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呈现】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作文解析】
今年的江苏高考卷是江苏高考的收官之作,作文题稳重求变,材料具有浓厚的文化味,同时又兼顾鲜活的时代特征。
这则材料由四个句子组成。
前两句可看作材料的核心观点。
第一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出自《周易》,指同样的声音能产生共鸣,同样的气味能相互融合,即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读懂这一句,考生需有一定的古文功底。
第二句“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这句话就体现了出题人担心前一句古文可能给考生带来理解障碍,所以用白话文的形式进一步阐释,将“同声”“同气”界定为人们共同“喜爱的人和事”“同类信息”。此外,后面的“所塑造”,呈现了受这种“同类信息”环绕后,人们所受的影响,用“塑造”一词,笔者倾向于积极的影响,但围绕材料,从反面思考,若言之有物言之成理,也应当给予宽容和鼓励。
后两句可看作由前两句观点生发的具体场景和行为。
第三句“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可以看作由前两句核心观点生发的具体场景,出题人提倡考生能多在现代语境下去考量“同类信息”对自我的“环绕”与“塑造”。
第四句“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给考生提供了几个可以从小处下笔的具体行为,无论浏览、点赞、分享、感动,都应围绕“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这一中心来分析,并探究这些行为对自我塑造产生的影响。
【写作指导】
议论文写作,应从小处着眼,化虚为实。若从正面立意,可以从时间维度,从古到今,追溯古人因志同道合而成就自我的事件,再关注当下“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具体表现,如:微信朋友圈中的点赞,因兴趣爱好而建的笔会群、球友群、美食群,青少年因迷恋某个明星而组成的“饭圈”群体,娱乐选秀节目评选出的女团、男团,以及当下在“抗疫”过程中组建的医疗团队、志愿者团队,这些个体,都因共同的爱好、理想等结合在一起,并且在这种结合中互相成就,塑造更好的自我。也可以反面立意,反思这种“同类信息”的环绕,可能会让人身处“信息茧房”而不自知,逐渐受困于“同质化信息”而堕入视野狭隘、个性缺失的境地。可从现象呈现、原因剖析、结果预测、以及措施建议等方面,围绕材料核心,层层深入论证观点。
记叙文写作,仍然要选取一个独特的题材,通过情节和描写,来印证材料观点。高中生写作最好关注身边熟悉的事件,可以是写参加学校社团的经历,可以是父母的同学会,也可以是外婆的京剧小团体,还可以是自己参加抗疫支援工作的经历,围绕志同道合对自我塑造的影响来写,若情节生动、描写细腻,也可以点亮阅卷老师的眼眸。
【下水作文】
真正的“朋友圈”
姜伟婧
我读唐诗,印象深刻的“迷弟”是大诗人杜甫,当时的他,还没有成为高不可攀的诗圣,只是一个初入诗坛的毛头小伙,然而当他遇到早已在詩坛光芒万丈的前辈李白,杜少陵心里的诗歌激情被燃起,对李太白的溢美之词常见于他的诗作。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是对才华的赞赏,“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是对性情的感叹,“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是对际遇的同情。唯有灵魂相似的人,才会有这样的深切了解与体悟。因为一开始就受巅峰水准诗歌的影响,杜甫也在这美好文字的浸润中,逐渐锤炼自己的文学水平,成为唐诗中的另一座巅峰。说起来,大唐有许多这样的好友圈子:韩愈和柳宗元、王维与孟浩然、元稹与白居易……志同道合,造就了大唐最瑰丽的诗坛风景。
《周易》有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意为志趣相投的人相互感应,自然相遇在一起。纵使是千年前交通不便、信息难通的唐代,人们也会排除万难,因为相同的喜好而相聚,在这种相聚中被塑造,更清晰地走向未来。
我相信,个体生命价值的彰显,往往因同类的存在而被印证、被激发。假设大唐王朝没有李白,那么杜甫也会因为失去志同道合的朋友,而难以发掘自身的潜能。所以,我其实并不认同哲学家萨特所言的“他人即地狱”之观点,个体的生命差异固然容易让彼此间产生龃龉,但健康的生命姿态,会懂得求同存异,以大气包容的心态去发掘彼此间的共同点。B站名为《后浪》的演讲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弱小的人才习惯嘲讽和否定,而内心强大的人,从不吝啬赞美和鼓励。”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都是由这样强大的内心成就的。
如今的互联网社会下,爱好相同的群体其实不在少数,譬如新时代下的“饭圈”群体。所谓“饭圈”,往往由一群对某一明星狂热迷恋的青少年组成。他们因相同的爱好而组成一个或大或小的团体,为明星打榜、买热搜、组建后援团等,饭圈人因共同的目标而走在一起,生活倒也多姿多彩。不过当下的饭圈中人,还需要警惕自己走向固化的弊病,毕竟,回到词源分析,“fans”的狂热爱好义就体现了一种非理性。人若长期处在这类“圈子”里,视野容易走向局限,而这种局限会因受到圈中伙伴的鼓励而强化,而使得圈子具有一种“排他”乃至“党同伐异”的属性。时下一些粉丝论战乃至掐架等不良现象正源于此。
这时,不妨再去研读一下大唐的朋友圈,当杜甫为李白的诗文感动时,他并没有亦步亦趋,而是认清自己未来的方向,在同声相应的信念中塑造更好的自我。
【点 评】
本文从唐代诗人杜甫和李白间的交往切入,点明初出茅庐的杜甫,正是因为遇到志同道合的李白,才被激发写作潜能,最终成为一代诗圣;接着拓展到唐代其他诗人,他们也是在这种志同道合中成就彼此,论证这一观点的普遍性;然后直接点扣材料“同声相应,同气相求”,通过正反对比论证,指出同类存在对个体塑造的正面意义;之后联系当下因共同爱好而相聚的“饭圈”,提醒同类聚集应警惕的“圈子”固化、思想狭隘;最后呼应开头,呼吁人们学习大唐诗人如何在“朋友圈”中获得正面能量,却不失去自我独立价值的智慧,使得论证更严谨。
灵魂与灵魂的相遇
姜伟婧
“小龙虾是最好的社交食物,因为你玩不了手机。”著名纪录片导演陈晓卿如是说。
屏幕前看到此,我不禁叫绝!炎夏已来,是时候和好友约顿小龙虾了。(从“小龙虾”的美食素材入手,切合当下时令特征和人们的喜好,激发读者兴趣。)
说起来,来自不同家庭、地域的人们,各自秉性、习惯有差异,发生龃龉在所难免。但相坐共品美食,总能消解彼此间的误会和冲突。
所以吃货们才会高喊:“没有什么是一顿小龙虾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这里的小龙虾,可以换成任何一种大家喜闻乐见的食物。人们放下一切立场与偏见,回到最本真的味觉享受,忽然就对彼此生出谅解与宽容,愿意往存异求同的方向努力。(扣材料核心点题,对小龙虾的共同喜好,就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具体表现,并指出求同带来的积极影响。)
导演陈晓卿,正是抓住人们的这一心理,在美食领域精心钻研,拍摄出《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等高品质美食纪录片,无数的吃货因着同一个爱好而在这些视频前簇拥,人们也在疑惑,数量庞大的美食纪录片里,为何独独陈晓卿的制作能成为爆款,如此触动人们的心弦?(设问,引发读者思考,自然引出下一段更深层次的点题。)
究其原因,陈晓卿式的纪录片呈现给我们的,不仅是食物聊以果腹的表层价值,它还承载了人类共通的文化与情感的深层寄托。(对材料中的“同”进一步剖析,不止是表层的“同”,而是深层次的文化认同。)
不禁想起《周易》中所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追求的“同”,也不仅是声音和气味的相似,更是志趣、情感、理想的遇合,人们在这更高标准的求同中,与志同道合的伙伴携手而行,互相成就,得以塑造更好的自我。(照顾材料,就材料第一句,指出真正的同不仅是声音、气味的浅层次相似,而更是志趣、理想的遇合。)
所以,《红楼梦》里,史湘云和贾宝玉一同在芦雪庵烤鹿肉的时候,面对林黛玉笑话他们粗野的做派,史湘云反驳道:“是真名士自风流,你们都是假清高,最可厌的。”这一反驳其实不仅为维护食物本身,而是两个真性情伙伴的立场坚守。想一想,当一个孤独的个体吃力地坚持自我时,蓦然发现“原来你也在这里”,这份因知己相遇而生发的欣喜,的确可以激励个体往更好的方向前行。(用《红楼梦》的例证,进一步佐证同类的相遇,对个体成长的激励作用。)
也因此,陈晓卿的作品能够从竞争激烈的纪录片市场中脱颖而出,就在于顺应了“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古老规律,让怀着乡愁、向往文化的人们,得以借助纪录片,在美食之上找到同一个心灵归宿,安抚在现实中徘徊的自我。
美食,也不过是这个蔚为大观的世界的一斑踪迹。生命中的同气相求,可以在不同的领域发生,它可以是李白与杜甫期待“何日一樽酒,重与细论文”的瞬间,可以是张大千与毕加索在西班牙切磋画艺的时刻,也可以是普契尼在意大利演奏中国民歌《好一朵茉莉花》的辰光,每一个个体,都得以因同声相应、志趣相投,完成更好的自我塑造。(从美食领域拓展开来,指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在人类社会不同领域都具有普遍性的积极意义。)
愿你在这个急管繁弦的时代,也能放慢脚步,去珍惜灵魂与灵魂的相遇,在互相成就中,迎来更精彩的自己。(结尾点题,呼吁人们珍惜“灵魂与灵魂的相遇”这一深层次的求同,以更好地发展自我。)
【点 评】
本文紧扣材料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首先从美食领域切入,指出人们因食物而产生的共情,会消解很多误会,接着借陈晓卿美食纪录片的火爆,深入剖析真正的“同”是更深层的文化、情感的认同;并用《红楼梦》中追求真性情的史湘云和贾宝玉烤鹿肉的情节,再次佐证这一观点;接着由美食领域拓展到人类社会的其他方面,指出“同声相应”对个体或事物积极影响的普遍意义;结尾点题,呼吁人们珍惜深层次“灵魂与灵魂的相遇”,以塑造更好的自己。文字紧扣材料核心题旨,层层深入论证,是第一篇可供借鉴的议论文。
珍惜身边不同的声音
《文汇报》记者 叶松亭
记得早几年,有一次开会,某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上台发言,痛批彼时某款刚开始流行的新闻资讯APP道:“里面的东西乌七八糟,全是杀人、放火和强奸!这样的东西怎么能给年轻人看!”老先生在台上义愤填膺,我们在台下努力憋笑,因为这款APP采用了所谓的算法推荐,简单说就是,用户爱看什么就推送什么,倾向哪种观点就放大哪种观点,直到用户惊喜地发现,这款软件竟然如此“懂我”,发来的都是自己喜闻乐见的人和事。
以前大概因为资讯不发达,所以人们会念叨“千金易得,知音难求”。但在如今的智能互联网时代,日益发达的人工智能据说能给每个用户打上数十个标签,再根据标签内容进行“投其所好式”信息推送甚至粉丝推荐。对商家来说,这样更容易获得用户青睐,并且能提高广告投放的效率;但对用户来说,久而久之便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塑造,甚至产生一种错觉,认为自己爱看的就是主流,自己笃信的就是真理。
如此不自觉的故步自封,其实非常危险,会让人沦为井底之蛙而不自知,甚至误入歧途也不知悔改。
前不久,听一位业内前辈分享,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以前我们当记者写评论的时候,遇到那些说不清的事情最高兴,因为可以思辨了。”
所谓思辨,就是思考辨析,在我看来就是多问一句“为什么”,多想想有没有其他的可能与角度。世界是多元的,同样很多问题也没有标准答案,我们所坚持、所相信的,也许只是众多可能性中的一种,甚至未必是最优的一种。正因为如此,相比千万次所谓“从心所欲”的网络浏览,也许身边一点不同的声音更能够带给我们启发,更能够引导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社会、理解他人。
所以,我始终坚信,要珍惜身边不同的声音,过去要珍惜,今天和未来要更加珍惜,一旦遇到,必定要洗耳恭听。
当然,即便是“不同的声音”,也应遵循一定的规则与底线。譬如我们讨论“虎妈教育”好不好,无论支持利大于弊、弊大于利还是利弊各一半,出发点总是为了孩子好的。如果抛开这个前提去讨论那不叫“思辨”,那叫“杠”,发出的也不是“不同的声音”,而是“刺耳的噪音”。
不幸遇到“杠精”怎么办?其实也简单,正如有人所说:“正眼瞧他一眼,我就算输了。”
【点 评】
本文颇具思辨意味。作者首先由互联网时代APP的“算法推荐”切入,提醒用户应警惕被同类信息所环绕带来的故步自封乃至误入歧途的危险;进而提出应对方案:应以思考辨析的方式面对身边的同质化信息,點题“珍惜不同的声音”;最后辩证收尾,指出“珍惜不同的声音”并非抬杠,应遵循一定规则与底线。论证严谨,例证鲜活接地气,体现了作者身为媒体人独特的视野和思考。
[作者通联:江苏泰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