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巧奕
我国的经典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句式规整,富有韵律,易读易记,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古人常“以诗言志”“以词传情”,一首首精练隽永的古诗词,不仅是诗人才华横溢的结晶,也是志向高远的体现。小学生从小诵读古诗词,不仅有利于发展语言,提高智力还能陶冶情操,培养文学鉴赏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一些著名的古诗描绘了祖国、家乡的秀美山川,朗读这样的诗歌必然会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一些古诗词表达了朋友之情,让孩子更加珍视友谊;还有很大部分是爱国文人心灵的呐喊和流露,吟诵这类诗能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诵读诗词不仅能塑造孩子们健康的心理,陶冶美好的情操,还能让他们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更加了解,更加热爱。
巴蜀地区山川秀美,风景宜人,孕育了渊源流长的天府文化。生长在天府之国的孩子们应该对相关古诗词有较深入的了解,所以我选择了有关天府文化的诗词。我把学习有关天府文化的诗词分为几大版块,有天府诗人的佳作,有描绘巴蜀风景、特色的诗文。以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孩子们平时喜欢去的几个四川风景名胜区和成都市区内公园的命名。
以导游的身份带领他们浏览四川著名的旅游景点,领略“诗文美景”。
在风景秀丽,因山势逶迤、“如螓首峨川,细而长,美而艳”得名的佛教名山蛾眉山上,孩子们看到了“峨眉山月半轮秋”(《峨眉山月歌》李白),听到了僧人“馀响入霜钟”的悠扬琴声(《听蜀僧浚弹琴》李白)。在游览江油县“李白故居”,孩子们面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感受诗人的丰富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诗文气势磅礴、撼人心魄。学习这类古诗,让孩子体会古代诗人立意的新奇、构思的巧妙、想象的丰富、意境的深远,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而且对于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坐落于成都浣花溪以西的“杜甫草堂”,孩子们了解到“草堂”又名“少陵草堂”、“浣花草堂”,林园内葱茏茂密,溪水环抱,绿野平畴。他们所熟知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就是广德二年,诗人杜甫流寓于成都草堂时所作。他们还了解到“诗圣”一生为人民疾苦而忧患,在简陋的草堂仍心系百姓,写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的千古佳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诗人的殷殷爱国情怀,正是当今学生品德教育中最需要加强的,让孩子们读这样的诗词无疑是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植下了爱国之根,铸入了民族之魂。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向来崇尚清高雅洁之美,古诗词中出注入了这种尚清意识。当游览眉山县的三苏祠和成都的望江楼时,孩子们从众多诗词中感受到苏轼和女诗人薛涛藐视权贵的高洁品格。低年级孩子年龄小、阅历浅,选择读物往往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还不具备较强的辨别能力,推荐给孩子这样的诗,无疑是给他们提供摆脱低俗文化的不良影响,提高审美水平的良方。
每天早上,我们进行经典的诵读,做到每日一诗一故事。诵读学习分四个层次:
第一、学生轮流介绍诗人的生平,讲解和诗文有关的天府文化及典故,如蜀锦蜀绣、文君当垆卖酒、“芙蓉城”的得名……
第二、请小老师带领大家进行古诗的美读和背诵。
第三、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配乐欣赏古诗。
第四、结合学校特色文化,以《苏轼小学生读本》为材料,阅读东坡故事。
这样以生动有趣的形式,有機的将传统文学和天府文化相结合,让孩子们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提高学习和欣赏经典的能力,进而全面提高文化素养,成长为真正野性而高贵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