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素质教育成为引领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体育课堂的教学模式也随之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呈现出较为复杂的教学系统,体育教学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基于全域视野,体育课堂需要朝着多维度化发展,只有在此基础上构建的教学范式才能符合当前社会的需要。我们要正视体育课堂所承载的多层次价值。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需求更加多元,也是因为全域视野下教学理念持续更迭的深刻影响。在全域视野的大背景下,为确保人们对体育课堂的认知由单一转向多元化,应坚持在教学实践中融入协同育人理念,实现体育课堂持续创新的常态化。协同育人模式强调教学过程中资源的整合,重视教学活动中不同学科之间的联动作用,以此充分发挥出的课堂教学的协同价值。
首先,将人文体育课堂作为教学目标的主线。体育课堂作为一门承载悠久文化的综合性学科,其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历经了数千年的沉淀,只有在教学中深入剖析体育的人文精神,才能让学生正视传统体育文化的宝贵之处。因此,当前体育课堂必然要重视人文精神与体育锻炼的协同发展,所设计的体育课堂不仅要囊括常规的理论知识,也要加入传统体育文化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与了解中养成独立的思维方式,可以更好地运用抽象思维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并在所营造的人文氛围中有效提升其人文修养。其次,促进协同体育课堂中教学内容的协调发展。当体育课堂确定以人文体育为发展主线之后,所构建的体育课堂必然要坚持多维度发展,这样才能在全域视野中激发学生的个性,为学生道德品质的塑造提供坚实保障。当协同育人模式走进体育课堂,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制度来协调教学內容。此类教学模式可以将体育课堂的多元价值转化为实践,依照不同学生成长个性选择最佳的教学模式,确保教学目标与实际教学活动开展的步调相一致。当学生在分层教学模式中找到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教学内容时,可以明确自身的优劣势,也能在体育课堂中认识到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进而在借鉴中实现对知识的重新组织与分析。最后,构建协同教育立体化课堂。在全域视野发展背景下,社会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逐年升高,阳光体育成为体育课堂的重要延伸方式。基于此,教师需要打破传统体育课堂的壁垒,将课上与课下充分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户外体育运动,让学生通过运动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这样既活跃了体育课堂的教学模式,也充分发挥出了协同教育整合资源的价值,进一步体现了全域视野下立体化体育课堂构建的优势,为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步发展搭建了更广阔的教学平台。本文以全域视野作为研究切入点,通过借鉴《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一书中的相关理论,为体育课堂的协同育人模式创新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确保本文对于体育课堂的阐释更具可行性。
《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一书由刘兵,杨明哲著,全书以新时代体育教学环境作为研究基点,分析在教学创新中所遇到的阻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建议。全书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细致阐述了优化体育教学环境的具体措施,进一步指出了当前为体育教学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阻碍其发展的消极因素。因此要明确教学环境的评价标准,这样才能通过评价促进教学环境的有效完善,进而将整个教学环境中的各个因素整合在一起,将协同教育的优势发挥到最大。第二章介绍了如何制订符合全域视野下的课程体系,指出了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建立紧密联系的必要性,并强调在实施过程中应依照体育学科的性质开展相关活动,这样才能有效推动体育协同课堂的深度改革。第三章主要介绍了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理论与实践。通过第三章的介绍,我们不仅了解了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性,也明确了资源开发的相关程序。在协同教育模式下,体育课程资源需要进行科学整合,只有这样才能为体育课堂创新注入永久的活力。第四章介绍了体育协同教育体系的设计办法,指出在构筑完善教育体系的同时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作用。第五章分析了体育的教学原则,强调在全域视野下,体育课堂在不断创新时也要注重对教学原则的补充与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实施协同教育模式中获得全方位的发展。
综上所述,全域视野下注重体育课堂的多维度发展,在教学改革中需要明确协同教育模式的定位,在完善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实现自主探索的有效性,并利用协同教育促进体育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构建更具有时代特色的体育教学模式。
(郑柏香,山东农业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