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巧云 柳升东
【摘 要】目的:研究大量输血对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2019年7月期间,选择我院66例严重创伤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取大量输血,对照组采取少量输血,对比两组患者输血前后的凝血指标。结果:在输血前,对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进行检测,数据无差异,P>0.05;另外对两组患者输血结束后的凝血功能进行检测,数据有差异,P<0.05。结论:与少量输血相比,采取大量输血会对患者的凝血功能造成较大影响,因此需要采取预防措施,同时加强监测,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大量输血;严重创伤;凝血功能
当患者出现创伤时,身体器官和组织会有破裂现象发生,除了造成创口部位疼痛,严重时会出现大量失血,在此时的救治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输血治疗,否则患者失血过多会处于休克状态,最终出现死亡[1]。另外输血可以使患者的血容量和微循环灌注状态得到改善,从而更好的帮助患者争取急救时间,但是在很多大量输血救治的临床案例中,会发现患者的器官或功能会出现一定障碍,例如凝血功能造成一定影响,这也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探索大量输血对严重创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以提高预防质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1月~2019年7月期间,选取66例严重创伤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3例。研究组男性15例,女性18例,年龄19~71岁,平均(42.16±5.39)岁;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7例,年龄20~70岁,平均(43.09±5.17)岁。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首先当两组患者入院后采取必要的吸氧治疗,然后提供心电图监测,开放两条以上的静脉通路保证其通畅,然后应用乳酸钠林格溶液对血液容量进行维持,一旦患者出现休克,必须立即展开急救。当患者失血量超过1000ml时,开始注入冰冻病毒灭活血浆和悬浮红细胞,保证患者中心静脉压保持在13cmH2O。
对照组采取少量输血,其输血量不能超过患者血容量水平的1倍。研究组采取大量输血,其输血量保持在患者自身血容量水平的1到1.5倍。
1.3 观察指標
对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进行检验后对比,对比内容为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0处理,计量资料以 表示,t检验。P<0.05时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输血前,对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进行检测,数据无差异,P>0.05;另外对两组患者输血结束后的凝血功能进行检测,数据有差异,P<0.05。见表1。
3 讨论
在外科急救中,输血是十分常见的一种支持疗法,可以有效对创伤性患者因失血过多而导致的贫血症予以缓解。尤其在严重创伤型患者中,大量输血已成为目前临床治疗中的一种共识,并且治疗效果良好,可以保证患者在急救期间血压和血容量得到稳定,有效防止出现各类休克等不良事件,但需要考虑到的一点是,大量输血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反应,这在临床中已出现具体案例,可以进行辩证[2]。究其原因为,比如输入的血液保存时间较长,其中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会受到一定破坏,这里血液在输入患者体内后,因为凝血因子的活性水平降低,间接地会对患者的凝血功能造成一定影响。
在此次研究中,在输血前,对两组患者的凝血指标进行检测,数据无差异,P>0.05;另外对两组患者输血结束后的凝血功能进行检测,数据有差异,P<0.05。具体分析为,在对患者进行大量输血时,其治疗效果可以肯定,针对凝血功能出现变化的情况,首先需要在输血过程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而且凝血功能异常的情况主要在患者体温较低时容易发生,因为低温会对血小板功能产生一定抑制。使其聚集和黏附能力下降,形成不良的出血。由此可以看出,在进行大量输血时,可以对注入液体预先加热,保证输血时的室温环境适宜,从而大大减少输液时发生的不良反应[3]。
综上,采取大量输血会对患者的凝血功能造成较大影响,因此需要采取预防措施,加强患者体征监测,降低不良反应发生。
参考文献
杨旻斐,王钰炜,詹玥,等.基于指南的加温输液输血策略对严重创伤伴低体温患者复温效果的研究[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8,27(5):492-498.
梁玉君,周华,张丽.浓缩红细胞储存时间对大量输血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8,40(5):523-526.
屈晶磊,杨远征.回收式自体输血与异体输血对凝血功能、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8,33(2):192-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