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毛泽东的读书观及其当代价值

2020-09-14 11:58肖佩蓉
理论观察 2020年7期
关键词:当代价值毛泽东

肖佩蓉

关键词:毛泽东;读书观;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D23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0)07 — 0023 — 03

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同时也是学识渊博的学问家,他一生中取得无数伟大的成就与他孜孜不倦的读书习惯有著紧密联系,他的一生,是勤奋读书的一生,读书之多、之深、之广、之活,无人能及。站在新时代的节点上,深入分析毛泽东的读书观,可以从中获得许多宝贵的启发。

一、毛泽东的读书观的主要内容

(一)改造人生、改造社会的读书目的

古人云:“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读书学习要有远大的志向和清晰的目标,毛泽东的读书目的非常明确,青年时期的毛泽东便将改造人生、改造社会、改造世界视为己任,他从书中了解到中国与西方国家相比差距悬殊,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感到担忧,也是那时起,他下定决心要走出韶山冲,走出湘潭,去学习更多的知识。求学期间,他经常鼓励同学们要积极向上,要有理想,有作为,不要为了追求升官发财而读书,要把自己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延安时期,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一些教条主义者照搬照套苏联的理论,使革命遭受巨大的损失。为此毛泽东夜以继日地发奋研读马列主义著作和哲学书籍,目的就是总结出符合中国革命斗争的新的实际需要和新的理论。在此期间,毛泽东写出了《论联合政府》、《实践论》、《矛盾论》等光辉著作,成为中国人民取得伟大革命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毛泽东的读书重点转移到经济学著作上,他专门组织广大干部和党员研读《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等书籍,目的是解决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遇到的种种难题。

(二)广纳博览、兼收并蓄的读书内容

人学而知之,非生而知之。要想获得丰富的知识,就要博览群书。毛泽东读书的范围十分广泛,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从马列主义著作到西方资产阶级著作,从古至今,融通中外,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军事、文学、历史、地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方面的书籍。就连外国学者都这样评价他;“本世纪中期没有一位世界领导人——甚至连戴高乐都不例外——象毛泽东那样读过那么多书,写过那么多东西。”〔1〕(48)毛泽东读书的重点主要集中在马列经典著作,中国的历史、文学、哲学、自然科学等著作。毛泽东通过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作品,吸收和借鉴其中有益成分,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了自己的读书认识。1920年,毛泽东第一次读到《共产党宣言》后便深深地迷上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此后他坚定地选择信仰马克思主义,认定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唯一能救中国的真理。在条件艰苦的战争年代,毛泽东仍然如饥似渴地研读马列著作,例如《资本论家》、《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列宁选集》、《国家与革命》等。读史可以明智,知古可以鉴今。“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 有它的特点, 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 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 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 我们应当给以总结, 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2〕(71)”对历史方面的书籍,毛泽东十分感兴趣,比如《春秋》、《左传》、《诗经》、《唐诗》、《宋词》等,甚至晚年在病榻上还反复地翻阅。毛泽东博览群书,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尤其在自然科学等方面遇到深奥难懂的问题经常向专家请教,或者看一些通俗易懂的工具书。

(三)学思并重,学以致用的读书原则

毛泽东反对死读书,读死书,强调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既要读有字之书,也要读无字之书。有字之书指向书本学习,无字之书指向实践学习,向社会学习,向群众学习。如果只一味读书本,却不应用到实践中去,只会成为教条主义者。毛泽东曾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夸夸其谈地乱说一顿和一二三四的现象罗列,都是无用的。〔3〕(802)”求学期间他组织同学到农村做社会调查,用这种方式接触真实的社会生活,在丰富自身阅历的同时,又增强了实践能力。后来毛泽东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提倡农村调查,以及后来的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都与他学生时代游学考察的游学经历有关。这种将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结合起来的读书原则,让毛泽东一生受益匪浅。人获得知识的来源有两种:直接获得和间接获得。间接获得是指通过书本得到知识,而直接获得便要走出书房,走向社会,亲身实践才能获得。毛泽东认为不能孤立地对待这两种学习方法,应把二者结合起来,做到知行合一,只有这样,才不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毛泽东之所以能读有所得,得而能用,是因为他坚持学以致用,学思结合的读书原则。他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同中国具体国情结合起来,战胜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多次挽救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成为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四)终身学习,持之以恒的读书态度

毛泽东将读书作为生活的必需品,他经常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时不读。”“一天不读是缺点,三天不读是错误。”在读书学习这一方面,毛泽东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只要一读书就忘记了吃饭睡觉,一有时间就抓起身边的书沉醉其中,他的卧室相当于一个阅览室,就连睡觉的床都有一半位置被书占据了。战争时期,毛泽东的学习环境艰苦,时常在担架上,马背上看书,往往达到忘我的程度。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事务繁忙,就算短暂地外出开会都要随身携带一大批书看。他每到一个地方调查,不仅询问当地政治,经济,文化,人民生活状况等情况,还会询问图书资料的情况。毛泽东不仅自己热爱读书,还经常教育党员同志,身边工作人员以及自己的子女要“钻到看书看报看刊物中去”。新中国成立初期,他多次亲自主持读书座谈会,组织干部学习研究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等书籍,目的是带领大家从中获得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思考。到了晚年,尽管视力下降,病痛缠身,但仍然不减学习热忱,甚至认真学习英语。毛泽东至死方休的读书精神令人敬佩,在他去世的前一天,在全身插满管子,时而昏迷,时而清醒的状态下仍然看书,看文件,总共11次,时长总计2小时50分。

(五)批判存疑,发展创新的读书方法

毛泽东读书有个好习惯,就是批判存疑,爱做批注,对书中有疑惑的地方就做满标记并写上自己的看法。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会在书页上下两端,边缘至中缝画上横线、圆圈、问号等符号并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笔做批注,这些记号都是他对原著观点的怀疑、评判和引申。早年间读《伦理学原理》作了近两萬字的笔记。延安时期读苏联哲学教科书等书籍,所做笔记近2.7万字。新中国成立后,阅读文学,历史古籍也做了大量批注。可见,毛泽东在读书的过程中真正践行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体现了他善于思考、严肃认真的读书态度。毛泽东读书不仅质疑,批判原著观点,而且能将书本知识上升为新的理论。在读书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要立足实际,有所创造,有所发展。毛泽东的许多论著都是他根据读过的书籍所思所感并结合具体国情写出来的,既源于书本,又高于书本。毛泽东善于活用传统文化中的知识,他在日常讲话,文章著作,诗词中经常引经据典,活用成语、典故。他说:“读书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应用。我们需要本本,就是要应用它来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的本本主义。”〔4〕从《毛泽东选集》中可以看到,毛泽东对中国古籍的引用信手捏来,俯拾皆是。

二、毛泽东的读书观的当代价值

(一)毛泽东的读书观对新时代党员干部增强学习本领的启示

新时代,党员干部要通过读书增强学习本领。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对党员干部的学习本领是否扎实的真正考验。党员干部要想带领人民群众跑赢脱贫攻坚战的最后一公里,关键是要增强学习本领。2020年也注定是一个不平凡之年,春节前夕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其传播范围之广,危害之大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在此关键时期,全体党员同志依靠人民群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阶段的胜利,极大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现实告诉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途中,必定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甚至是前所未有、毫无经验可以借鉴的新问题。因而,党员干部重温和学习毛泽东的读书观的营养成分,结合现实情况加以考量,不断增强自身的学习本领。

首先,领导干部要端正读书动机,摒弃功利目的,树立坚定而正确的读书目标。习近平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自己,经受住各种考验,要爱学习、勤读书,通过读书学习来增长知识、增加智慧、增强本领,这是领导干部胜任领导工作的内在要求和必经之路。”〔5〕而现实中许多党员干部读书状况不容乐观,以“工作忙、会议多、时间紧”为借口很少读书;有的领导干部骄傲自满,认为自己学历高,不需要再把时间浪费在读书上;有的认为书读太多做事反而会迂腐,不如多积累些社会经验更实用;有的装腔作势,把书买回来装点门面。殊不知只有不断读书学习,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外化于治国理政的能力,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其次,党员干部要多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毛泽东曾多次强调党员干部要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他指出:“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现如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当前国际和国内形势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西方势力也在不同程度上对我国进行渗透。因此,党员干部重温和学习毛泽东的读书观,能在复杂的形势面前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担负起治国治党的历史重任,对提高党员干部的工作能力和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目标提供不竭的动力和强大的精神支撑。为应对新的世情、国情、党情变化,党员干部要把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看家本领,带着责任和义务去研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会和掌握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努力使自己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最后,读书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党员干部读书要立足中国实际问题,千万不能夸夸其谈,陷于“客里空”,要像毛泽东那样肯下苦功夫,做到读而能用,用而生巧。如果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理论就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离开中国实际去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党员干部要注重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工作,在工作中创新理论,不断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毛泽东的读书观对新时代大学生加强自身建设的启示

新时代,大学生要通过多读书增强自身建设。据调查显示,大学生的读书状况不太乐观。随着新媒体和网络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群体阅读方式倾向于“快餐式,碎片化”的阅读,通过在线阅读浏览一些理论知识浅显的书籍,追求快捷的阅读方式。除此之外,大学生为应对考试进行“功利性”的阅读,阅读范围狭窄,阅读结构失调,阅读内容低俗。

毛泽东作为一个思想家、哲学家,曾告诫年轻人要注重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平衡学习,所以大学生要综合学习各方面知识。一是要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书籍中汲取营养,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二要多读历史经典、文学经典、哲学经典、伦理经典等传统文化书籍。“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通过研读历史经典,看成败、鉴是非、知兴替,起到“温故而知新”、“彰往而察来”的作用;通过研读文学经典,陶冶情操、增加才情,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三是要多读外来文化中的优秀作品,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虚心向世界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新时代大学生重温毛泽东的读书观有着重大现实意义。一是提升自身文化素养。二是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三是推动建设学习型社会,加快学习大国建设步伐。

〔参 考 文 献〕

〔1〕罗斯.特里尔.毛泽东的后半生〔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

〔2〕唐斫.毛泽东与读书学习〔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3〕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沙平.艾思奇与毛泽东的“哲学情”〔J〕.百年潮,2013,(12).

〔5〕习近平.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J〕.中国乡镇企业,2009,(07).

〔责任编辑:韩智伟〕

猜你喜欢
当代价值毛泽东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刘文西笔下的毛泽东
录毛泽东词一首(草书)
井冈山精神的当代意义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新形势下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