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秋琴 雷 飞/浙江省档案馆
杭州市富阳区场口镇东梓关村(图片由场口镇提供)
为深入挖掘档案资源,传播档案文化知识,展现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和浙江深厚的文化底蕴,推动档案文化事业发展,浙江省档案馆联合浙江电视台新闻频道推出了档案文化栏目《跟着档案去旅行》,自2019年8月开播至今,栏目已成为省档案馆档案文化建设工作的亮点与品牌。
档案是人类在从事各种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历史记录,是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档案凝结着历史信息,承载着文化基因。2019年起,省档案馆开拓思路,以发好档案声音、讲好档案故事为宗旨,与浙江电视台新闻频道共同策划推出《跟着档案去旅行》栏目,旨在借助主流媒体的融合效应,让档案真正走进百姓生活;探索档案资源开发与传播手段创新,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名片。
栏目立足传播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通过挖掘全省档案资源、展现档案原件,进行现场采访,带领观众重温旧址、再现历史、展示现实成就等形式,讲述珍贵档案背后的人和事,宣传浙江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档案文化的丰富积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浙江精神,让“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故纸,变成“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广受欢迎的档案文化“大餐”。目前节目已播出30余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成为档案文化品牌栏目。
档案文化栏目是新时代传播档案文化的主要平台之一。充分利用好这一传播平台,呈现档案独特的魅力和活力,为文化强省建设贡献档案力量,是档案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与当前非常迫切的工作。
《跟着档案去旅行》栏目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栏目策划的基本出发点与立足点,有机糅合了档案资源和电视栏目的基本特点和突出优势,推动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中心、融入中心。
2019年,结合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及省“两会”关于大花园建设落地、落实、落细的要求,明确栏目主题为“红色文化”。浙江革命遗址遍布全省,通过挖掘档案中的红色因子,让一幕幕革命场景再次展现在人们面前,这既是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珍贵献礼,又为浙江大花园建设增添了红色基因与档案文化元素。如,2019年9月13日,推出平阳凤卧专题,节目介绍了作为“中共浙江省一大召开所在地、中共浙江临时省委成立地、红军挺进师坚持闽浙边三年游击战争的主基地”凤卧镇的相关情况,并以档案史料为据,展现了刘英、粟裕、曾山、叶飞、龙跃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凤卧战斗和生活的情境,服务了省委纪念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80周年这一重点工作。
丽水市莲都区刘英小学的小解说员向栏目记者介绍抗战时期浙江省委书记刘英的故事
丽水市档案馆工作人员向栏目记者介绍馆藏档案
2020年,围绕弘扬浙江精神,立足“传统文化”这一主题,以挖掘档案中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把历史文化与现实乡村建设成就完美地融合起来,既贴近了中心,又展示了档案与档案工作。如,2020年4月29日,推出建德梅城专题,节目以孟浩然、刘长卿、杜牧、范仲淹、陆游等吟咏严州府山水人文的诗词为主线,通过镜头切换呈现了“美丽城镇建设”后“觉醒”的千年古府活化风采,为省委着力建设具有时代特征、现代品质、浙江特色的美丽城镇,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全域美丽新格局的战略决策点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档案作为文化母资源,内容包罗万象,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是一座巨大的传统文化资源宝库,经过合理的挖掘、开发、利用,用档案讲好浙江故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既能体现档案和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的价值和意义,也能对社会主流文化进行合理、正确的引导。
红色文化主题的节目侧重革命历史档案的解读,记录在国家和民族危难之时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在浙江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彰显爱国主义教育价值。传统文化主题的节目,注重解读珍贵档案、地方特色档案,将优秀历史文化娓娓道来,彰显文化传承中的别样篇章、历史人物的闪光点,更好地宣传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如,2019年12月3日推出新塍专题,特别展示了嘉兴地方党史陈列馆,以及《少年新塍》《新塍半月刊》这两份嘉兴早期宣传共产主义的报刊。
浙江不仅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而且在历史文化和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传承与创新上也有独特的优势。许多文化机构、民间文化名人等都保存有大量的档案资料。我们将档案专题栏目作为整合这些社会档案资源的平台,发掘“第二馆藏”,引入了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及民间个人保存的档案史料,加大档案文化的传播度和参与力,有助于在文化强省建设中让档案和档案部门焕发更大的生机和活力。如,2020年5月23日,推出松阳石仓专题,除了展示松阳县档案馆馆藏《松阳县志》《阙氏族谱》等档案、客家桃花源风光、石仓古民居群落景致之外,还邀请了省民间档案收藏家阙龙兴,请他介绍自己的藏品“石仓契约”及契约背后的故事,为进一步弘扬和传承契约精神、诚信文化提供了档案注解。
除了资源的整合,我们还注重与各专业领域的合作,摒弃了“闭门造车”的传统单一模式。红色文化主题节目中,我们加强与各地市县党史机构专家的合作,从党史高度解读红色档案,阐述革命故事。在传统文化主题节目中,我们吸收文化研究机构的专家参与到这项工作中,加深对历史文化底蕴的挖掘,提升了节目的知识性与故事性,使档案文化更好地融入了文化主旋律。如,在2019年推出的遂昌县王村口、龙泉市宝溪乡、义乌市分水塘等专题中,都邀请了当地党史专家解读档案。又如,在2020年推出的萧山楼塔专题中,邀请了萧山区博物馆的同志专题解读明嘉靖年间《萧山县志》;在富阳东梓关专题中,邀请了当地乡贤讲述了郁达夫村中养病的故事;在兰溪香河专题中,邀请了省范浚研究会会长范国良阐述了宋代兰溪籍理学家范浚的“五心”思想。
档案机构改革后,档案馆行政职能被正式剥离,档案馆作为独立部门,进一步承担起服务公众的任务。全方位推动档案文化传承、促成档案文化积淀、实现文化教育功能,成为档案馆突出的外延职能。
推出《跟着档案去旅行》栏目,是全省档案系统在档案机构改革后创新工作思路与工作机制的有益尝试。从栏目策划之始,就立足于搭建一个全省档案系统联动的平台,并对项目合作开发的可能性进行了座谈交流与实地调研勘察,目前初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影响,也为全省各级档案馆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思路。
今后,我们还将不断拓展各级档案系统的交流和合作领域,积极探寻和构建富有特色的合作模式,使越来越多的档案发挥社会功能,真正意义上让档案“活”起来、亮起来、火起来。
随着三网融合的不断深入以及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应用的普及,电视的传播价值和影响效力正在逐渐削弱。为进一步强化受众认可度、提升栏目的文化形象,我们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研磨“一次编研、多种生成、多元发布”的融合机制,对栏目产品进行多样化呈现。
具体来说,节目播出前我们在新媒体平台上以短视频、图文等形式进行预告;除了常规的每周一次在浙江卫视播出外,还对专题片进行适度推介,在浙江学习强国平台、浙江档案网、省档案馆微信公众号、中国蓝新闻客户端等多个平台进行发布;节目播放形式从传统平面播放转变为掌上播放,快速适应文化传播的立体化、互动化、即时化的发展趋势,成为可移动的、全天候的档案文化栏目。
目前,在节目策划制作的探索与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难点,需要今后不断地完善与探索,进一步优化方案和创新思路,逐步探寻更合理、更高效、能够吸引更多受众的实施路径。
好的栏目的风格,与准确的设计思路和策划定位、新颖独到的编辑理念、去粗存精的编辑技巧、角度独特的拍摄技能等密切相关。《跟着档案去旅行》栏目进行了精心策划,不是根据档案资料作过于深奥晦涩的历史学研究与考证,也不是单纯地对档案资料进行直接翻印,而是以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解读珍贵档案,讲述档案故事,形成独特的档案栏目品牌。不过,从栏目开办一年的情况来看,栏目风格容易受频道栏目的个性定位、档案史料的积淀、拍摄制作的技能等多环节因素影响,相对缺乏比较清晰的栏目定位。所以在后期的制作过程中要将栏目风格固定下来,巩固打造常态化的优质档案文化栏目形象。
每个栏目都有自身明确的定位,档案文化栏目区别于其他文化栏目的突出优势与特色,就在于档案资源的充分运用。展示档案的真实性和原始性是档案栏目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吸引观众、打动观众的重要因素。栏目只有充分挖掘与利用各类档案资源,真正围绕档案讲故事,提升栏目的档案味,才能形成鲜明的特色,给观众以极强的感染力,让观众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档案与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还要紧紧围绕浙江“三个地”的政治优势,深入挖掘浙江“三个地”档案资源的特色优势,加强“三个地”档案文化的宣传与传播,确保档案文化在服务中心工作中更加有声有势、有力有效。
当前,档案文化栏目受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深度不够、工作人员视野不开阔、内容针对性不强等因素制约,以及其他领域与媒体之间、馆际之间缺乏充分的交流沟通,在栏目制作过程中没有充分实现合作共享,缺乏共通共享的桥梁和纽带,难以完全实现档案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也很难充分发挥媒体的专业优势。我们要搭建更为灵活高效的平台,充分挖掘与发挥各领域的专业优势,不仅要突出对档案元素的解读,更要突出各种视角和研究模式对档案资源进行的文化性阐述和深层次挖掘,提升栏目的水平与质量。
今后,档案文化栏目更要着力于讲好红船故事、浙江故事、中国故事,深入挖掘红船精神、浙江精神的时代内涵,增加档案文化的高度与深度,让档案文化传播之路越来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