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军 刘秀 彭伟才 汲长艳 刘鑫
(1.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2.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
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关键场所,教育改革倡导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五育”有机融合,培养国家所需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对“五育”内涵及相互作用的理解,教学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质量和数量。因此,高校开展“五育”内涵及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对人才培养具有促进作用。文章探讨“五育”基本内涵和现状,并就高校开展有机化学课堂教学如何融合“五育”进行初步探索,从特定课程教学方向探讨开展高校“五育”融合教学。
高校对“五育”的认识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方面,在具体实践中,高校的“五育”工作常常被看成几个彼此独立的教学活动,如德育局限于有限的德育课之中,表现为德育工作仅为德育教师或德育工作者的任务,德育课之中再无其他几育,德育与其他专业课的教师毫无关系。另一方面,虽然教师越来越意识到“五育”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关系,但却未能深层次认识分析“五育”的关系,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往往只是简单的对“五育”进行叠加整合,导致高校“五育”工作实际陷入困境。基于高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高校有机化学教学为案例,分析研究在课程中如何融合“五育”教学对高校教学具有实践意义。
“五育融合”是一种以“五育”并举为基础凝练的“育人实践”,强调德智体美劳不可分割,缺一不可。“五育融合”教学策略有助于高校教育的整体性和完整性,更重于教学实践和落实方式的配合,在相互贯通完善中实现“五育”并举。“五育融合”又是一种“育人理念”,融合教育理念与实践理论,直面制约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难题,能有效解决诸育之间存在相互割裂,甚至相互对立矛盾的现实问题,未来的各种教育理论,均有可能受“五育融合”理念和体系的影响而得以重建。
高校德育包含国内外形势政策、人生观、职业道德、社会公德、集体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1]。目前,高校将部分不属于德育内容划入德育范围,使其内容宽泛化,如常将大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问题纳入德育范畴。此外,高校普遍将德育内容窄化,简单归纳为思想、道德和政治教育内容,过度关注德育的政治功能,甚至与思想政治教育几乎等同。有机化学课堂教学中通过采用恰当的课程导入教学方式,优选国内外学科知识最新研究进展,或课程内容相关的国内或国际发展方向,以及突显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案例,或整合课程思政教学元素,将德育与有机化学专业课程课堂有效结合。如有关胺类化合物知识教学过程,引入胺类相关精神类成瘾性药物或毒品对社会及家庭危害案例开展德育教学,树立学生远离毒品,珍爱生命正确价值观,培养化学工作者不制毒不传毒的优良职业道德。
高校智育教学内容以“育智”为核心,开展传授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培养[2]。高校实际智育教学过程主要以传授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核心技能为主要任务,容易忽视甚至遗忘学生智力发展水平的不均衡,各学校相关专业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甚至教学目标都大同小异,无法精准针对各个学校学生能力差异采取因材施教措施,导致教学条件较弱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良莠不齐。各高校相关专业的有机化学教学应切实考虑学生智力差异,制定教学目标并选取合适教学内容开展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如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议以有机化学知识点在生活和工业生产应用为重点,选择性弱化有机反应机理及理论教学,摒弃一味追求知识点全面而宽泛的传统教学模式。
高校体育旨在传授身体锻炼知识、技术和技能,增强体质,培养道德品质,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即体育以促进学生身体发育为宗旨,同时也关注人的心理健康[3]。虽然大学体育已经注重体育精神、文化和伦理道德培养,却容易忽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也可以渗透体育,如学生进行有机化学实验需要4~8h,在此期间学生需要长时间站立并维持良好实验教学秩序,是对体力、耐力、意志力和自律能力的锻炼,尤其在实验失败需重做时更考验学生的意志力和吃苦耐劳精神,因此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融合体育内涵教学具有可行性。另外,有机化学理论知识教学时,针对课后作业可以采取小组合作考核模式,具体操作流程情况如图1所示,根据小组个人和总体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分,学生需要积极参与配合且互帮互助方能得到好成绩,以此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体育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图1 小组合作考核模式流程图
美无处不在,大学美育以美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目前,高校美育教学往往将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主要教学内容局限于美术鉴赏、音乐鉴赏等方面,突出表现为窄化美育为艺术美和美育知识。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具有补充美育功能,有机反应复杂丰富,反应现象多姿多彩,所得产物功能各异,大量有机反应和化合物造福人类社会同时也助力人类发现新事物和科学之美。例如,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乙烯产量如何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甲基橙pH试纸原理等科学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科专业知识蕴藏和处理的学科和社会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发现科学之美。另外,强化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夯实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助力学生发掘创造发现科学之美的能力。
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技能和习惯。高校劳动技术教育将劳动技术教育归结于片面的体力劳动,普遍采取勤工俭学、打扫学院卫生、寝室卫生评比、获取素质拓展分等措施来强化劳动技术能力,忽视了高等学校教育的专业性和专门性。有机化学课程是理工科化学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由有机反应基础理论和实验两部分组成。有机化学教学具有专业性和实践性特色,旨在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素养。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时可以积极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有利于能力素质拓展的与学科专业特色融合的实践项目,如化学实验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和“互联网+”大赛等,丰富大学生课外生活,提高综合能力,拓宽劳动技术教育外延。
正确理解高校“五育”的内容及现状有助于高校针对性进行教学改革,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目标。高校专业课程中开展“五育”融合研究,有助于高校教师理解“五育”教学本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促进高校“五育”融合。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融合“五育”研究不仅丰富了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内容,还有助于提高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相关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细化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