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立海 范玉华
【原题呈现】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一、题目解析
2020年的上海高考作文题,依然承延和展现出海派作文思辨性的风格与特点,以及命题立意与思路,为思辨提供了更广阔、更明晰的空间,鼓励学生在关注现实生活的同时,进入更深层次的文化思考与哲学思辨。体现出命题的稳定性与一惯性,并且与2017年高考作文主题“预测”有异曲同工之妙。
本道试题,语言简洁明快,意义通俗易懂,能够给人以心领神会之感,因而很容易引发考生的共情、共鸣、共振与共思,但又不乏思维含量。材料聚焦人与事物和世界的关联,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只要能够从理性思辨的角度切入,每个考生都有非常巨大的写作空间。具体来看:
前面一句话:“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一个意思完整的判断句,其中的“许多”就告诉和启发考生,可以选取的事物、事情和事件是大量的、开放的、多样的、别具一格的,诸如个体的人生际遇,大灾大难的不期而至,科技文明的快速进步,人类奔向太空的卓越历程;“转折”就是事件在发展过程中的转变、变化,“重要转折”则要求必须是非同一般的、具有里程碑、划时代意义的特征,可以是个体人生中的,也可以是社会发展中的,更可以是人类共同面对的;“意想不到”自然是出乎意外、不可预知和事先预测的,却又的的确确是“发生”了的,因而,具有突然性、偶发性和不可预料性,常常在不经意间,事物方向、性质在突然之间发生了变化,事起于仓促之间,往往令人猝不及防,此时最容易产生“束手无策“之感。
再看后面一句话,是一个选择疑问句,要求考生以前一句话为基础和前提,结合自身的见闻与思考,作出正确的、理性的、科学的判断,即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也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毫无疑问,大量事实证明,人对事物的发展进程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在处理意外和转折的事情和事件的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往往发挥了巨大的、决定性的作用。但同时也要注意,人还应该恪守行为边界,对世界的客观规律心存敬畏。
通过以上对所给材料进行的条分缕析,再把两句话合起来理解和分析,就很自然、很容易地得出这样的思考视角,打开这样的写作路径:具体列举世上都有哪些“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些“重要的转折”对“事物发展进程”有着怎样的作用?这些作用是正向的、推动的,抑或还是反向的、阻遏的?“意想不到”的人又是谁?是个体还是群体?……如果能够顺着这样的思路和方向追问下去,就是契合题意写作要求的。
可见,所给材料的着力点、核心点和关键点,应该是“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和“人对事物发展进程”的应对态度。即写作时,可由人和外物的宏观角度切入,着重思考“世上意想不到的重要转折”是什么、“事物发展进程”有何规律、“转折意想不到”是不是就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最后论及人在事物发展进程中的作为与姿态应是怎样的。整体上,重点是强调一种积极的、正向的人生态度——即使面对世上难以预料的变化,世事的无常,我们也应该拥有积极的、能动的、进取的思想、精神与态度,并努力活出生命的精彩。
综上所述,材料中的两个条件“意想不到时”和“重要的转折”能有效激活学生的心理活动,激励考生理性地面对外部世界,真诚地观照自我。其中的“事物发展进程”,既可以是个人生活上的短程,也可以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可以是某个问题的局部发展,也可以是社会文明阶段的重大推进。考生要将自身与外界关联,将个人体验与群体认知关联,审察事物的客观性、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的叩问,也提示考生,虽然在“转折”面前可能有无能为力的无奈,然而人类不甘于被命运束缚,依然不断地探索与创造。因此,要突出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表现在“防患于未然”,也可以表现在“推动或促成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很显然,命题者的意图是希望考生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但同时要注意,不能无限度地拔高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全然不顾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要厘清其中的辩证关系。
考生基于以上的认识、思考、立意、选材和行文,就能够写出文质兼美的佳作来。
二、构思角度
角度1:论述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尽管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但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是遵循一定规律的,人们只有认识和把握规律,具有思想意识的前瞻性,清醒地认识和充分尊重客观规律,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因为,在事物的发展进程中,人可以观察、预判、积累、思考、介入和干預,可以主动出击与作为,而不是束手无策、坐以待毙,被动无为。比如新冠疫情这样的“黑天鹅事件”、自然灾害等,正因为“突然变化”,以往所拥有的一切优势都不复存在,大家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这时谁能够审时度势,谁能够因势利导,谁就占据了先机。至少,我们一路奋战,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正如改革家梁启超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主义;思想家笛卡尔的“人是一株会思想的芦苇”。
角度2:阐释面对无能为力的事情,应有的正确态度和做法。
转折具有可正可负的趋向性,如何因势利导,如何趋吉避凶,是积于忽微抑或犬儒苟且,要有正确抉择与行动。对于巨大的、毁灭性的转折,尤其是面对突然转折和事物发展进程中的不可测因素,那些重要转折点,特别是那些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转折点,人的能力有时候会显得无足轻重。但即使这样,人与群体,包括国家、社会组织等,也应该有所作为,不仅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防患未然,未雨绸缪,最终走向化危为机。毕竟,事发前,事情的转折往往有蛛丝马迹,这时,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事发时,应当机立断,因势利导;事发后,要亡羊补牢,吸取教训。通过这样艰苦卓绝的努力,尽可能地把转折推向好的发展方向。如有效治疗新冠的药物目前还没有研制出来,但并不意味着人的不作为,相反,随着医学家不断攻坚克难,总会有成功的那一天的到来。
角度3:具体论证“改变可以改变的一切,适应不能改变的一切”。
就是说,人的作为、主观能动性不是无边无际的,要尊重客观规律。尽可能地做到:改变可以改变的一切,适应不能改变的一切。正如贺拉斯所说:“无论风暴将我带到什么岸边,我都将以主人的身份上岸。”据此进行写作,展开旁征博引、纵横捭阖的说理论证就可。
三、思路导航
[佳作展示1]
我不是夜莺,亦不求玫瑰
上海一考生
当这位鸟类的歌唱家倒于血泊,当那朵玫瑰被马车的滚轮无情地碾成土尘,王尔德的爱恋戛然而止,只余下在时间的罅隙里随风远逝的叹息……
人们从来不能改变这个世界的客观规律,正如年轻的学生无论如何也不能在白玫瑰丛中找到他的红玫瑰。
这是人世间一切悲剧的症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先生如是说。在这场人世俗情的命运游戏里,少女求玫瑰,求的是对自我美丽的陶醉与自我虚荣的傲慢;青年求玫瑰,求的是对美丽的幻想和对繁丽上流社会的贪恋。王尔德的笔如同一面镜子,映射了人性的丑陋与贪婪。这是人性与生俱来的动物本能。文明的演进能够让欲望升级;文明只能教化我们如何控制兽欲,却永远不能消除兽性。这份劣根性曾经保障了我们种族的演化,与自私的基因一样同为大自然铁一般的规律,而这份不可更改性正是哲学上所谓的规律客观性原理。
那么,这世上就没有美好单纯,人就只能屈服于所谓命运而束手无策地眼观悲剧吗?显然不是。
人不能改变规律,但人可以改造世界。
夜莺的结局是悲惨的。它剖开心肺,血染玫瑰,幼稚地将自己纯美的爱举过头顶,却被欲望的魔鬼踩碎在脚下,狠狠地抛入深渊。可悲可叹,复哀复怜。它输给了自己的天真与糊涂,也输去了自己的单纯与美好。人只有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保持清醒,才能客观地认识社会的规律,守护心中的一方净土。那些支援武汉的一万二千多名年轻医者,他们难道不知道他们可能会面临的悲剧吗?他们知道。但他们选择了迎风而上、逆向前行,选择了义无反顾,选择了战斗到底。这难道不是对人性真善美的最好诠释吗?他们带着对医学规律的认知走上了战场。他们没有改变命运,他们选择的是对待命运的态度,于是他们改变了一座城市,也肯定了一个民族的良知与守护。
可除了这些优秀的奋发的年轻人,我们依旧可以从日益增长的抑郁症人数中得知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愈来愈大的社会重压下,年轻一辈有着总将痛苦归咎于命运的颓丧。
“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失去斗志的战士最终的结局只有败北。改造世界的前提是坚定的方向与不屈的意志。“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在所谓命运面前,不祈求玫瑰,保守自我的风度;在所谓规律面前,不去做夜莺,保有自我的优雅。
诚然,我们都是普通人,没有过人的伟力与胆识。但请相信,一滴水的微渺汇聚了一片海的深远;也请坚信,“只要我的声音心无旁骛,我的音乐必将独木成林”。
愿今日奋笔疾书的我们,在未来都能骄傲地宣称,我不是夜莺,亦不求玫瑰。
【名师说法】
1.起笔不俗,引入自然。文章以浪漫的爱情故事开篇、入题,在激发读者阅读兴味的同时,重在藉此亮明作者的观点:人不能改变规律,但人可以改造世界。与题目遥相呼应而又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见,构思的与众不同,胜人一筹。
2.类比精当,例证有力。作者以比兴的手法,以白衣天使逆向驰援武汉抗疫等为例证,辅以正反对举,阐释人在规律和命运面前应该何去何从,令人印象深刻且泾渭分明。这样的构思、立意,是文章能够获得高分、脱颖而出的关键原因,值得考生借鉴和学习。
3.句式得当,文采横溢。本文运用反问和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不僅增添了语言的精彩、华美,更言简意赅、深刻精辟地论证了中心论点,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可喜可贺,应该点赞。
[佳作展示2]
椅中人生
上海一考生
恍然记起,在那个荒芜但不衰败的地坛公园,在那株合欢树下,在那些凌乱的车辙间,有个年轻人,坐在轮椅上,看寂静的落日把地上每一个坎坷都映照得灿烂。
人们总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因此,我们脆弱的肉身在不可捉摸的命运面前显得那么渺小。无怪乎总有人渴望通过神奇的力量提前预知命运或是改变命运,那么,命运能够被改变吗?我们有那个力量去改变已经发生的事物吗?
且不谈那些生平事迹轰轰烈烈的伟人,就是如今正坐在高考考场中的我们,也是在用笔一刻不停地改变自己未来的人生轨迹。
神说:“命运是我向你们提出的问题,答案,要你自己去寻找。”
改变事物的答案,自然就在每个人心中。轮椅上的那个年轻人——史铁生,“活到最狂妄的年纪忽地残废了双腿”,终身被禁锢在轮椅上,这是命运给他的事实,而从小小的地坛中焕发精神的力量是他交给神的答案。他是向来如此豁达吗?不,他也饱尝了身心的双重折磨,他不是身强体壮的斗士,不是精神宏伟的伟人。他只不过是个普通人,十五年光阴亲近自然的思考,他才体悟到了活着的意义。
二十岁残废了双腿是在意想不到中发生的转折,史铁生对此无能为力。但是,往后的人生掌握在他手中,生与死的抉择怎能说一己之力是“无能为力”呢?
人类社会辉煌的文明史中,史铁生只是个平凡的个例。谁能想到战争会爆发,人们只好在硝烟中守护生命的宝贵;谁能想到国家会分裂,人们只能将对故土的依恋寄托在别处;谁又能想到疫情会暴发,我们会被困在家中无法复习,对知识的渴望促使我们找到了网课这条途径,改变了令人担忧的困境……不管是开辟光明的转折,还是陷入困顿的转折,它早已成为过去式,真正对事物的改变取决于我们对待事物的态度。
《肖申克的救赎》中说道:“当你生活在压力锅中时,你得学会如何生存。”大部分人表面上对命运信而不疑,其实都未曾因自己的出生、身份而放弃改变,仍有那么多不甘于现状的人在努力地生活,他们或是远走他乡的打工者;或是考场上奋笔疾书的莘莘学子;或是职场中辛苦熬夜的白领……转折一次又一次降临生活,给生活添上彩色或是蒙上阴霾,但别忘了事物的发展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
始终忘不了,地坛公园中雨燕的高歌,苍黑的古柏,和那些凌乱却象征一个灵魂思考的车辙。
【名师说法】
1.排比开篇,亮明观点。由课本中史铁生的故事入文,给读者以熟悉感和认同感,一下子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更为主要的是,由此自然天成地亮出文章所持的观点,不枝不蔓,浑然天成。
2.事例经典,以一当十。文章不仅以史铁生为例,还使用排比句,言简意明地列举了不同情况下的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对事物的改变所具有的作用和结果。并以《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名言作为理论论据,进一步强调和说明“人是事物发展主宰”的观点,令人信服。
3.语言不俗,首尾呼应。本文除了多处恰到好处地引用了中外箴言名句外,还多处运用排比、设问、反问的修辞,使句式灵活多变,在表情达意上分别起到了增强语言气势强调和引人思考的妙处和作用。同时,一些句子富含哲理,言近旨远。此外,文章首尾圆合,结构严谨。
[佳作展示3]
会挽雕弓射天狼
上海一考生
乾坤朗朗,我为蜉蝣;水何澹澹,我为一粟。世界的轮轴滚滚向前,吾生有涯,生而卑微,似是无解。
也曾沉溺于渺小的嗟叹,直到触及那方坍圮而依旧灿烂的文明。耶路撒冷的石壁浅诉着:魂殿十二门后有一堵名曰叹息之墙,劈开即可沐浴雅典娜的圣光。
凋敝在风中的神庙里,原也曾有这么一群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们,在历史的疾风骤雨下,怀揣最纯正的祈愿,虔诚地寻觅心中的圣光,雄奇的罗马柱见证了希腊文明的辉煌。
壁画的一劈一凿,在文明史诗上叩出了最强音。此生彼灭,川消山长,当天灾人祸、差序等级都被尘埃湮灭,他们的信仰依旧长存,鼓舞着平凡的人们,去撼动造物主的权威。
纵观人类历史长河,鲸波万里,无涯无垠,却依旧有苇舟点点。执桨之人前赴后继,出没风波中,破浪千万里,不为征服,只为征途。
他们是睥睨四野的狂徒。“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的于湖居士自有河酒海窖;“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青莲居士可以天地为宴……觥筹交错,我为主宰,任尔东西南北风,无法左右吾心之逍遥。
他们是螳臂当车的痴子。君不见,士子李贽离经叛道,书焚人亡,不容于世;君不见,布衣五人痛大阉,为民请罪,身首异处……他们逾越了时代观念、社会阶层的困囿,直抒胸臆,逆天而行,其真无果邪?其启迪后世之觉醒也。
他们是破釜沉舟的死士。强国霸权压制,资金严重短缺,开水面包地下室,迎接了核心技术的诞生。二十六年,三十万人呕心沥血,将五十五颗名曰北斗的衛星送上了长空浩渺,让华夏之苍龙腾飞盘桓,九天揽月,俯瞰世界。
看见了吗?无数渺小的他们,送去了夜空中最亮的星;无数不甘渺小的他们,化作了历史长河中的星汉灿烂。当你孤独泛舟之时,便可望见前进的方向。沧海确是无垠,然沿途已铺下了星河滚烫,只为将你送往更远的地方。
林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我们不必伐林填海,但不能因未知而踟蹰不前。即使望不见鹿与鲸,那泥泞上的屐齿也会昭示着,世界为你改变。
仰望星空,星河不会奔你而来;不如挽起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名师说法】
1.题目霸气,观点犀利。本文的文题源自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作者对此进行了整合、压缩,却非常契合所给材料,更是旗帜鲜明、一针见血地亮出了本文的观点。这样的学以致用,值得点赞。也启示考生,在拟题、素材等方面,课本是不可忽视的丰富宝藏,一定要用好、用足。
2.句式灵动,修辞增色。文章开篇即以整饬的四字句和文言意味浓郁的句式,展现出深厚的文字功力,后面的各段,或是排比段,或是设问句,或是反问句,或是引用等,各展其能,不仅增添了语言表达的不俗魅力,更对观点的表达起到了强化作用。语言运用和观点论证相辅相成。
3.论据典型,论点凸显。作者积累和运用了大量贴切的古今中外的经典论据,使论证不但具有普遍性、代表性,更具权威性和影响力。这样,论点自然能够得到充分的支撑和佐证而凸显出来,引起和促成读者的思想共鸣。
[作者通联:程立海,上海师范大学康城实验学校;
范玉华,上海师范大学康城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