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昕
案头这本墨色新鲜的《易代:侯岐曾和他的亲友们》,是中华书局二 ○二○年一月刚刚出版的。我听闻它的名字则是早在二 ○一八年末的事。那次是作者周绚隆在北京大学的一个讲座,题为《谁不誓捐躯,杀身良不易》,正是本书的一部分。在此之前,作者关于《侯岐曾日记》的一系列研究文章已经在微信公号和刊物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股热度被嗅觉敏锐的文化圈及时捕捉物化,于是有了面前这本图文并茂的书。
那个下午的讲座和我晚上的课程在内容上正好衔接,让我生发出些许感慨。“谁不誓捐躯,杀身良不易 ”这个题目,重点讲的是夏完淳和陈子龙,所还原和描述的是清初士人在生死抉择之际的犹豫和无奈。因为有晚上六点的明清文学史课程,所以讲座未完,我就赶着坐地铁回人大校园。从那个学者们细细论文的讲座,转换到灯火通明的大教室,大历史中的同一群人在不同视角中的呈现是如此不同,其间显现出的史实、心态和旋律的对比和张力就格外有趣。
凡在那个时代生活过、创作过,留下或大或小成就的文人,都被划分为遗民、贰臣、殉节者和清代后起的文人几大类,我们要在课上一一讲说点评,诵读其作品。一旦由听众做回到教师,我也从一个谨慎犹疑的学者,变成确定知识的传播者。从祁彪佳 “含笑入九泉,浩气留天地 ”的绝命诗,到夏完淳、陈子龙的从容赴死。这些 “死忠死孝寻常事 ”,“当死而死,死有余悼 ”的激昂悲壮之讲述,都是从俯瞰的大历史角度得来的结论。在这个宏大历史的立场上,每一个个体都是在潮流之中做出他们应然的反应和抉择。作为后人,我们在列举这些摧折在时代屠刀之下的精英时,是被那巨大的死亡数字以及先贤们的慷慨与从容所震动和愤激着的。这类大历史叙述,弭平了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差异与活跃,更造成了历史视野的某些遮蔽与空白。无论是鼎革动荡还是太平盛世,个体生命的普通日常,每个人的生死过程,以及他们在这个过程当中的悲辛、焦虑和紧张,都是宏大历史叙述难以顾及的。
在“易代 ”这样一个大题目之下,本书着力发掘的是侯岐曾和他的亲友们,这样一群当事者所经历、感受和理解的那段明清之际的历史。作者给这部书定性为微观史学,是合乎《侯岐曾日记》所呈现的私人化历史角度的。微观史学研究的对象是过去历史中的那些小的群体或个人,以及他们的思想、信仰、意识等文化因素 ,具有一般宏观历史所没有的揭示复杂性的优势。
侯岐曾是明清之际的江南士绅,其兄侯峒曾是清初嘉定守城抗清的领袖之一。侯家作为嘉定地方望族,与当时的闻人如陈子龙、夏允彝、夏完淳、李雯等是姻亲故旧的关系。嘉定城破,侯峒曾和他的两个儿子以身殉难。他的弟弟侯岐曾则在乡居避祸的煎熬时光中,写下了这部《侯岐曾日记》。日记从顺治三年(丙戌,一六四六)正月初一开始,到顺治四年(丁亥,一六四七)五月初十。次日,侯岐曾就因藏匿陈子龙而被捕,四日后被杀。这部日记是侯氏家族在两次大灾难间隙的一个记录。在诛杀的刀斧落下之前,每一块砧板上的鱼肉都在为逃脱噩运而做着徒劳的挣扎。侯岐曾的日记就是这个终归失败了的苟活求生过程的记录。日记中,有他在这段人生最后时光中的日常起居、应酬往来,与官府交涉、密友私会,同时还保留了许多书信的底稿。这样就为著者围绕这部日记,梳理侯氏一门的人物世系、亲友关系,连缀诸多事件的前因后果,提供了珍贵的文献。
改朝易代的书写,历来都是胜利者宏大的政治叙事。如唐太宗《修晋书诏》所称 “彰善瘅恶,振一代之清芬;褒德惩凶,备百王之令典 ”云云者是也。明清易代的书写,又在这宏大之上,加之以巨大的伤亡数字。王秀楚著《扬州十日记》记载屠杀共持续十日:“堆尸贮积,手足相枕,血入水碧赭,化为五色,塘为之平。”他估计死亡者 “前后约计八十万余,其落井投河、闭户自焚及深入自缢者不与焉 ”。《嘉定屠城记略》称,嘉定城破之时 “城内外死者二万余人 ”,其余尚不可胜计者。关于张献忠的屠蜀人数,现代研究者称为二百万,《明史》说“共杀男女六万万有奇 ”。这类传统的历史书写模式是用巨大的死亡数字,突出施暴者行径的惨虐,但是对庞大数字的刻意强调,反而使之成为某种常态化、模式化的书写,从而招致现代研究者的质疑。
微观史的研究方式,是将历史考察的范围缩小到可以确认身份的个人。从侯岐曾、陈子龙的角度看,易代的历史并不是冰冷而刺目的两万、八十万或者二百万死者这样的数字,而是被杀、自杀或因这场灾难而死亡的过程,持续地、重合地发生了两万次、八十万次和二百万次。每一个个体在承受巨大的不公不义之时,都不会因这数字的庞大而减少他个人的孤独与绝望。在这部书中,那些死节、死难或莫名而死的侯岐曾和他的親友们的故事,正是沿着微观史的叙事方式展开的。
通过侯岐曾及其亲友的个人视角,现代的读者扩大了对明清易代这一大历史的感受维度。如民众心态,在付出巨大牺牲之后,人们对嘉定守城忠臣当初决策和举措的质疑,对侯岐曾这样的忠义之家的态度与压力;如侯家作为前朝忠臣、新朝罪人,面对的亲人丧亡、官府的盘剥、光复希望的破灭和人身安危的忧惧等多方磨难;还有陈子龙、夏完淳等著名抗清人物的逃亡行迹、内心感受和心理压力,等等。
本书从侯岐曾、夏完淳或者陆元辅们的经历写来,每个人的声音和立场交会起来,往往打破了一些原有的 “定见 ”。书中对历史人物模糊行为的细辨、推究和复盘,让我们看到了在血腥暴力的时段中,各种偶然和日常理性、世俗考量的始终在场。在李雯、宋徵舆等出仕者,有面对隐居者、死节者的尴尬愧疚和投诚效顺的精神屈辱;而慷慨赴死者的价值和意义,当日已不免被人质疑。《谁不誓捐躯,杀身良不易》一文,更是对历史的吊诡和命运的不可捉摸做了审视与还原。像陈子龙、夏允彝、侯岐曾,他们并非抱着必死的决心而抗争,而是不想死、不愿死。
陈子龙徒劳地四处逃匿,最后连累了所有帮助过他的人,搭进了数十条性命。侯岐曾苦苦支撑,却落得顺带被杀的下场。可贵的是,在不得不死之时,他们死出了士人的体面和尊严。
通过侯岐曾的日记,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旧时士绅家族的温情与操守。为全家二十口人的性命,侯岐曾勉力支撑,“吾家祸重如山,时时恐蹈危机 ”;断绝了亲友来往,要以 “废绝往来为真往来 ”;对不知利害而走动的亲眷,“几欲挥刀相向,宁可做一场人命”!避祸心理如此强烈,当陈子龙、夏之旭逃到嘉定,侯岐曾还是决定负担掩护的责任:“今即以季布为朱家,以张俭为鲁国,万事委运,何暇沾沾计祸福哉!”自认虽非其人,但事情来时仍挺身承当,终而身殉家毁。
本书用八篇文章,讲了侯岐曾、陈子龙、夏完淳、陆元辅、夏淑吉、侯氏女眷、子孙和仆人等故事。如作者所言,仿佛 “在历史的某一书页中发现了一个夹层,撬开夹层往里看,又发现了一个过去一直被忽略的家族和他们的世界 ”。人物带着那个世界的丰富信息,以特殊代表一般,从他们身上,今人略可窥到传统文化可贵的精神价值。
如侯岐曾,作为大家族的家长,他对家中的是非,是以隐忍克制自处的:“我平生于骨肉间事,岂惟不欲告诸门外,并不欲告诸门内。”避祸期间,寡居的儿媳夏淑吉、两个侄媳先后出家,侯岐曾在日记中写道: “从泾南至陈园,见两头陀,宛如梦中邂逅,却不敢复道悲感矣。”还有乘舟中逃难时,望见 “两师 ”—已出家的两位侄媳奔走岸上,侯岐曾流露出的难以顾全的自责与无奈。再如侯家的塾师陆元辅的存孤抚孤;夏淑吉独当大任、收拾残局;仆人侯驯、俞儿等六位仆人的善良忠诚和担当精神,都是令人感佩的。在侯岐曾身后,侯峒曾的门生们将恩师一门数丧以礼安葬、抚恤孤寡,还联手惩治侯家叛仆,令世人一时称快。
对这些人物和事迹,官方史书固然不载,诗文、小说、笔记之类大多隐晦、零散。作者的细心搜索与娓娓道来,连缀起较完整的图景和人物事件因果。即使是在那样社会失序、血腥杀戮随时降临的时刻,人们的操守、温情和教养,让我们看到了旧时代里曾被先贤们世代守护的价值观所散发出的些许光芒。
微观史学的精彩,在于它是解释性的文化研究,作者不但要从琐碎的细节中发现历史的蛛丝马迹,整理出线索和头绪,为读者编织一个社会关系网络的图像;还要运用大量的文学作品 ,为夏完淳、陈子龙、夏淑吉和陆元辅等人,阐释心态、勾勒行踪。
即使是一个口味刁钻的读者,也会被该书的文笔所吸引,叙述生动,文字明白通澈,没有缠绕艰涩之感。作者有一种放胆论文的犀利和畅快,时有洞见,实为的论。随手引用两段,以为证明。
如《此生只合老书帏 —塾師陆元辅》一文,由他为侯家立孤的义举,进而讲述这位易代之际较为活跃的书生的人生经历、心态转变、学术追求等。作者评价这位忠厚笃实的老书生:
生性平易随分,故不会有壁立千仞的慷慨和决绝。这种性格不论为学还是为人,都容易缺少深度和锐气。如果没有那场天翻地覆的时代灾难,他很可能与众多的读书人一样,要在科举之逆路上逐队英雄,挣扎一生。但时代惨变,那场救孤的壮举把他忠厚担当的一面凸显了出来,而豪门的庇荫又让他蒙受了不小的舆论压力,暴露出了性格上软弱的一面。
在历史学家眼中,这位书生唯有为侯氏立孤的举动,差堪入眼,又因不够奇特而乏善可陈。作者书写这位老书生,却是从个人能力与易代之际的遇合处着眼,获得对过去士人群体命运的认知与判断。
再如《避秦无计矢报仇 —烈士夏完淳》,借助诗文和其他资料,对夏完淳的经历和心态做了精彩的叙述之后,引用了乾嘉女诗人汪端对侯玄汸和夏完淳二人的比较(玄汸是侯岐曾的长子,劫后埋名隐居):“垂老遗民隐秬园,全家白骨惨啼猿。可怜剩水残山感,不及南冠夏玉樊。”汪端的这种感觉是准确的,但她忽略了侯玄汸与夏完淳的年龄差距和个性区别。夏完淳血气方刚,为了捍卫君亲大义,选择的是抗争;侯玄汸年长理性,为了保护侯氏遗脉,选择的是隐忍。夏完淳是诗人,性情外露;侯玄汸是学者,性格内敛。太平年代的人,真的难以理解乱世的人心。
掩卷而思,今人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多么需要同情的理解!对苦难中人的哀矜,不正是打开历史的正确做法吗?本书揭示出在 “易代 ”这样宏大的历史题目之下,历史本然的复杂、隐晦且多层次的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