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下简称《从》)是鲁迅于1926年写的一篇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此文被收入《朝花夕拾》。全文描述了色调不同、情韵各异的两大景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作者写百草园,以“乐”为中心,采用白描手法,以简约生动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其间穿插“美女蛇”的传说和冬天雪地捕鸟的故事,动静结合,详略得当,趣味无穷。三味书屋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作者逼真地写出了三味书屋的陈腐味,说它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儿童在那里受到规矩的束缚。但作者并未将三味书屋写得死气沉沉,而是通过课间学生溜到后园嬉耍,老私塾先生在课堂上入神读书学生乘机偷乐两个小故事的叙述,使三味书屋充满了谐趣,表现了儿童不可压抑的快乐天性。
第一部分 文本解读综述
一、写作背景
这篇散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三·一八”惨案以后,鲁迅被北洋军阀列入通缉的北京文教界五十人名单。因此他无法公开与北洋军阀作斗争,被迫于1926年应厦门大学的邀请离开北京。鲁迅到厦门大学时正值暑期,学生还没开学。鲁迅在辗转流徙、心情苦闷的时候经常回忆起少年时的往事,就写了这篇散文发表于《莽原》上,发表时加的副标题是“旧事重提之六”。鲁迅在写作《朝花夕拾》期间,历经纷扰,为躲避北洋军阀政府的通缉,辗转迁移。时局的变化,命运的变迁,让鲁迅先生“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朝花夕拾》中的篇篇美文就是鲁迅先生寻觅到的“闲静”,而一个“夕拾”道尽了先生在“纷扰”下对韶光不再的无限憾意。这篇文章,正是围绕“趣”和“憾”两字展开写作的。
二、主题研究
《从》虽然文字不甚深奥,但是对于其主题的把握,历来存在一定的争议。关于“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关系主要三种观点:鲜明的对比关系、暗含的对照关系、和谐统一的关系。
1.鲜明对比关系
李何林先生认为文本第一部分写百草园的快乐生活和三味书屋的枯燥烦闷生活正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关系。前半部分越是写百草园如何美好就越能体现出三味书屋的可憎。鲜明对比有力揭露出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的摧残,抒发了作者对封建文化的强烈抨击。
2.暗含对照关系
钱理群先生认为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童年时的两个空间,不仅是生活空间也是精神空间,“从……到……”的结构表现了童年生活的一个过程,而且暗含着对照关系。
3.两部分和谐统一
张硕城认为鲁迅先生只是回忆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段生活,记录了童年生活的两个片段,是作者对往事的回顾,两者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
由以上三种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关系的解读,对于本文的主题研究,大致可以提炼出以下几种观点。
1.批判说
很多文章认为《从》就是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与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的生活作对比,从而批判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更具体一点说,就是批判刻板、落后的封建私塾教育。持有以上观点的以李何林、许钦文为代表,他们认为这篇文章“揭露和批判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封建教育制度,从而表现了鲁迅对封建社会及其教育制度的彻底否定”。
2.成长说
有人认为文章通过作者童年早期百草园生活的自然天趣与童年后期三味书屋生活的单调乏味的对比,象征着每个人童年成长经历的真实与必然。首先是天然兴趣,然后是人为规束。人之追求自由快乐的自然本能,注定了儿童对“百草园”的亲近和神往;而文化、社会规范的要求,注定了儿童对“三味书屋”的无奈接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对我们每个人成长经历的寓言写照,是他对人的成长困境的象征性概括。也有人认为,如果说童年鲁迅在美丽自然、风景如画的“百草园”中所接受的教育是“从游戏中学习”“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的话,那么“三味书屋”中的教育则是以强制、规束、纪律、枯燥为主色调的教育方式。尽管童年鲁迅和众多学龄儿童都向往夏夜的幻想与冬天的游戏,留恋鸣蝉的长吟和蟋蟀的琴声,然而人类知识里的教育内容的系统要求以及个人的发展、文化的传承的需要,注定儿童入学以后只能让“百草园”退居次位,而开始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这是成长的烦恼,又是生命的必然。
3.遗憾说
很多研究者认为文章不管是百草园的游戏生活,还是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都带给了作者无穷的乐趣,而这又是现实生活中再也無法体会到的,作者在文中表达了遗憾之情。有研究者认为:文章首尾两处共同的意义关键词是“失去”。百草园“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最后一次见到的百草园里面也“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三味书屋里画的画儿“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而且“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百草园和画是和童年的鲁迅生活与生命体验紧密相连的东西,它们的丢失暗示着童年美好生命体验的流逝。
4.追忆说
这篇文章传达的是少年鲁迅对自由自在的心灵乐园的追索,对虽然刻板却也充满乐趣的三味书屋的正视;同时还传达了中年鲁迅以回忆寄托情思的寂寞情怀和力图在纷扰中寻出闲静来的无奈心态。这源于从五四起始的现代乡土童年书写。追怀作家童年时代的生命经验与人事见闻,对已逝的童年乐园的忆念多源于现实中成年人生的困境。王瑶先生说,要从总的创作背景和创作心态探究思想内涵,从鲁迅当时的迷惘和困境入手了解其精神内涵。《从》讲述的是鲁迅对自己童年青少年生活片段的回忆、对自我人生的回溯、对故乡风俗的描绘,作品充满了童年温馨,但这份美好失去却不能再来。作品用童趣与童真的美好隐喻折射了中年人生况味,用童年温馨的面纱掩盖了个人思想和情思的分歧和冲突是对尘封的记忆中自我人生现实“离奇”和“荒芜”的逃离。
三、艺术特色
学者们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艺术特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结构特点、修辞手法、景物描写、人物形象、语言风格、选词炼句这六点,下面将分三个方面去阐述。
1.句式精妙,动静结合
清人刘熙载说,写文章“线索在手,则错综变化,惟吾所施”。这就是说,掌握文章的线索,写起来就能随心所欲,任意挥洒,美妙自然。百草园景物繁多,而作者却匠心独运,巧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的句式,将若干景物一线串珠,概括地描绘了百草园景色的美丽可爱。
运用静景描写,作者抓住景物色、形、味等特征,选用准确的形容词,精心描绘了园中景色。用“碧绿”形容菜畦,用“光滑”形容石井栏,用“紫红”形容桑葚,用“肥胖”形容黄蜂,都恰到好处。运用动景描写,作者抓住景物声、形等特征细致描绘。通过对夏季百草园的动物的动态描写,使寂静的百草园充满了生机。油蛉低唱、蟋蟀弹琴、找蜈蚣、按斑蝥,乐在其中,令人遐想出一幅美丽的童年图画。
2.巧用修辞,诗意表达
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写出孩子心中那种奇妙的想象和特殊的感受。如:“还可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既形象地描绘了这些果实的形状之美,又给人以清新之感。“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运用了拟人手法,不仅生动描绘了它们的动作,而且传神地描摹了它们的声音,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也许是因为拔了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用排比句式,一则表现出那种对百草园自由生活的留恋之情,二则是明显强调“我”热爱百草园里那种自由自在的无拘无束的生活。文中文字自由活泼,如行云流水,有着内在的自然节奏,巧用修辞,给人一种语言的诗律美。
3.勾勒人物,突出意境
作品在叙写三味书屋生活的时候,一开始便以简洁的线条描绘出寿镜吾老先生古朴的形象,接着介绍了他的品性。鲁迅先生在文中写道:“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虽然是简笔勾勒,但对老先生的尊敬跃然纸上。作者把情感的抒写融会在记叙、描绘的语言之中。老先生方正质朴,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自由。先生读书入神时,“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的神情,“我们”可以到三味书屋后面的园里折腊梅花或寻蝉蜕,可以捉苍蝇喂蚂蚁,“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这里把景、事、人、情交融到一起构成了情意不匮的散文意境。正因为如此,才使这篇散文有着美丽的意味和耐人寻味的韵味。
第二部分 案例设计综述
一、典型课例综述(略)
二、典型课例的讨论与分析
现代文的教学内容如何确定,王荣生教授曾提出两个非常简明实用的标准:一是学生需求,二是文本体式。当明确了学生需求与文本特征的交集是教学内容确定的最佳区域时,还需讨论:究竟应该确定哪些最需要教的符合散文教学的具体内容。
1.依循文本体式选择教学点
《从》首先是一篇散文,散文的最大魅力是与作者对话,还原生活和人性的本色,抒发作者独特的个人情思。
《从》作为一篇回忆性散文,它的最大特点也是不同于一般的回忆叙事散文之处,即王家康认为的儿童与成人的双视角叙述。具体表现在描写美女蛇故事的部分和全文的过渡段。美女蛇部分穿插进了作者的评论“但直到现在,总还是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过渡段则完全是模拟儿童的口吻写的“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最严厉的书塾”。后面连续三个“也许是”以儿童的视角体现了疑惑,这样的叙述方式正是这篇散文独特的魅力,也同样是教学核心价值所在。
人教版教材的课前导语:“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幸福的回忆,美好的向往,也会有小小的烦恼。这个单元的文章,或记录作者成长的足迹,或展示他人成长的历程,都给我们以有益的启迪。”导语说得很明确,这一单元展示的就是“成长”,这是符合学情、符合初一学生实际心理的,也揭示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中“成长”这一母题的存在。
2.分析学情确定教学点
教学生阅读《从》必须抓住这一类散文的特点,通过读一篇而获得读一类文章的基本方法。首先,要从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出发,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其次,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为学习的指导者,创設学习情境,运用策略和方法指导学生学习。
王君老师在《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课异构思考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一文中谈道:“既然要讲童心童趣,而且面对的是七年级的小孩子,那就要尊重学生经验,也就是儿童经验,用儿童喜欢的方式来教。什么是儿童喜欢的方式呢?我们就要动脑筋了。再现情景?发挥想象力?补白故事内容……这里边有无穷无尽的创造空间。”
学生本身对这样的文本就有认同感,学生自身也对童年充满了甜蜜的回忆,教师在教授过程中不要以知识传授去取代情感体验,而应从情感入手,渗透知识。
3.依据教学点确定教学内容
一堂好课应该做到目标的设立、内容的选择、结果的达成一致。教学点预示着课堂要解决的问题,决定课堂教学的走向。综上所述,就《从》而言,这篇课文的核心点应该是引导学生体味作者生动的语言表达,落脚点在童真童趣以及对于成长的感悟。
第三部分 教学建议
景中观情,抓住文中景物描写,多角度入手品析语言,发现景之美,进一步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
句中析趣,抓住体现童真童趣的句子,引导学生说出趣味所在,以孩童的视角去回忆童年,发掘文本内外的童真童趣。
文中悟成长,抓住透露作者情感的句子,细致揣摩作者情感的复杂性,孩童与成年的视角交织,对于成长的感悟愈发的深刻。
第四部分 参考教例
【教学目标】
1.景中观情,欣赏景物描写,领悟其中情感;
2.句中析趣,抓住童真童趣,分析趣味所在;
3.文中悟成长,注意文本结构,揣摩成长意味。
【教学方法】
1.词句玩绎法
2.情境还原法
3.结构分析法
【教学流程】
一、抓住“乐园”,分析乐趣
1.提取核心词
同学们,提起鲁迅,人们常常会想到他的严肃、庄重,但是打开他的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那里却是另外一道风景,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看看他快樂的源泉在哪?
明确:“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生齐读第一段)
2.抓住核心词
第一段提到哪个地方?作者如何评价这个地方?
明确:百草园 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二、孩童视角,自得其乐
1.自然之乐
(1)请同学们朗读文章第二段,看看写了哪些植物和动物?试着从修辞上去品析这些描写景物的句子。
明确:植物有菜、皂荚树、桑葚、何首乌、木莲、覆盆子;
动物有蝉、黄蜂、云雀、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以上可通过图片一一展示)
引导学生从色彩、形态、动作等方面体悟童年鲁迅的儿童眼光、无限乐趣。
(2)通过图片认识斑蝥是什么,这样的昆虫作者怎么会认为有趣呢?
明确:孩童的好奇心使然,抑或是给童年的鲁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2.故事之乐
请同学以长妈妈的口吻来讲“美女蛇”的故事,看谁讲得绘声绘色,引人入胜。
明确:讲得越生动,听得就越有趣,听得越有趣,就越能走入鲁迅当时的心里。既对美女蛇感到害怕,又期盼得到飞蜈蚣,孩童乐在其中。
3.捕鸟之乐
展示雪地捕鸟小视频,先看后读,还原情境,体味乐趣。
明确: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动作描摹细致,让人身临其境)
小结:自然之乐、故事之乐、捕鸟之乐都指向童年的百草园是我的乐园。童年的“我”在百草园中自由自在,对其中的一草一木,一景一事,都记忆犹新。
三、走进书屋,发现乐趣
朗读文章第九段,说说这段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明确:第九段起到过渡作用,作者与百草园告别,被送入三味书屋。
1.聚焦先生,严中有乐
对先生的第一印象如何?先生严在何处?先生有何乐处?
明确: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先生严在何处:拒绝我的提问、上课严厉、手持戒尺。
先生有何乐处:摇头晃脑读文章。
细读描写先生的地方,能否抓住几个细节,分析先生的性格特点?
明确:有戒尺却不常用;有罚跪的规矩,但也不常用;读书入神,于生相宜。
严中有爱的宿儒,让作者难忘。
2.聚焦书屋,学中有乐
我在书屋中有什么乐事?为什么作者把笔墨重点放在书屋中的玩上而不是学上?
明确:寻蝉蜕、喂蚂蚁、绘绣像。
孩童的记忆中,最难以忘怀的就是童年的快乐,就算在最严厉的书塾中,我也能寻求到快乐所在。
四、把握情感,体悟成长
1.相互对比,变与不变
学生讨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哪些变了,有哪些没变?
明确:成长的环境变了,发现乐的眼睛没变。
相处的人变了,体味乐的心没变。
2.联系思考,把握情感
细读文本,把百草园与三味书屋联系起来思考,讨论以下三种说法哪一种更有道理?
(1)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2)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3)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明确:第三种说法,显然是对本课的最好注解。要引导学生以孩童的视角看待文章,从乐入手去解析童年生活。
3.视角交错,体悟成长
找出文章中以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交错叙述的句子,体味其中蕴含的感情。
明确: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长大了;现在的“我”看过去的“我”,体悟成长的感觉。
4.结语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少年鲁迅到成年鲁迅,溜走的是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留下的是心底那些最快乐的童年记忆。
五、作业布置
回忆自己的童年,回忆童年生活过的地方,写一篇随笔。
六、板书设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 迅
[作者通联:广东深圳市宝安区海湾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