩子们讲工业酒精、甲醛对人体的危害。

“知识源于生活,化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蕴含着化学知识。我们不仅要向孩子们传授知识,还要给孩子们灌输生命安全的教育,同时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不管孩子学习成绩如何,思想品质必须过关。学生今后会走上不同的生活道路,要让孩子感到学习化学有用,能够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中。”黄会敏表示。

寂寞山谷的角落里,野百合也有春天

黄会敏对教育工作的热情,源于对学生的爱。她说,农村的孩子更需要好老师,由于很多学生家长去外面打工,孩子们多是留守儿童,得到家人的关爱和引领比较少,孩子的教育几乎全压在老师身上。

小辛是大家眼中公认的“捣蛋鬼”,常常在课堂上捣乱,身上充满戾气,与人发生冲突是家常便饭,成绩更是一塌糊涂。提起他,老师们直摇头,觉得这孩子“没救了”。黄会敏没有放弃,她找小辛谈心,但他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样子,听不进任何规劝。无奈之下,黄会敏请来了小辛的家长。谁知小辛的妈妈一来到学校,对着孩子便是一顿斥骂,将孩子数落得一无是处,不停地骂他笨。黄会敏想,如此不留情面地挖苦打击孩子,只能加重他的逆反心理,于是便对小辛的妈妈说:“小辛可不笨,他很聪明。”接着列举了小辛的一系列优点:脑筋灵活、思维灵敏、学习效率高、反应快、接受能力强等。原本歪着头、一脸不服气的小辛,神情渐渐放松了下来。

接下来,小辛有了很大的改变。课堂上,他抢着回答问题,声音洪亮。黄会敏寻找机会,多方面激发小辛的学习热情,并在全班同学面前验证小辛的聪明才智。一次次表扬、一次次鼓励、一次次有意的培养,黄会敏眼中小辛的那些优点,都逐渐变成了事实。渐渐地,人们心中那个“充满戾气、一无是处”的差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谦和礼貌、关心同学、经常帮老师拿教具、主动到办公室提问题的好孩子。

“寂寞山谷的角落里,野百合也有春天”,一个表面顽劣不堪的孩子,在黄会敏的引导下逐渐向一名优秀生靠近,这一切,竟然是从黄老师的一句赞美开始的。

“每个灵魂都渴望获得赞美。孩子的成长阶段,要善于发现他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以赞赏,这是对孩子心理的一种积极暗示,有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肯定和赞美是生命中一种强而有力的推动力。一句简单的赞美不但能改变一个人的心情,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观。”黄会敏说。

小静性格内向,沉默寡言,有一段时间,黄会敏发现她情绪非常低落,成绩直线下滑。与她谈心时了解到小静的父母离婚了,她觉得自己被全世界抛弃了,陷在痛苦中,无法自拔。黄会敏握了握她的手,告诉她,父母分开并不是她的错,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既然不能改变父母分开的事实,那就坚强起来,勇敢面对。黄会敏把她带到家里吃饭,为她辅导落下的功课,找她的父母谈心。在黄会敏的开导下,小静渐渐走出了心理的雾霾,成绩也赶了上来。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期,心理承受能力有限,遇到大的挫折,会显得无所适从,如果不及时疏解,很容易发展成心理障碍,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特别是乡村的孩子,家长不重视孩子的心灵建设,更需要老师的关爱。”黄会敏坦言。

守护孩子的成长,是我的幸运

黄会敏是一个有爱心的老师,她一直负责学校的扶贫工作。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学生的课程从线下转为线上。在线上课程中,黄会敏了解到她包联的七年级贫困生小寒上课时断时续,便决定入户家访,原来是小寒的母亲复工后也需要手机,常常与孩子的上课时间冲突。黄会敏深知小寒家的经济状况根本不可能为孩子上网课而购買一部新手机,而不上网课,势必会影响孩子的学习。黄会敏心情沉重,从小寒家出来,她便去县城用自己的工资为孩子买了一部手机,第二天一大早就送到小寒家中。看到崭新的手机,小寒眼里含着泪花,咧开嘴笑了。小寒的奶奶拉着黄会敏的手,一个劲儿地道谢,这位淳朴的老奶奶,激动得不知道该如何才能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激。

黄会敏内心深受触动,她没想到,自己只是做了一件举手之劳的事儿,却收获了沉甸甸的情意。

“爱出者爱返”,黄会敏对孩子的爱慢慢在孩子们心中生了根发了芽。有一次准备实验时,黄会敏的手指受伤后,不小心碰到了药品,手指红肿。学生们纷纷过来慰问,帮她倒药品、收拾器材。望着这群懂事纯真的孩子,黄会敏内心暖洋洋的,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这里的孩子真的很懂事,他们朴实、纯真、善良,能守护他们的成长,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孩子们毕业后,有的升入高中,有的进入职业学校学一门技术傍身,有的直接进入社会谋生,学校的任务就是把他们培养为一个个‘完整的人,不管将来流向哪里、从事什么行业,他都是一个正直、勤恳、善良的人。”黄会敏见证着一个个孩子从青涩走向成熟,她用爱的目光送走了一批批的学生,又迎来新一批的孩子。

眼里有光,心中有爱,行中有善,所见之处皆美好。对黄会敏来说,有家长的信任、学生的爱戴、家人的支持,她心中拥有着无限的感恩、幸福与知足:“我喜欢这里的孩子,我要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影响孩子,人可以留在家乡,但目光一定要‘走出乡村。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知道自己永远都做不出多么伟大的事业,但我有一颗执着的心,我会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农村的教育事业,用一辈子去做这件事,哪怕烛光幽微,也要为孩子们照亮前行的路。”

猜你喜欢
小寒化学老师
小寒大寒又一年
梅花先趁小寒开
小寒时处二三九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