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老年群体微信谣言传播的心理动因

2020-09-12 14:54郝泽钰
传播力研究 2020年13期

郝泽钰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出现转变了信息传播方式,这本应是推动社会向更科学理性的方向发展,却不成想助长了谣言的扩散态势,甚至为谣言的产生提供了温润的滋生土壤。微信为中老年人所创造的这个无界互动的虚拟场所和寻求认同的表达空间现在来看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谣言创造者在这个本应是善意的空间内,充分利用了中老年人的情感作为启动,利用其依存性及从众心理、自我表达与利他情怀以促进谣言的传播,进而寻求利益的满足。只有媒体及相关部门充分行使把关人的职责、社会及家庭给予这一弱势群体更多的心理关照并有针对性地培育中老年用户的理性思维,才能舒缓中老年群体传播微信谣言的现状。

关键词:微信谣言;谣言传播;心理动因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3-0-02

互联网的普及将全世界都编织在了同一张大网之下,各种信息开始涌现,随后智能手机的普及又拓宽了网络终端,于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各种消息开始更加肆意扩散,谣言问题愈发严重。着眼于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手机软件,微信似乎是谣言扩散的最强助燃剂。这些谣言的涉及面较为广泛,从健康养生到社会新闻再到政治舆论,无孔不入。如今中老年人正逐渐成为微信的活跃用户,转发这些谣言链接的主体大多也是这一掌握智能设备使用方法却不太能分辨信息真假的人群。是什么样的谣言可以博得这一群体的信任?又是什么一种心态驱使中老年微信用户不断接受并转发谣言?本文将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探究。

一、情感渲染与接受心理

据中央网信办等发布的《2019年网络谣言特征观察与趋势研判》显示,2019年我国网络谣言高发领域集中在医疗健康、食品安全与社会科学。之所以这些领域的谣言虽然频频被多次辟谣,却仍一而再再而三出现,是因为谣言散播者正是利用了中老年人的心理,看中的是虚假信息扩散所带来的经济利益。

首先,总体来看,谣言普遍会利用亲近的语言表述在受众人群中获得身份认同。比如使用“我”“我们”这类表述,拉近与受众的距离感,谣言仿佛就是老友在同自己讲述。其次,社会类谣言会抓住人性的弱点,利用“悲情”叙事,触碰人心底线,简单代入就会引起共鸣、激起民愤,进而迅速传播。食品安全及生活类谣言主要通过先诉诸恐惧、再披上科学外衣的方式进行传播。它们通常有着“全部”“千万”等夸张的文本表述、“确实”“一定”等诚恳的对话语态、“有毒”“致死”等刺激的字眼,以此制造社会恐惧。有些甚至会在内页或标题上标注“央视报道”“某专家认可”等,传播与權威媒体相关的新闻及观点,捏造虚假的意见领袖。

可能有时也会有奇怪的现象发生——如果说文化程度较低的中老年人没有辨别谣言的能力,为什么受过较高教育的中老年人也会转发谣言?“绿豆汤包治百病”“饮用咖啡会致癌”“家用节能灯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等,把这些在“家庭群”常见的谣言整理一下,会发现大多都是与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仿佛生活中处处充满了危机。中老年人确实都面临着或多或少的物质、情感危机,包括平时看到的电视媒体经常报道食安问题等,都造成了这一群体看到相关信息就很敏感,比如2018年经典谣言“2035年养老保险金将被用光”的疯狂传播就是利用了老人的不安全感。

此外,中老年人面对谣言的情感渲染极易“上套”,也不是安全感所能完全控制的。此前有心理学实验证明,人对于他人的信任普遍是随着年龄的上升而增加的,即年纪越大越愿意去相信他人。该实验也表示,人类都是会随着积极和消极的生命体验成长的,这并不是单独这一代人的特质。

二、场依存性与从众心理

情感的启动是中老年人轻易接受微信谣言的关键因素,那么作为谣言传播主体的中老年大部队又是由于何种原因进行疯狂转发的呢?前文已述“愿意信任的心理是中老年人社会活动及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成分”,除了由信任消息源引发的谣言接收,更多的则是由信任次级传播者而引发的谣言泛滥。这其中就有场依存性和从众心理在作祟。

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曼·威特金首先提出场依存性理论,该理论将人的行为表现划分为两种,一种为“场独立者”,这类人不容易收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他们会根据自己的思考对事物做出判断;另一类是“场依存性者”,这些人通常会依赖周围的环境进行判断,尤其是周围环境中的刺激因素会对其认知判断产生巨大影响。“许多研究表明,在可利用的信息不清晰、不充分的条件下,场依存性者更多地利用从别人那里得来的信息推测自己的结论。”[1]中老年群体因其心理状态、年龄、社会阅历等影响,常常就处于场依存性者的阵营。因此,在谣言传播的过程中,中老年群体会比场独立性较强的青年受众更易轻信谣言并转发。

此外,传播过程中的从众心理也为谣言扩散火上浇油。微信谣言一般来说主要以三种方式呈现:图片、文字和链接。这三种形式的转发也极为便捷,只需选中、分享、选择分享的对象,很适合中老年人操作使用。通常这些谣言会被转发到多人群组中,这些群成员又会在不同的亲友群中转发,环环相套,形成了一种嵌入式的圈层化传播。中老年群体的无意识心理表现则尤为明显,这一群体极易受到他人的信息暗示,更容易轻信谣言中主导意味强的观点,进而对其独立思考和冷静判断产生干扰。反面印证了丹尼斯·库恩所提出的观点:“生活在强调‘集体合作的文化中的人们可能更容易出众”[2]。

在微信营造的关系网络下,中老年人的场依存性和从众心理被极大程度释放出来。而这种交互传播推动谣言扩散的力量也不容小觑,很多谣言扩散形成的蝴蝶效应甚至已经对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日本福岛核泄漏中国全国疯抢食盐现象的出现就是从众心理、羊群效应致使谣言扩散的结果,造成的物价波动和社会恐慌已经不能让我们再忽视谣言的可怕。

三、自我表达与利他情怀

从茶余饭后围坐聊天到微信群聊,中老年人的交流场逐渐向互联网转移。不少年轻人抱怨爸妈几乎成了谣言收集器,自己也频频被谣言骚扰。但为何有时提醒过长辈信息不实后还会有其他的谣言转发?

一方面,技术的进步和时代的巨变打碎了中老年人熟悉的集体生活和熟人社会,为了在这个时代的巨变中完成自我身份调试、重建主体身份认同[3],他们尝试着多种新时期的群体交流方式,但效果并不显著[4]。而微信成功地将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关系重新联结。亲戚、朋友、家人,这些收到中老年人转发信息的对象一般是转移到线上的日常熟人,他们通常有着相似的生活环境和思维方式。在家庭群中转发食品安全、社会生活的信息自然也就正常,某种角度来看这种生活信息分享也算是基于维护家庭成员黏性的需要。哪怕信息不实,长辈们也会觉得注意一下总归是好的。

另一方面,哪怕年轻人不断提醒他们信息需要分辨真假,他们还是会不断转发,除了情感在其中对中老年人信息判断产生强烈干扰,中老年人这种频频分享信息的行为也是在寻找在信息时代的存在感和认同感。他们希望被关注,他们重视健康,同时也想保护子女及身边人,所以平时经常会被貌似看起来很有道理的谣言说服,进而转发。中老年人的“信息轰炸”其实是其以信息的形式刷存在感,在这些信息背后所隐藏的是这一群体在日渐老去、被边缘化的过程中努力的自我表达。关心、说服、教育都会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体现,他们在积极维护自己的长辈形象,并在转发同时尽可能表达自己的观点。

造谣者将利益期望主要托付于这些信息分辨能力较弱、需要寻求关照及认同的中老年群体身上。这一群体也在享受微信带来的生活便利及精神安慰的同时成为了谣言的无意识传播者。

随着科技的发展,身处信息时代的今天,互联网的出现不但转变了信息传播方式、助长了谣言的扩散态势,甚至为谣言的产生提供了温润的滋生土壤。微信为中老年人所创造的这个无界互动的虚拟场所和寻求认同的表达空间现在来看是有一定负面影响的。谣言创造者在这个善意的空间下,充分利用了中老年人的心理进而寻求利益的满足甚至是社会的不稳定。只有媒体及相关部门充分行使把关人的职责、社会及家庭给予这一弱势群体更多的心理关照并有针对性地培育中老年用户的理性思维,才能舒缓中老年群体传播微信谣言的现状。

参考文献:

[1]宋广文,李壽欣.认知方式的理论建构及其应用研究[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6).

[2][美]丹尼斯·库恩.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M].郑钢,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3]米莉.认同、归属与愉悦:代群视野下广场舞女性的自我调适与主体建构[J].妇女研究论丛,2016(2).

[4]周裕琼.数字弱势群体的崛起:老年人微信采纳与使用影响因素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