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丽
摘 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的出台,让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和文化意义再次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其引领文化风气、塑造民族精神、提升民族素养的作用和意义更加凸显,有力地推动了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和服务方式的创新。但是由于《公共图书馆法》的推行时间较短,地方政府与公共图书馆在贯彻执行相关条例的过程中缺少模范引导和榜样借鉴,导致提供图书服务的过程中存在职能履行不充分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加强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和方法的研究。本文首先肯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的作用和意义,阐述了平等、开放、共享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原则,其次指出地方政府和公共图书馆在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最后有针对性的结合服务实践提出改进和优化公共图书馆服务方法的建议和措施,希望能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地方政府 服务方式 互联互通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8-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以下简称《公共图书馆法》)的颁布将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和文化职能再次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不仅在经济领域掀起建设公共图书馆的浪潮,更是引导和培养了全民阅读的良好习惯和风气,公共图书馆成为我国提升民族素养、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生态文明的有力保障。但是受限于《公共图书馆法》颁布时间短的客观原因,不少公共图书馆在贯彻执行该法的过程中存在形式主义问题,地方政府无法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文化职能,服务方式以及服务质量都有待提升,因此需要更深层次的理解新法颁布的意义,大力推进图书馆服务方式转型与创新,在业务建设上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在公众服务上与美好生活需求同步适应,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
一、颁布《公共图书馆法》的作用与意义
《公共图书馆法》是党的十九大之后出台的第一部文化方面的法律,也是公共文化领域继《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之后的又一部重要法律,对于进一步健全我国文化法律制度、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制度优势。此外,《公共图书馆法》中“公共图书馆应当按照平等、开放、共享的要求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规定,为地方政府履行文化建设职能和公共图书馆提供公共服务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有助于完善地方政府和公共图书馆服务内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互联互通,进而实现公共图书服务人群的全覆盖,真正实现提升全民素养的作用。
二、推广全民阅读过程中存在的公共服务问题
1.地方政府未能提供专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指导
《公共图书馆法》虽然对公共图书馆的职能以及作用进行了更详细的规定,让公共图书馆得以在服务的过程中有法可依、有据可循,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公共图书馆文化职能的履行。但是在《公共图书馆法》中,并没有对地方政府的相应职能有详细的规定,如此导致地方政府与公共图书馆文化职能的履行存在交叉和重叠的区域,很容易出现“两不管”的问题,既不利于地方政府对于公共图书馆的引导作用实现,也不利于公共图书馆文化职能的充分发挥。此外,纵观现阶段地方政府对于公共图书馆的管理行为,大都未能向公共图书馆提供专业的服务指导,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更多地依赖于自身的意识觉醒。综上,可见地方政府与公共图书馆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并没有起到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
2.公共图书馆读书活动背离了“阅读”初衷
《公共图书馆法》的出台,是为了让公共图书馆更好地履行文化服务职能,让追求文化消费与精神享受“有地可去,有书可读”,进而以“个人为点”、以“公共图书馆为点”,实现“以点带面”的宣传作用和“全民阅读”的风气引领作用。但是部分公共图书馆在贯彻执行《公共图书馆法》的过程中,过于频繁的利用了“读书活动”的形式,经常举办观影、美术欣赏、主题演讲、讲座等活动,旨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增强群众与图书馆之间的黏合度。但是在这众多的活动中,传统的读书交流会、书本阅读分析以及读后感交流活动占比较少,出现了读书活动多而杂且“远离书本”的问题,背离了读书活动“阅读”的初衷,流于形式创新,与《公共图书馆法》的最终期望背道而驰,并未真正让书本服务于民,也并未有效提升群众的知识素养和文化涵养,“看热闹”、“亲子游戏”的成分居多,不利于公共图书馆文化职能的落地。
3.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缺少成果分享与交流平台
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计算机设备的普及,不少图书馆已经展开了数字图书馆建设,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并没有将互联网“共通共享”的精神完全展现出来,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缺少成果分享与交流的平台,仍处于“各自为战”的境地。以昆明市图书馆为例,便建设了数字图书馆,并在其基础上形成了民族印象特色数据库与人与自然特色数据库,对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具有积极作用。但是浏览昆明市图书馆官方网页发现,其虽然建设了“文化共享工程”这一栏目,但没有增添相应的内容,甚至整个网站内容也只是进行简单填充,更多地是图书馆活动的报道,并没有真正实现数字图书馆的在线阅读与服务功能,数字图书馆成为“网上门面”,图书馆成为“新闻馆”,不利于公共图书馆文化职能的履行。
三、改进和优化地方政府和公共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建议和措施
1.政府以“法”为引领为公共图书馆提供专业支持
《公共图书馆法》颁布的意义也在于,以法的形式将以公益性为主导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固化下来,有力夯实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广大公众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获得感,而且通过将公共图书馆事业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坚定表明了国家、政府对公共图书馆事业的永续支持。但政府这种支持并非一成不变,而是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在改革开放初期,公共图书馆的目的在于提高全民识字率、消除文盲,但在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的目的已经发生变化,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政府在贯彻《公共图书馆法》的同时,也应该以“法”为引领,结合时代现实和公共图书馆发展实际,为其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支持为此便需要加大对于公共图书馆的资金支持,每年拨付免费开放经费,以此增强公共图书馆向公众提供文献信息、查询借阅服务,免费为读者办理借阅证、退证、核证及补办证,免费为读者提供矿泉水,免费开放阅览室、自习室等,免费向公众举办各种讲座、培训和展览等服务能力,增强公众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的获得感。以昆明市图书馆为例,在政府的资金支持下,全年天天開馆,馆内设有一二楼阅览室有座位大约五六百个,环境舒适透亮,三楼自习室一到假期座无虚席,电子阅览室也是坐满了老同志上网查询、阅读、学习等等,特邀知名讲师进行的《春秋十讲》讲座活动一直以来深受读者的喜欢,阅读推广、培训和展览也是定期举办,大大增强了公众图书馆的吸引力,让公共图书馆成为群众享受精神娱乐的良好场所。
2.公共图书馆以“法”为遵循落实和创新公众文化服务
《公共图书馆法》不只是对政府的约束,对业界的要求更高、挑战更大。这是因为《公共图书馆法》不仅是针对公共图书馆的法律,对其他类型图书馆也具有指导和促进意义,其中的很多条例都超脱了一般法的范畴,需要公共图书馆建立一套与志相匹配的管理与服务体系。如传统资料如唱片、胶卷等实体性馆藏的管理已经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但数字化资源如研究数据、图表等的管理不仅难度大,而且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因此公共图书馆要做到以“法”为遵循不断落实和创新公众文华服务,切实增强自身的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要加强未成年读者、特殊群体读者阅读服务能力,引导和推广全民阅读。公共图书馆应当考虑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特点,积极创造条件,提供适合其需要的文献信息、无障碍设施设备和服务等,这也是《公共图书馆法》的明文规定。昆明市图书馆便据此经常举办阅读活动,并且在“儿童节”、“全国助残日”等特殊的日子展开特殊的阅读活动,以实现引导全民阅读的目标;第二,加强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服务,公共图书馆应当加强数字资源建设、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献信息贡享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便捷服务,昆明市图书馆便通过注册知网、建设数字图书馆、实施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等实现公共图书馆的网络化,创新服务模式;第三,加强古籍保护。公共图书馆应当通过巡回展览、公益讲座、善本再造、创意产品开发等方式,加强古籍宣传、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昆明市图书馆在此要求下,为古籍书库配备了恒温恒湿设备,减缓古籍老化,并开展古籍数字化工作,定期巡查古籍书库,切实做好防虫、防潮、防火、防盗工作,保护我国重要的文化财富;第四,要加强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让公共图书馆资源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人民。昆明市图书馆便在“世界读书日”携手盘龙区委宣传部、盘龙区文明办、昆明轨道交通集团、《春城地铁报》联合举办“带一本书坐地铁”活动,将提供图书及期刊给市民,很好地履行了自身的文化职能。通过以上四点,公共图书馆方能落实《公共图书馆法》的具体要求,并实现服务模式的创新,让公欧诺个图书馆成为群众日常文化活动的主要阵地。
3.推动公共图书馆等文化服务机构互联互通
目前许多公共图书馆都开始着手建设数字图书馆,逐渐实现公共图书馆线下服务线上化,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并未真正实现线上的数据互通以及线下的活动联合,仍是各自为战,难以形成区域影响力,因此有必要推动公共图书馆等文化服务机构实现互联互通,提高公共图书馆的影响力。为此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要推动共建共享,解决资源闲置问题。紧紧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做好农家书屋工作,推动农家书屋和基层图书馆互联互通,指导新华书店将农村发行网点建设与农家书屋管理使用相结合,调动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解决好农家书屋服务的问题;第二,要开展主题性和常态化联合阅读活动,扩大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半径,提高公共图书馆读书活动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昆明市图书馆便展开了以西南地区四城市为主要区域的“风·雅·颂—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开启了“着古装诵古诗词,学习国学经典”的全新阅读模式,并且取得了较高的社会关注度,在引领了古文阅读风气的同时,也很好的宣传了公共图书馆;第三,要优化内容供给,有效对接群众需求,提供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和读书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昆明市图书馆在“抗议战争”期间,便展开“书香助力战‘疫,阅读通达未来”的线上阅读活动,满足了人民群众在家封锁期间消遣时间、享受文化生活的愿望,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教育、文化传播、阅读推广主力军作用,在全社会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舆论氛围和文明风尚,让昆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果落地开花。
四、结语
总而言之,公共图书馆存在的意义便在于服务人民,引领和带动全民阅读风气的实现,最终起到提高民族素养、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作用,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公共图书馆法》的出台便例证了公共图书馆对于社会发展、国家稳定的重要性,同时也是国家结合时代发展特点和民族现实推出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共圖书馆发展之路,因此地方政府以及公共图书馆要充分理解《公共图书馆法》的各项内容,“因地制宜”后贯彻执行,争取早日实现公共图书馆公共服务的现代化、智能化和专业化,让阅读深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当中,让公共图书馆融入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当中,迎来公共图书馆建设事业的新高峰。
参考文献
[1]陈婷婷.省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贯彻实施路径探索[J].福建图书馆学刊,2019(01).
[2]董艳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对高校图书馆适用性问题研究[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9(04).
[3]邓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第二十九条解读[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0(01).
[4]欧阳爱辉,闫玉冰.英国主要图书馆法述评[J].高校图书馆工作,2020(01).
[5]邵颖超.中意公共图书馆法的比较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0(02).
[6]张伟.《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与《公共图书馆法》比较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