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海超
摘 要: 在我国国民经济的构成中,工业生产行业举足轻重。工业的发展给经济带来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能源浪费、消耗加剧、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严重,甚至对我国践行可持续发展举措都造成了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降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能耗、研究更加节能的生产就愈发重要,也极具现实意义。本文将以节能、降耗为目的,就工业电气设计在电气节能方面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指导。
关键词: 工业;电气;节能
在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工业生产起了决定性作用。但是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量,背离了我国倡导的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为降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国家大力支持电气节能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节能已然成为各行各业竞相追逐的主流话题,甚至一度成为工业生产行业的发展趋势。将电气节能作为工业行业生产的目标,助推行业的改革升级,促进经济绿色发展,让中国经济的生命力更加旺盛。
1 工业电气节能设计的原则
在工业生产中,进行电气节能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节约资源、减少浪费,以提高生产过程中经济效益。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将节能性、经济性、适用性作为基础原则,以达到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节能的目的。换句话说电气节能设计的方案同时需要将工业电气系统的投入产出比考虑在内,而不是单纯的节能,必须要满足可实施性这一前提。从根本上来讲,电气节能的设计过程并不是一味地降低能量消耗,而是将一些多余的损耗做出处理来达到节能的效果。
2 工业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措施
2.1 合理的供配电系统设计
在工业生产中,电气设备较为集中,用电负荷量高,这对于用电要求是极为严苛的。因此,为满足工业电气的需求,在进行设计时就要做好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将供配电系统合理优化,以达到真正的节约能耗。
(1)精简供配电系统的环节,以免造成多余损耗;
(2)供电系统电压选择要合理,以减少损耗;
(3)变电所深入负荷中心,以减少消耗;
(4)采用功率因数补偿的设计减少损耗。
2.2 选择合理的变压器
在工业设计的过程中,变压器是一要点。由于在整个工业生产环节,变压器数量多、容量大,长时间运行就会消耗很多的能量,所以变压器的选择对电气工程实现节能举措非常关键。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节能型变压器已经渐渐走入了我们的视野当中,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多的单位依旧使用的是旧型号的变压器,进而造成了电能的浪费。现阶段,我们应该坚决淘汰落后产品,使用新型的、可以实现节约能源的新产品,来实现电气节能。
2.3 照明系统的节能优化
为了保证工业生产的有序进行,工业企业都会在厂房内部安装大量的照明设备,以满足生产作业的需要。这些照明系统的使用也造成了能源的消耗,因此,对照明系统进行节能设计也极具必要性。在选择照明设备时,除了要优先选择在节能设计上较为先进的系统外,也要对灯具的控制方式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加以考量,选择分区控制或是增加照明点,来方便企业生产。除此之外,对于照明系统的控制方式,我们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增加调光开关或是集中控制等办法,达到在不影响照明效果的同时降低电能的消耗。
2.3.1 构建智能化的电气节能控制系统
随着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的高度发展,建立一个对工业电气用电情况的实时监控系统已经不再是幻想,而逐渐变成可能。采用这种智能化的调节系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能源的浪费,保证设备尽可能地实现节能。
2.3.2 充分利用天然光源
在整个自然界中,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种能广泛利用的清洁能源。因此,自照明系统的设计过程当中也需要将太阳光加以充分利用,将太阳光和照明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
2.4 弱电系统的节能优化
对于工业生产而言,厂房是进行工业生产的主阵地。为了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就需要对厂房进行合理的消防安全规划,帮助厂房降低火灾隐患。很多厂区为了方便工人作业及管理者的监督,会在厂区设置各种安全保卫系统,这样虽然是保证了安全的生产,但是无形之中也增加了电气设备的数量,致使能量消耗增加。因此对弱电系统进行节能措施的优化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2.5 动力系统的节能优化
在电气设计的每一环节中,绝大多数的用电设备都或多或少地应用了动力系统,对动力系统进行电气节能的优化,是解决工业生产中能源消耗的关键。减少高能耗现象的出现,首要的就是提高电机的工作效率,避免它出现不做功的情况。同时,还可以使用变频设备,通过对电机进行降频来减少电机的能源消耗。再者使用电机的软启动装置,利用启动时间的延长来对电压实现良好控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能源消耗。
3 结语
工业电气的节能设计是一个覆盖面广、综合性强、科学性高的工作,需要设计人员根据每个工业生产情况的不同来进行有区别的设计。设计人员不能只凭借以往的经验或是工厂之前的设计而没有使用任何新型的节能产品、节能技术就草草了事。一个好的电气设计的节能方案一定是从经济、性能、效率、技术等各方面综合研判的结果。统筹兼顾,进而实现真正的节能。
参考文献:
[1]李红.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10(第三版).
[2]刘权.浅谈供配电设计节能技术和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7(06):54.
[3]刘春辉.工业电气节能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6):85.
[4]李焕锁.化工厂中电气节能设计的相关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1):127.
[5]邹越华.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方法及施工图中的常见问题[J].现代建筑电气,2014(05):55-58.
[6]马为军.工业电气设计中电气节能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35):93-94.