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进入8月,2020年已经不由分说地过去了一大半,羽超联赛也在世界羽坛赛事停摆差不多半年的情况下半是意外半是惊喜地出现在了大家的面前。疫情改变了很多,但体育与生活一样,正在顽强并坚定地逐步重回正轨。
很多人有关中国羽毛球队的记忆,还是停留在3月份的全英赛。老实说,那确实不是一次愉快的记忆。但是,疫情阴影下一次比赛的结果显然不能成为判断一支队伍的全部依据。事实上,近年世界羽坛的各种风云突变,也早已让我们习惯了各种起起落落,一时的得失不足以改变世界羽坛的格局早已成为定论。更何况,半年时间的封闭集训,带给了中国羽毛球队以及队中这些年轻人的变化,也绝不是任何人凭空便可想像,或者坐在办公室中便可以给出的答案。
我与中国羽毛球队的结缘,起始于31年前在广州举办的世界杯。那时的中国羽毛球队还拥有杨阳、赵剑华、李玲蔚、韩爱萍、关渭贞、林瑛等一批世界名将,那时的羽毛球也还不是奥运会项目,但那时羽毛球比赛的精彩与激烈程度一点也不比现在逊色。那时印尼甚至还是世界上的第一羽毛球大国,韩国则靠双打行走江湖,丹麦同样也拥有自己的“天王”,所以,1992年羽毛球首进奥运会,中国队金牌颗粒无收也不是多大的冷门。这当然是一个不好的开端,却从未影响中国羽毛球队在世界羽坛的竞争力。及至2012年伦敦奥运会,横扫五金的辉煌不仅是中国羽毛球的高光時刻,估计也将是世界羽坛难以逾越的一座高峰。
就像我从不认为一次比赛的失利便足以否定一支队伍一样,我也从不认为一次比赛的高光便可以让这支队伍永远躺在“功劳簿”上。体育比赛的魅力不仅在于胜利,更在于你争我夺的全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羽毛球可以说满足了我对“完美比赛”的所有定义——我们有傲视群雄的辉煌,也有败走麦城的沮丧,更有顽强拼搏奋争的惊心动魄。
2016年里约奥运会之后,中国羽毛球进入了新的奥运周期,也迎来了新的更新换代。成长自然需要过程,成长难免付出学费。但是,这支年轻队伍的表现依然可圈可点——石宇奇在苏迪曼杯决赛中打到桃田贤斗在休息室闷坐一个来小时也没有缓过神来;陈雨菲创造了在超过一年的时间内决赛不败的奇迹;陈清晨/贾一凡重返世界第一的位置也已经接近一年;黄雅琼/郑思维则是混双项目的常胜将军,好像只有输球才是新闻;刘雨辰/李俊慧的“双塔组合”不仅在身高上是世界一流,在水平上也让任何对手都不敢掉以轻心……这支年轻的队伍,也许还不足以承担所有的压力,但也同样在每一个单项上都充满了竞争力,而这恰恰也是明年东京奥运会上让每一个对手都“头痛”的事情。东京奥运会的羽毛球赛场,因为中国队的全线竞争力,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悬念……
很多人喜欢在大赛之前对金牌走向进行预测,比如现在便时不时有人让我预测中国羽毛球队明年在东京奥运会究竟可以夺得几块金牌。这样的预测可以信口便来,但比赛的精彩与惊心又岂是任何预测所能够涵盖的?所以,我期待金光闪闪的金牌,更期待一场场荡气回肠的比赛。更何况,这样一支富有朝气又充满竞争力的中国羽毛球队,又有何种理由不让人充满各种富有想象力的期待呢?!至少,我对中国羽毛球的乐观是一如既往的,事实上,它也从来不曾让我失望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